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12月16日晚18:10,廣東廣播電視臺綜藝4K頻道創作的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廣東綜藝4K頻道首播。

11日,紀錄片《雲岡石窟》主創人員受邀亮相2019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新時代的記錄者如何探索中國文化之美》紀錄片節分論壇,分享創作心得併為紀錄片啟播。

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據介紹,兩集4K超高清電視紀錄片《雲岡石窟》從“源”和“韻”兩個關鍵詞切入,從說史角度,在敘述北魏王朝變遷的同時,用更多的筆墨和4K技術,挖掘雲岡石窟的藝術美,展示瑰麗恢弘的石刻技藝,讓觀眾跟隨鏡頭走進石窟,去感受沉睡千年的精彩故事。

據悉,《雲岡石窟》在廣東綜藝4K頻道首播後,今年還將陸續登陸央視和日本NHK。(改編自新快報)

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於世,顯示出複雜多變、富麗堂皇的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評價:

雲岡石窟代表了公元5世紀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佈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的造像藝術直接吸取了印度鍵陀羅藝術的精華,卻又不可避免地繼承並發展了中原秦漢傳統雕刻藝術,此外還明顯流露出中亞波斯藝術的色彩。總之,雲岡石窟展現出中國的造像藝術逐漸中國化、世俗化的過程,有著承上啟下的意義。由此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了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

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保護:

雲岡石窟歷經1500年的滄桑,由於石窟區所處的地質及環境條件的變化,不同程度地經歷了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損毀。歷史上雲岡石窟也經歷過不同方式的保護與修復,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雲岡石窟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維修保護,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12月16日,4K紀錄片《雲岡石窟》將在廣東綜藝首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