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孩子“正方體”個數總數不對!老師:用這兩種方法

家長:孩子“正方體”個數總數不對!老師:用這兩種方法

數正方體個數,這種題型在不同的版本教材中,有些出現的比較早,有些出現的稍微比較晚一點。早的有可能一年級甚至有些幼兒園都有這樣的題目。晚一些的二年級也會出現這種題。對於規則平整的圖形來說,數正方體個數還是比較簡單的,最怕的就是這種高低不平的,但考試時幾乎都是這種。

下面這張圖片是某視頻中的一個截圖。

家長:孩子“正方體”個數總數不對!老師:用這兩種方法

這是一年級的一道數學題,家長在給孩子輔導的時候,與孩子看法不一。孩子填的是4個,家長質疑說:“為什麼它是(4)個,你再給我數數來“。

家長認為是3個,上面1個,下面2個,所以覺得只能看到3個。

令人尷尬的是,其實這一題孩子是對的,確實是4個小正方體。其實從上往下看,第1層是有1個,第2層呢,能看到2個,但是下面還壓(遮)著一個(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力),所以說這下面一層是1+2=3個,所以說總共是1+1+2=4(個)。

對這種正方體個數比較少,層數也比較少的,來數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也好理解。

對於多層的圖,因為只能看到一部分,有一部分會被遮住,所以這樣的題目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如果沒有掌握方法很容易數錯,而一旦數錯了一個,那麼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叫前功盡棄。

這種數正方體個數,我們並不是說以從左往右或從前往後數。有兩種比較好用的方法,一種是從上往下分層數,另外一種是按照高度來數,也就是說把相同高度的歸為一類。

有條件的可以用立體幾何教具,擺一擺,讓孩子能更加輕鬆理解這一類題。

之前我們也介紹過從上往下,分層數的方法。我們說把每一層看得見的把它標出個數,再加上這一層被壓著的那些小正方體。最後把每一層的數量相加,得到的就是我們所要數的小正方體的個數。

今天我們再介紹另外一種數這種正方體個數的方法。按照每列相同高度分類。

我們分別把1個高度,2個高度,3個高度,4個高度,這樣依次分類。並做上標記。標記完之後,我們把這些全部相加。

家長:孩子“正方體”個數總數不對!老師:用這兩種方法

以上圖為例,1個高度的有7個,2個高度的有5個,3個高度的有3個,4個高度的有一個,那麼我們可以把它列出算式1×7+2×5+3×3+4×1=30(個)。

和我們用分層的方法來數是答案是一樣的。

有些可能層數稍微多一點的話,每下一層都是看得見的加上一層的,可能算式會比較長。學習了乘法之後,我們可以用這種按照高度來計算。

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幅圖有多少個正方體?

家長:孩子“正方體”個數總數不對!老師:用這兩種方法

如果是按照第1種方法也是可以數的,最上一層能看到1個,下面一層能看到2個,但是要加一個壓住的,所以有:2+1=3個,第3層應該是在看得見的基礎上第二層的數量,有:3+2+1=6個以此類推......

總個數,如果列成加法算式:1+(1+2)+(3+1+2)+(4+1+2+3)=20。

我們用高度分類的方法看看。1個高度會有,我們看得到有4個,2個高度的有3個,3個高度的有2個,4個高度的有1個。

那麼列成算式:1×4+2×3+3×2+4×1=20(個)。

幾何是不少孩子的頭痛的問題,它不像計算題不會巧算,多花點時間死算也能算出正確結果。若時間允許,可適當多做一些相關的練習,提高解題速度與準確度。

總結:平常不論做哪一類題目,能一題多解的都可以去嘗試一題多解方法。這也是多一種思路,拓展思維。方法沒有最好,只有某一種方法針對某一題更適用。

艾老師每天會更新學習資料,還有重點知識點的總結,大家想多多瞭解的,可以點擊關注 "艾老師微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