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的不僅是說話的權利,我們要的明明就是更多發怒的權利……

作者|簡客GAKER

我們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就是言論自由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可以肆意表達,什麼都可以講呢?

我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總是覺得肆意表達和言論自由之間存在諸多矛盾,過去我一直糾結它們之間的矛盾,因為沒有找到它們之間的界限。

現在我不在糾結它們之間的矛盾,因為我找到了這個界限,這個界限就是言論自由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客觀反映,實事求是,合理判斷,尊重人權!

我想,只要我遵循這樣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就不會利用言論自由的權利肆意表達。

然而,即便有了這樣的核心思想和精神,矛盾依然會繼續存在,因為我們要的不僅僅是說話的權利,我們要的明明就是更多自由發怒的權利!

我們要的不僅是說話的權利,我們要的明明就是更多發怒的權利……

我想要的就是發洩怒氣

我們要的明明就是自由發怒的權利

言論自由是我們的一項基本權利,但是似乎我們並不是很喜歡當下言論自由的環境,因為存在很多的網絡暴力。

不妨我們回想一下,在生活中你是否進場會遇到這樣的情景:

你在社交網絡平臺分享雞湯鼓勵自己,就有人就罵你無知無腦。

你買了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到了社交網絡平臺中,就有人就罵你炫富。

你在某平臺上感慨了一下邊遠山區孩子上學困難,呼籲大家捐款幫忙,就有人就罵你裝。

你發表了一段自己感覺客觀的論調,就有人就罵你收錢寫黑稿。

好像別人永遠都是對的,我們永遠都是錯的。

這樣的情況是在是太多太多了,尤其是在一些沒有範圍限制的社交網絡中,這種現象是最常見的。

對於我們這些從事媒體和教育工作的人群來講,這樣的現象更為常見。

比如我們為了做出更好的內容,認認真真學習一些權威的知識,然後把這些知識分享出來。我們真的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創造優質的內容,結果到頭來就被批判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每當我看到這樣的評論時,你知道我腦海裡第一反應是什麼呢?我在想,到底誰才是無知的哪一個呢?

甚至當我看到極端的批判和辱罵時,我都懷疑言論自由這項權利它本身是否就是個錯誤呢?

但是被罵的時間久了,被批評的次數多了之後,我才慢慢體會到,在言論自由的大環境裡,在有途徑為自己發聲的虛擬世界裡,我們要的不單單是說話的權利,我們要的更多的是可以發怒的權利。

換句話講,我們不僅想要自由的言論,還想要自由的憤怒,而且我們正在這麼做。


我們要的不僅是說話的權利,我們要的明明就是更多發怒的權利……

自由人怒讓人充滿力量

自由憤怒取代了自由言論

批判,才是當下我們對於言論自由的真實追求。

但是,簡單的批判兩個字,已經被我們演繹出了各種各樣的形式。

有一次我分享了一個觀點,就是“因為我們內心存在偏見和誤,所以導致我們在大多是時候,會選擇屏蔽事實去進行情緒化思考,而不是進行理性化思考,也因為如此,所以憤怒的人越來越多。”

為了論證這個觀點,我引用了當下比較火熱的兩家手機廠商矛盾和議論作為基本論據。為了不被它們的粉絲攻擊,我是小心翼翼,沒有表明對任何一家廠商的支持或者排斥,也沒有做任何的批判,只是引論了事實而已。

然而,即便是這般的小心翼翼,也未能僥倖逃脫粉絲的攻擊!

有很多人直接發私信給我,內容簡直是不堪入目,而且還很不要臉的在最後寫道“我們要維護正義,制止網絡暴力。”

我真的很生氣,但這樣的情況根本就沒法理論,所以只能堅持自己的觀點。

其中,最讓我跟覺到憤怒不是那些不堪入目的辱罵,而是以批判作為幌子發動的人身攻擊!

話說的好聽一點叫做批判,事實是言論本身早就失去了批判的真諦。

我似乎可以大膽一點說,批判早已名存實亡,取而代之的就是以言論自由之名肆意發洩的不滿情緒!

在這樣的情形下,自由言論只不過是外在的表現,而自由憤怒才是這一切的支撐!


我們要的不僅是說話的權利,我們要的明明就是更多發怒的權利……

多變的情緒暴力

情緒暴力代替了語言暴力

我們在追求言論自由的道路上離經叛道,把原本自由發聲的權利變成了自由發怒的權利。

我們在踐行言論自由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把原本諷一勸百的行為變成了數黑論黃的行為。

我們在享受言論自由的道路上迷蹤失路,把原本日臻完善的道路變成了南轅北轍的道路。

因為我們追求言論自由這項基本權利的時候,我們想要得到的不僅僅是自由發言的權利,我們想要的明明就是可以自由發怒的權利。

網絡暴力就是我們在自以為追求和享受言論自由時,通過網絡,利我們的語言表達出來的自由憤怒。

在網絡這個虛擬世界裡通過這樣的方式自由發怒,不會受到在現實世界中那樣的束縛。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網絡暴力的陣列當中,假以言論自由之名實施自由憤怒之事,傳遞憤怒的力量,讓自由發怒慢慢變成了言論自由的主題與主要形式。

於是,自由發怒的情緒暴力也就順理成章成了網絡暴力的主題和主要形式!

後記

無法剋制心中無名的怒火,是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當我們自以為可以在言論自由時代能夠做出批判是一種高能表現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欺騙了自己。

在這個言論自由的時代,我們要的不僅僅是可以自由發言的權利,我們要的更多的其實是自由發怒的權利!

當自由憤怒成了言論自由的主題,我們在生活中越來越依賴的網絡環境,還是一個健康的環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