康熙的“書法總教頭”,原來是董其昌門下




釋文:獨酌芳春酒,登樓已半醺。誰驚一行雁,沖斷過江雲。



釋文:曉起尋花小徑中,斷虹高掛古牆東。暗雲欲作城頭雨,暈月將生塞外風。書為相如年臺,孫嶽頒。


釋文:偶然避世住深山,不道攜家便不還。卻怪漁郎太多事,又傳圖畫到人間。



清康熙帝喜愛書法,他曾以擅長書法、專學董其昌的沈荃為師,極其推崇董其昌的風格,從而使董其昌書風和學董之勢在整個康熙一朝興盛不衰。

沈荃以後,孫嶽頒很快代替了沈荃在康熙帝心目中的地位,以爐火純青的學董功夫獲得康熙帝的信任和器重,使董其昌書法進一步風靡天下。



每當有御製碑版,康熙帝必然命孫嶽頒書之。孫嶽頒為官清廉,康熙帝對他的評價是“室無媵妾,家絕管絃,政事之暇,唯焚香讀書及臨池選韻,筆歌墨舞而已”。康熙四十一年(1702)康熙帝御題其堂曰“墨雲堂”,足見康熙帝對孫嶽頒的賞識。





唐山人題鄭處士隱居雲:聞說最清曠,及來愁已空。數點石泉雨,一溪霜葉風。業在有山處,道成無事中。酌盡一尊酒,老夫顏亦紅。


贈行如上人云:不知名利苦,唸佛老岷沱。補衲雲千片,焚香篆一窠。戀山人事少,憐客道心多。日日齋鍾後,高懸濾水羅 。


題青城山範賢觀雲:數里緣山不厭難,為尋真訣問黃冠。苔鋪翠點仙橋滑,松織香稍古道寒。晝傍綠畦鋤嫩玉,夜開紅灶撚新丹。鐘聲已斷泉聲在,風動瑤花月滿壇。


庚辰仲秋書於燕山精舍。孫嶽頒。



康熙的“書法總教頭”,原來是董其昌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