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送老婆,《牧馬人》還講了什麼?親情不用補償,父子終會和解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朱時茂和叢珊主演的《牧馬人》一舉奪得文化部優秀故事片,金雞、百花雙獎,也一舉捧紅了濃眉大眼的朱時茂和青春懵懂的叢珊。

除了送老婆,《牧馬人》還講了什麼?親情不用補償,父子終會和解

三十多年過去了,因著抖音上的一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牧馬人》再次爆紅。這本來是現代年輕人對時下婚姻被物質束縛找不到另一半的調侃,可細細一看,仍然覺得從其思想和故事來講離我們並不遙遠,同樣的是對前途的選擇,同樣是對愛情和人生的思考,同樣是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只是,不會再出現有生命力和光彩的秀芝了,她能把那一片貧瘠的世界,無論是物質還是精神,都注入生命和活力;也不會再出現溫文爾雅的老好人許靈均了,他在掙扎中歷經苦難,卻依然有著對土地和妻子的堅守。

除了送老婆,《牧馬人》還講了什麼?親情不用補償,父子終會和解

張賢亮,1936年12月生於南京,祖籍江蘇盱眙。早在50年代初讀中學時即開始文學創作,1955年移民來寧夏,先當農民後任教員。後來,經歷勞動改造長達22年。

發表於上世紀80年代的“傷痕文學”高峰期的《靈與肉》主要描寫的是主人公許靈均30年後重遇他的親生父親,並在內心猶豫要不要全家一起跟父親出國。

除了送老婆,《牧馬人》還講了什麼?親情不用補償,父子終會和解

父子關係,一直以來無論是在小說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一直都比較微妙。北島在《給父親》一詩中分別寫有這樣兩句話:“我從童年的方向,看到的永遠是你的背影。”朱自清雖有有著膾炙人口的《背影》,但也曾和父親“老死不相往來”好些年。王朔曾說:“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

兒子在成長過程中希望早日脫離父親的掌控,父親則希望兒子的成長能走在自己規劃的道路上。父與子之間必然會發生一些必不可免的摩擦和碰撞。

除了送老婆,《牧馬人》還講了什麼?親情不用補償,父子終會和解

小說中父子關係乍看與傳統父子不同:許靈均回憶著自己被父親拋棄後的情景,母親病逝,舅舅又捲走了一切遺物,無家可歸的他只好睡馬圈“他看到有一段馬槽前沒有栓牲口,就爬了進去,像初生的耶穌一樣睡在木頭馬槽裡”,父親留給他的,只有一頂“帽子”。但歸根結底,也沒有脫離傳統的本質:許靈均的父親在成為了在美國經營一家化學公司的億萬富翁之後,回到祖國想要將兒子帶走繼承遺產,儘管口頭上說是“贖罪”,但實際上還是逃不開“血濃於水”的親情,逃不開父親對兒子的規劃。

時間消解了許靈均的恨,自己也成了父親之後,或許他對父親的所作所為也有了認同感(父親總想給兒子自己所認為的認為最好的)。

除了送老婆,《牧馬人》還講了什麼?親情不用補償,父子終會和解

但許靈均還是拒絕了父親,在與父親度過的幾天裡,他發現無論是在生活習慣、思想認知還是精神上,他們從裡到外都有著巨大的差異:三人吃一頓飯需要花上80多塊錢;父親願意花上800元買一件看中的現代仿製均窯,但許靈均卻看上了一個售價只有4塊5毛的農村泡菜罈子。他在大城市見到了很多沒有見到的東西,但是他覺得那些素不相識的人走在街上,街道上既熱鬧又冷漠。而父親也終於理解,親情是補償不來的,或者說是不用補償的,如果說可以——那一定是對許靈均的支持。

在這一場明爭暗鬥的較量中,兩人終於得到了和解,許靈均回到了敕勒川牧場,回到了像兒時棕馬一樣帶給他安慰的媳婦秀芝身邊。

除了送老婆,《牧馬人》還講了什麼?親情不用補償,父子終會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