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家或貝殼的人員開車免費帶客戶去樓盤看房,這中間有什麼貓膩嗎?影響買房價格嗎?

exinren


超哥觀點:鏈家或貝殼的人員開車免費帶客戶去樓盤看房,對我們普通購房者來說沒有什麼貓膩,對房價也不會有什麼影響的,大家可以放心讓他們帶看的。

現在在很多樓盤的售樓部門口都有一些賣樓的宣傳人員或者鏈家、貝殼這種中介公司的業務人員對客戶進行攔截,然後由他們對客戶進行帶看,甚至自己開著私家車帶著客戶進入其他的售樓部,引入售樓部以後,又交給售樓部現場的專業的置業顧問進行接待。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過程當中,這些鏈家、貝殼一類的人員僅僅是帶看而已,其他他們最終還是要把客戶交給售樓部裡面的坐銷的置業顧問手裡。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人有這麼好嗎?就是帶我來看房?會不會里面有什麼貓膩呢?那麼下面我就一一詳細給您個說明吧。

鏈家或貝殼的人員開車免費帶客戶去樓盤看房,他們和開發商是一種什麼關係?

答案是:渠道合作關係。

過去我們看到,賣房的都是穿著華麗的西裝,在售樓部等待客戶上門,而現在是存量房時代,客戶才是王者。所以開發商就要發展一些渠道合作,來增加客戶量。而鏈家、貝殼這一類公司可謂是行業中的渠道公司的主力軍。所以他們和開發商是一種渠道合作的關係。

鏈家或貝殼的人員開車免費帶客戶去樓盤看房的目的是什麼?

答案是:搶奪客戶。

在這個客戶為王的時代,誰搶奪了客戶,誰佔有客戶資源,誰才能賺錢。而這一類的公司本身就是做銷售渠道的,對於開發商來說,正所謂多一個渠道多一組客戶多一條路啊。渠道商為開發商帶客戶,客戶到訪的量大了,才有成交的機會。

鏈家或貝殼的人員開車免費帶客戶去樓盤看房,真的是免費的嗎?

答案是:天下買有免費的午餐的。但是這裡對於購房者來說是免費的,對開發商是付費的。

過去用錢砸廣告,投放了大量的廣告,效果並不明顯,而且隨著現在的精準營銷的流行,傳統廣告已不好使了、傳統的戶外大牌沒人看了,怎麼辦?所以開發商就用過去打傳統廣告的營銷費用,來給渠道支付帶客費用。比如你今天給我帶一組客戶,我給你10元,你帶5組客戶,我給你100元,當然這個是小錢,就是帶客的錢,不管客戶成交不成交,這個錢都是要給的,但是他們賺錢的主要利潤點並不在這裡,而是客戶成交。如果他們帶的客戶成交了,那麼開發商這邊會按照事先約定好的協議條款給予總房款一定比例的佣金的,一般這個一套房子大幾千是應該有的吧。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對於普通購房者來說,沒有任何的費用支出的。

那麼通過鏈家或貝殼的人員帶客戶去樓盤看房,對房價有沒有影響呢?

答案是:沒有任何影響。

第一、渠道角色。因為剛才我們分析了其帶客戶看房的過程,其實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就是爭取客戶資源的角色,帶來客戶以後,其成交還是要看售樓部裡面的置業顧問的,所以他們仍然是渠道帶客的角色,而價格還是要在售樓部裡面來進行談的,其決定權不在渠道商手裡,而開發商的售樓部現場一般都是一房一價價格公示的,而且價格折扣等活動也都是一視同仁的。

第二、費用成本不會增加。我們剛才也說過了,他們賺的錢,其實是開發商過去用來打廣告的錢。對於整個樓盤項目來說,一般的營銷費用控制在3%左右,這個錢不會也不能再增加了,所以其總量是受到控制的,而他們是帶客是賺個生活費,客戶成交的佣金才叫賺錢。所以說他們的帶客成交對於開發商來說,並不會增加營銷費用,反而還做到了精準客戶營銷,效果更好了。

小結:其實對於我們普通購房者來說,這些渠道帶我們去看房,並沒有什麼貓膩,而且價格也不會有什麼影響,如果確實要買房,可以放心的跟看的。



好了 以上是超哥的個人觀點,如有不妥之處敬請諒解。歡迎留言、歡迎點贊鼓勵寫作。


超哥說房產


貝殼鏈家也好,其他中介也好,開車帶你

VIP 中P一次,副駕頭等艙,恆大冰泉開蓋遞上……然後給你爭取個最低折扣價,然後你搞三搞四不簽單,還跑頭條問七請問八……人吶/都得活啊[流淚]



賣房子的詩人


不影響買價格,也不會有什麼貓膩。

其實不只是鏈家或者貝殼會開車接送了,現在很多中介公司都會開車接送。

為什麼會開車接送呢?

主要是防止客戶被搶走。

現在的中介公司不僅僅買賣二手房,還會賣新房,售樓部也會給佣金的。

既然售樓部會給佣金,那麼就要有一個辨別客戶來源的機制了,售樓部現在的客戶來源,主要就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到訪,就是客戶自己去的,沒有人介紹去的,這就算是售樓部自己的業績了,另外一種,就是非售樓部的房產人員帶去的購房的,這個就叫分銷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帶來的客戶,都需要去售樓部看房訂房,那麼,就有很多操作的機會,有很多叫做“小蜜蜂”的人,會在售樓部門口劫客,因為劫客比較多,所以現在大部分售樓部都規定,售樓部附近多少公里內,是不許其他分銷商的人員在劫客的。

在所有的分銷商的客戶來源,還有個叫做“報備”的環節,不是說,你現在把客戶帶到售樓部了,客戶就算是的了,你需要提前報備,把客戶信息反饋到售樓部,這樣才比較安全,並且對分銷商也是一種保護,報備是以最先報備為準。還有一個報備的保護期,一般都是一到兩個月,比如保護期是一個月,那麼只要報備了,這組客戶是你帶看的,並且這個月成交了,那麼就算你的,但是一個月時間內,沒有成交,就不算你的客戶了。

所以現在的中介公司為了防止客戶被其他同行劫客,直接開車帶著看房就會安全些。


藍色太陽


這個問題要從房地產銷售發展史來了解!此處省略一萬字……

簡單說:

賣房1.0、房子由開發商自己公司員工賣;

賣房2.0、開發商請專業代銷公司賣;

賣房3.0、代銷公司找中介幫忙賣,中介拿服務費;

賣房4.0、開發商內場團隊自銷+平臺聯動中介代理,也就是現在普遍採用的方式……

分析:一般情況,客戶實際成交價=開發商原始報價*折扣%-其他優惠-其他HK

開發商利益最大化,把房子以儘可能高的價格和最低的成本賣給客戶,前提是能賣出去;

客戶利益最大化,花最少的錢買到想買的房子;

中介利益最大化,帶客戶看房,開發商銷售接待,成交後拿服務費;

開發商和客戶是對立的;開發商和中介是合作關係,同時也有競爭;中介與客戶是服務與被服務關係,且是無報酬的(客戶不用給中介付費)

結論:

客戶自己上門成交,開發商不發提成,折扣看心情,弱市銷售慢,無法保證銷售速度;

中介帶看成交,開發商給提成,加快銷售回款速度,中介為了賺到服務費會盡可能和開發商砍價,客戶獲得更多折扣和……省了錢,此處請細品……

當然不是每個項目都是這樣操作,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目前已經出了5.0HD版本……



房客鏈


沒有什麼貓膩,貝殼業務員帶你去或你自己去買新房的價格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貝殼帶你去買房,開發商會返給貝殼佣金,就這麼簡單。

如果你自己對房子特別專業的話就自己去吧,如果不專業可以考慮找經驗豐富人品好的貝殼業務員,給你一些好的建議,畢竟你也不想買一套採光不好,通風不好,區位不好的房子吧。


痞老闆看電影


先說一下開發商為什麼會合作中介公司。

開發商傳統尋找客戶的手段就是①售樓處等著客戶自己去②廣告、廣播電臺,電視。投入的宣傳費用和獲取的客戶不穩定,因為客戶去售樓處之前並不知道樓盤項目的資料,這樣浪費了客戶的時間也浪費售樓處案場接待人員的時間。

合作中介①中介機構自身都有一部分客戶資源,都是想買房的。簡單直接,而且中介瞭解自己的客戶,能更好的匹配項目,減少售樓處壓力,讓成交率高。②開發商可以減少傳統的廣告投入費用,不至於投資了廣告白忙活一場,節約了很多成本。

有的項目確實會對中介客戶有額外優惠,就算沒有額外優惠中介知道項目低價,也會幫忙讓你最低價格買到,畢竟想服務客戶再幫介紹新客戶。很多所謂的免費看房車都是中介自費的,有個別偏遠項目開發商會給一部分補貼油錢。


煙臺導向


其實你可以這樣理解!

貝殼屬於分銷,直接和開發商談的折扣或者統一價格,相當於團購,對於新房,有好處。

你平時看到售樓部銷售,除了幾個甲方,大部分都是代理公司坐在售樓部等待接客戶,這樣的方式不適合現在。

看你自己喜歡找誰看房,分銷貝殼可以有實力談價或者就是市場價,能多帶你看項目。其他自己決定。售樓部銷售只是對自己項目特別熟悉。

你自己決定吧。

全國分銷模式,還有恆大這次網上銷售也是屬於分銷直接讓業主成為他們經紀人有推薦佣金。

傳統賣房子,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回款慢,銷售難。


武漢房產達人阿甘vlog


基本上不影響房價,這是看開發商操作:

一、分銷代理:你說的情況是開發商為了擴大銷售範圍,跟二手房公司鏈家、貝殼簽署了分銷協議,二手房公司順便賣一手房。開發商也可以截流部分二手房客戶,客戶選擇新房主要是安全性。二手房公司人天天看房源,接待客戶,拿車接送你對他們來說不會增加什麼成本。但是你看中成交了,他們就有分銷佣金。並且他們帶著你看房,才能牢牢確定你這個客戶在他手裡,不然你就直接找到開發商怎麼辦?

二、促銷造勢:開發商為了營造開盤搶購,增加現場看房客戶緊張感,會大量邀請,或者準備禮物,或者跟媒體合作直接購買活動,直接或者間接購買人頭到樓盤增加氣氛。來了就能拿禮物,抽獎,甚至現金。

所以,你完全不必擔心貓膩的問題,你擔心的油費,可能開發商會支付給鏈家,貝殼。


單身騎士團


現在交易一手房有專車接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不看就不可能有交易,交易一手樓比二手樓也省心,比較透明,不像二手房這麼多套路,其次很多人會想為什麼跟中介去會比自己去樓盤買的划算,你自己去樓盤直接對現場銷售的話,現場肯定會保證自己最大的利益,與中介的不同在於,樓盤給中介的佣金基本都是合作的時候就談好的,賣100萬也是這麼多佣金,賣110萬也是這麼多佣金,不會因為說賣貴了中介拿到的錢就多了,所以說中介的角度都能是成交就行,畢竟現在行業競爭大了,一個要買房的客人身邊都有四五個中介在跟進


房產經紀李嘉正


大家好,我是ZZ家的小胖仔,榮幸受邀回答~

對於新樓盤,部分開發商是自己營銷的,比如綠城,融創,萬科等大型開發商。大部分開發商都是請的營銷團隊代理銷售。比如我們經常看到新樓盤裡的銷售員,他們很多屬於總代理,如果他們的人手或者廣告做的不夠多,就會請分銷代理,比如和各個中介簽約,讓他們來幫忙銷售,然後付與一部分的佣金,也就是相當於他們出的廣告費了。

各個中介帶客戶看房都是免費服務的,車接車送是希望能建立和客戶之間的信任,畢竟現在競爭也是比較激烈的,每個客戶聯繫的銷售人員可能也非常多,這個時候就是看誰比較積極了。中介人員帶客戶看完樓盤後,如果客戶最終買了,最終是會得到一筆佣金的。不然的話也沒有人願意帶了,畢竟他們也是哦要收集信息再推薦給不同的客戶,這些都涉及到很多的工作量,而且還掌握樓盤的第一手信息進行告知和建議。

對於中介帶過去新樓盤成交的和自己去新樓盤成交的結果其實是一樣的,價格不會有任何差距,因為開發商不會把廣告費給客戶的,不然就亂套了,自己的商品也沒法銷售了,因為這對每個客戶來講就產生了不公平的因素。但是作為客戶可以和中介談判,讓中介公司把所得的佣金分一部分給自己。雖然對於房子來講,這個金額不算多,但是萬把塊也可以買不少生活用品了。能省則省嘛。和中介公司談判的條件就是他們銷售一手房在推銷講解過程中和售後流程跟蹤服務這一塊相對二手交易流程來講是簡單很多了,所以這是和中介公司談判的資本,只要客戶提出來,很多中介公司最後都是妥協的。

以上僅個人觀點,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