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回想一下,最近一次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做事)是什么时候?

很多人,总是习惯给自己找借口,有的说开始工作之后的我,终于挣到钱了,一定要攒钱孝顺父母,不能那么任性妄为;有的说,作为有男(女)朋友的我,不能不在意他们的想法;有的说,成家之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不那么容易了,总不能放下另一半自己出去嗨吧;还有很多为人母为人父的人,不能放任孩子不管不顾吧;对别人的请求,拒绝怎么好意思说出口……

那再想想,最近一次觉得自己这么活着很累是什么时候?

看到那些活出自己色彩的人,羡慕之情充盈心中,却在想要模仿他人,活出自己时充满了愧疚。

为什么?

因为,你认为你应该孝顺父母,应该关注另一半的需求,必须要为自己的孩子服务,就像你父母或者大多数父母做的那样,而拒绝别人的请求,更感觉自己就像是个犯了错的孩子,抬不起头来。

在你的心里,排名第一的永远都不是自己。只是,长此以往的你,现在还好么?

在英国心理咨询师雅基·马森的作品《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中,把那些友善待人(如和蔼、慈悲、讨人喜欢等)当作唯一的行为准则却因此受尽委屈的人们,称为“圣母诅咒”。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封面


得了“圣母诅咒”的人,就像上面列举的情况一样,总是在无限度的善待别人,遇到事情最先想到也是别人的看法,直到最后自己已经精疲力尽时,才突然发觉,那么勤恳付出的自己不仅一点都不开心,内心深处还满腹牢骚。可是,下次相似情况再出现,自己依旧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怎么办?难道“圣母诅咒”无法消除了么?

虽然,不能像科幻电影中那样,找个法术超强的人或者超前卫的高科技消除大脑中存在的东西,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进行“微调”,慢慢远离“圣母诅咒”。

想要实现“微调”,我们首先要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都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那么“圣母诅咒”从何而来呢?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圣母诅咒”从哪里来?

被“特有化”的品质

这个词是雅基·马森在《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中创造的词,觉得特别合适,就借用过来了。

什么是特有化?

理科本来就不是女生的长项,男生随便学学也比女生拼命学的好很多;女生嫁的好就行了,那么拼命干什么;你一个女生家的,出去打工我们多不放心,我们帮你找个工作,在我们身边多好;女人不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么……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图片来自漫画博主:黄一刀有毒


举的例子好像都是关于女生的,可能今天看类似的东西有点多了,不过“圣母诅咒”不止存在于女性身上,男性也很多。

举例那些话语,主要是解释一下“特有化”,但其实根本不存在这回事,只是大部分人这样认为,所以就变相的成了公认的事情,最后演变成了所谓的“不成文的规定”。

而那些被“特有化”的品质局限的人,害怕如果不这么做,就会被别人“嘲笑”“看不起”,最后就变成了“圣母诅咒”的受害者。

原生家庭的影响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小时候,我们不具备独自生存的能力,为了不惹父母生气,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讨好他们。当我们发现,某些方式可以让父母开心,或者得到父母的夸奖时,我们就会不断重复这种行为,一直到长大。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自立能力也越来越强,但是因为这种“讨好”的模式已经深深烙印在自己的潜意识中,所以,即便我们已经不再是需要依靠父母才能生存的人了,依旧习惯性的使用“讨好父母”的模式,因为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害怕,如果不再讨好父母,是不是就会像小时候一样被父母“抛弃”。所以就陷入了“圣母诅咒”的圈套。

被“圣母诅咒”纠缠,能不能摆脱?

能,一切都在你的选择。

在《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中,作者雅基·马森表示,被“圣母诅咒”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我价值感及自尊感知能力极差,他们没意识到自己和那些被自己善待的人一样,也需要自己善待。

想要跳出“圣母诅咒”,就要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只有让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好,才能跳出诅咒。

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爱自己。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爱自己,说起来很简单。很多鸡汤也一直在呼喊着,只有自己爱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珍视。但是,真正做到爱自己的人,又有几个呢?

当然,从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行为模式中,跳脱出来一定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先从提升自我价值感开始,下面几个小技巧,帮助我们迈出第一小步。

多关注自己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从现在开始,留出一点时间给自己,把目光转移到自己身上,观察一下自己有哪些优秀品质,比如经常会给老人、小孩等需要帮助的人让座,这说明我们是个充满爱心的人;再想想,工作中,我们是不是从不拖延,总是按时完成工作,这说明我们是一个对自己工作负责的人……

每天记录三件觉得自己很好的事情,刚开始如果不习惯,可以从每天记录一件事情开始,然后在事情后面写上这件事体现出哪些自己优秀的品质。

例如我今天是这么记录三件事的:

完成了计划中《后真相时代》的第一部分阅读,说明我是个执行力不错的人;

预计时间在去菜市场买菜的时候,正好拿上了派件的快递,说明我很会利用时间;

正式开启了2020年的更新内容,并且完成了第一天的更新,说明我是一个对守信的人,说到做到。

看出来了吧,这就是在自夸,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是告诉自己我们就是这么优秀,另一方面是为了给可能出现疑惑、摇摆不定的我们一个坚定自己值得善待的证据。

给自己做父母

很多人,把善待别人放在首位,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感。

有的人说,安全感是自己给自己的。我很认同,身外之物再充盈,如果我们自己心中没有那份安定,即便再成功或者富有,我们都不会感到安全。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大多数人缺乏安全感,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等抚养自己长大的人,因为各种原因给予的关爱不够。要想弥补这份空缺,我们就要学会给自己做父母。

当自己没有安全感的时候,跟自己心里的那个孩子对话,听听那些孩子的需求,然后用自己想要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安慰,抚慰一下他们。渐渐的那个不安小孩,不再紧张了。也许距离获得安全感还有一段距离,但是至少他们开始不紧张了,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有了上面的小技巧,我们的自我价值感开始提升,但是,除了提升自我,做到真正的善待自己,我们还要学会把自己放在首位。

而把自己放在首位,就意味着我们要放下“以他人为尊”的习惯。

看到这句话,被“圣母诅咒”的人,是不是已经开始担心了,因为这需要我们要开口对别人说“不”,要站在与他人不同的立场上,甚至会让别人失望。害怕了么?

在看《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这本书的时候,我回想了一下自己的经历,才意识到,原来我也曾是被“圣母诅咒”的一员。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虽然挣得钱不多,但至少可以自给自足。但是,那会儿有个习惯,就是如果我要给自己买衣服,我就一定也会给父母买一件,如果没买,心里就会出现一个批判的声音,说我自私,只满足自己臭美的心,不管父母。

但其实,那会我的工资也就够我自己一个人的花销,所以,每次买完的结果就是,下个月发工资前过度省吃俭用。

后来,我妈妈知道了我这个习惯,每次我回家或者打电话的时候就会不停的跟我强调他们不需要我养,我自己管好我自己就行了。慢慢的我才改了这个习惯。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会对别人说“不”。每次心里超级不愿意帮忙或者自己实在太累,想要张口拒绝,但话到嘴边就变成了“好的”。

最后的结果就是,别人开开心心,我却郁郁不乐。

还好,现在的我,对别人说“不”,已经很容易了。我使用的方法跟雅基·马森在《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类似——行为实验法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无法对别人说“不”,这应该是很多人的通病。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自己已经很累了,心里很不愿意帮忙,还是无法说出“不”。

是不是害怕,如果“不”字说出口,我们可能就会被孤立。

刚开始工作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害怕说“不”,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会被人说不合群。

但是,事情在一次,实在快要到自己承受极限的时候,我逼着自己说出了“不”字,当然也补充说明了理由。说完之后,我想象当中同事不开心的表情并没有出现,反而得到了他们的宽慰。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一场自己想象中的“腥风血雨”被没有出现,也就是从那一次开始,我开始根据自己的状况(身体和心里),来决定自己要不要参加所谓的聚会。

在《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中》雅基·马森,也表示,用行为来检验方法是否适用,一次就行得通当然很好,如果行不通,那就做些调整,再来一次

就像我第一次说“不”的经历,很顺利,得到了别人的谅解。但是,并不是每次说“不”,都是这么美好的结果,毕竟还是有些人会各种让人不愉快,在我表示拒绝之后,会说些不好听的话,不过,那又怎么样呢?

听到那些话,也不会让自己少块肉,反而想一想,不用感受“一群人的孤独”,听到得那几句不舒服的话又算得了什么呢?

如果,你和曾经的我一样,第一次尝试说“不”,你可以按照《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中写的那样:

恐怖等级表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对所有事情进行一个恐怖等级排列,然后选择等级最低的去尝试,初次尝试,你可以找那些不会对你生活产生任何影响的人进行试验,比如商家,大不了以后不再去那家店就好了。

试验前你还需要做一个记录表,把尝试前后的预测的恐怖等级、实际的恐怖等级等列出来,就像下面那样。

实验描述:线上退货

• 你有怎样的凭空的预设/想象? 被拒绝,听到店家客服的难听的话。

• 当前的恐惧系数: 4

• 更切实际的预测: 应该不会拒绝,毕竟商家自己也写着无理由退换

• 可以利用哪些技能和资源? 他们的规则;投诉

• 改进后的恐惧系数: 3

实验后

• 结果: 客服很好说话,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 现在的恐惧系数是多少? 1

• 你为接下来的实验学到了哪些经验? 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恐怖,并且解决的方式有很多

把自己每次的尝试记录下来,你会发现,与自己现实比自己想象中简单多了。

有句话叫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爱自己这方面,有个建议,就是不要随便使用换位思考,如果遇到自己不想参加的聚会或者约会等,及时且直接告诉对方,不要试图替别人觉得别人会失望。因为,对方说不定正好有事安排或者也不想去,只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出来。

改变的路上,总会有人会出来对我们进行指责,有些人,是习惯了我们无止境的付出,我们改变了他们享受不到那种服务了,所以会拦截;还有的人是害怕我们变得越来越好,远离他们,所以会希望你回到原来。


从今天开始,摆脱“圣母诅咒”,做一个爱自己的人


我们可能会犹豫,会摇摆,记得找个最支持自己的朋友,告诉他们,如果你出现“倒退”的行为,让他们拉住你。再配合自己积累下来的关于自己很优秀的资源,进行尝试之后成功的经历记录,回忆自己决定改变时最初的想法。

坚持住!!我们才是最需要自己善待的人。

爱自己的人,自带光芒,别人的认可、欣赏、尊重是吸引来的,而不是乞讨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