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都把匈奴打得搬家了,為什麼中國的版圖沒有擴展到那裡呢?

系統觀天下


關鍵是東漢打下來了,能不能耕種,中國古時候就是農耕社會,沒有耕種沒有糧食,糧食從內陸運過去成本太高了,無法大規模的駐軍,而且很多時候只有付出沒有收入。所以不會駐軍,版圖擴展到那裡沒有意義。


不再傷心2


匈奴在我國北方東到大興安嶺西到西域都有其活動身影,戰國時期趙秦燕三國都曾修長城以御匈奴,秦三擊匈奴奪回河套西漢建後,先採守,後釆取進攻戰略。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使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

東漢時南匈奴歸附,北匈奴戰敗西遷,從此消失在人類視線中,幾百年後匈牙利的匈人有匈奴影子。

為什麼漢不乘機佔劇漠北廣大地區?

第一,因為漠北苦寒,人煙稀少,漢朝大部分是漢人不習慣北方寒冷的氣候,況且當時還沒有棉衣禦寒。

第二,政治,從夏商周秦皆以長城以南為政治中心。

第三,經濟,長城以南,長江黃河流域,氣侯適宜易發展農業生產,而匈奴大部分地方不適合發展農業。因此,只是將部分匈奴土地奪來用於耕種,例如河套平原(黃河"幾"字形拐彎處),大部分匈奴土地沒有去管轄。

第四,東漢依靠的是南匈奴的力量打敗了北匈奴,它沒有力量去佔領。

第五,匈奴的地域廣闊,人煙稀少,物產貧瘠,不適合農業生產,難以大規模移民開發,若派軍隊佔領,則後勤無法從當地補給,仍然要從中原運來,當時無火車、汽車、輪船等現代交通工具,運輸成本高昂,給國家增加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必然難以為繼,故而棄之。

所以從政冶經濟軍事文化上漢人都沒有佔領北方的打算,只因得不償失。直到工業革命爆發後,才有能力開發原匈奴地區。




當代曹植


好問題,好久沒有說匈奴的問題了,今天來談談。

匈奴人也是歷史悠久

按照《史記》的記載,匈奴是我國古代夏朝的後裔,商湯滅亡夏朝後,他們逃入草原了,此後他們被稱為葷粥、犬戎等,並在周朝時期就已經成為主要的外患。

甚至西周王朝就是被犬戎給攻破鎬京而滅亡的。

匈奴的故地應該是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一帶,後來匈奴向東西擴張,逐漸成為草原的強者。

戰國時期,匈奴的活動範圍已經很廣,秦國、趙國、燕國的北部都是他們襲擾的目標,因此這三國為了防備匈奴人而修建了長城,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出蒙恬率領大軍,奪取匈奴的人河套平原,而修築了長城,還留下了防備匈奴的常備軍。

秦朝統一天下後,將匈奴逐出河套平原

到秦末漢初之際,秦朝為了對付起義軍,將防備匈奴的軍隊調回,結果在鉅鹿之戰,被匈奴給團滅了,而此時匈奴又出現其史上最有作為的冒頓單于,於是河套平原重新被匈奴人奪走,還不時的劫掠北方邊境。

兩漢時期,西漢和東漢都曾解決了匈奴人外患

西漢建立後,匈奴嚇跑了劉邦的哥哥代王劉仲,劉邦親自率軍討伐匈奴,結果在白登山被匈奴人打敗,最後依靠著討好冒頓單于的老婆,才最終脫險,此後西漢開始改變策略,向匈奴送錢送女人,開始和親政策。

70年後漢武帝時期,漢匈大戰再起,經過幾十年的戰爭,西漢付出很大代價之後,匈奴人已經漠南沒有王帳。而漢朝的騎兵,可以馳騁草原。到漢武帝的曾孫漢宣帝時期,西域被納入西漢版圖,而漢宣帝的兒子漢宣帝時期,南匈奴已經徹底投降漢朝,成為藩屬,而北匈奴則被陳湯一鍋燴掉,秦漢以來的匈奴外患得到終結。

西漢陳湯滅北匈奴,徹底解決匈奴問題

可以說此時塞外雖然仍然是南匈奴的人統治,但是如果按照西漢的控制,塞外完全可以劃入漢朝的版圖。

此後王莽篡漢後,由於匈奴玉璽的問題,搞得匈奴人很不愉快,

匈奴投降後,西漢將匈奴列為藩屬國,但是地位位於諸侯國之首,漢朝頒發給匈奴單于璽的印章,然而王莽篡漢後,為了彰顯自己尊貴,硬生生將匈奴人單于璽給換成了單于印,搞得匈奴人十分不爽。

東漢初年,匈奴人出現分裂,再次分為南北匈奴,南匈奴投降東漢,而北匈奴則是遁入漠北,繼續與東漢對抗,此時劉秀的政策是將投降的南匈奴遷入塞內,而後東漢皇帝持續對北匈奴用兵,並最終將北匈奴趕到歐洲,去禍害羅馬帝國了。

東漢竇憲破北匈奴,此後北匈奴西遷到東歐

無論是西漢和東漢都曾解決了匈奴外患的問題,但是為什麼對於匈奴人控制塞外沒有佔領呢?

其實很好理解。

  • 首先我國古代漢民族的對外戰爭都是以防禦為目的,秦始皇擊匈奴,還是兩漢進攻匈奴,乃至是後來雖然對突厥的戰爭,漢民族的對外戰爭,顯然為了防止異族和胡人的侵略,而打擊他們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他們來搶劫我們。

  • 其次漢民族是農耕民族,而塞外是草原,顯然不適合漢人生活,華夏族自古就是以農耕文明為主導的民族,而兩漢時期的草原上環境很惡劣,當時也沒有後世的耐旱耐寒作物,因此漢人打下來之後,也就放棄了。
  • 第三,漢民族也是戰鬥民族,但是相比較於騎兵劫掠的匈奴人,漢民族更擅長防守,而顯然依託長城和崇山峻嶺的地勢,更適合防守。而且漢民族的戰爭成本遠大於胡人,漢民族需要準備糧秣、需要準備馬匹,往往是有專門戰兵的同時,還有更多的民夫組成的後勤人員,而匈奴等胡人則需要這個,他們平時能歌善舞的牧民,戰時則騎上戰馬掄起馬刀,所謂出則為兵,入則為民。戰爭成本遠低於漢民族。
相比較於進攻,漢人更擅長防守所以兩漢時期雖然曾徹底擊敗匈奴,但是仍然放棄塞外草原,仍然固守在長城一線,而匈奴走了之後,鮮卑人、突厥人、契丹人、 蒙古人又相繼在大草原的舞臺上爭雄,而漢民族不得不與來自草原的強盜,繼續戰爭,來避免家園被劫掠,長城一線也長期成為了我國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分界線。

大東北的小豆包


東漢打跑了匈奴,唐朝打跑了突厥,為什麼中原王朝不去佔領這些地盤,而是讓草原上不斷崛起新的民族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產方式。

無法治理

對於農耕民族,土地是最重要的生產力,佔領一塊土最好能夠耕種,並且能夠設立郡縣,有一套官僚系統進行管理。但遊牧民族是逐水草而居的,在古代的技術條件下無法進行戶口管理,只能形成一個一個的小部落,再聯合成一個大的部落聯盟。

無法收稅

有官僚系統,有軍隊,就需要給他們發工資,工資只能從稅收裡面出。但遊牧民族生存環境惡劣,所以才需要進行掠奪,搶中原地區的糧食也是他們重要的經濟來源,如果中原王朝控制了這一地區,總不能自己搶自己,只能用中央稅收供養草原地區,這是非常不划算的。

無法組織

遊牧民族是全兵全民的,平常騎馬放牧就相當於練兵,唐初的府兵制實際上就是這種傳統的延續,但中原王朝一旦壯大,就需要養一支職業化的軍隊。遊牧民族的大汗和其他小部落之間是聯盟關係,小部落出兵力,大汗帶著他們一起搶,搶回來大家分,而中原王朝的官僚體系是需要稅收來供養的。


懷念夏天


“飲馬瀚海,封狼居胥。西規大河,列郡祁連”其實北匈奴故地短暫的留在大漢版圖之上。

匈奴是漢人對匈人的蔑稱,就像叫日本兵為日本鬼子是一樣的。漢朝幾代對匈奴和親沒能換來真正的和平,每當秋季草黃,草原的馬吃了草籽養好了膘,也正是漢人收割莊稼的時候。匈奴人就會騎上馬帶上牛肉乾到漢地進行劫掠。終於在漢武帝時,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大破匈奴主力,匈奴遠遁漠北,實力大減。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投降漢朝,北匈奴與漢朝繼續為敵,向西域擴張。

東漢竇固竇憲聯合南匈奴再次大破北匈奴,北匈奴南方受南匈奴和漢朝的聯合打擊,東方受到新崛起的鮮卑劫掠,西邊的烏孫和西域諸國對北匈奴也是虎視眈眈,北匈奴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於一年,只好遠離故土往西方逃竄。南匈奴內附漢朝,漢朝賜給美酒布匹,匈奴貴族耽於享樂,百姓逐步漢化。漠北成了真空,給崛起的鮮卑留下了大片的牧場。

匈奴故地土地較為貧瘠,氣候嚴寒,只能生長牧草,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難以耕種。只是收復了可以利用黃河水灌溉的河套平原。北方任然是遊牧民族的天然牧場。造成了遊牧和農耕民族的千年恩怨。只有在新中國成立後,工業化的實現,才化解了根本矛盾,實現了各民族的現代化和和平幸福生活!








山中小妖莫成仙


俗話說,一個蘿蔔一個坑。匈奴搬走了還有其他遊牧民族搬進來,因為他們早就對昔日霸主的“大別墅”垂涎三尺了。實際上,草原上各遊牧民族對於生存空間的搶奪遠比我們想像中要激烈,對於匈奴老巢的佔領,東漢的反應要滯後於其他虎視眈眈的遊牧民族,其他中原朝代,基本如此。

所以,縱觀草原各遊牧民族的發展史,無一例外遵循了一個“霸主輪流坐”的規律,比如匈奴倒下了,他們的領土並沒有閒置,而是馬上由鮮卑填充進來。鮮卑之後依次是柔然、突厥、回紇(回鶻)、契丹、女真、蒙古等,一直延續到近代。所以,中原王朝也需要給草原民族留有生存空間,如果一味的打壓,只會自尋煩惱、引火燒身,繼而陷入戰爭的泥灘。

而且,通常這些剛搬進“新房子”的遊牧民族表現的很謙虛謹慎,最初會與中原王朝保持良好的關係。但不代表他們沒有趁虛而入的想法,五胡十六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但是,東漢不能跟新鄰居接著幹仗,即便想,恐怕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東漢也要考慮國計民生、開源節流,而不是窮兵黷武,讓百姓跟著吃苦受罪。

從另一方面講,東漢並沒佔領匈奴故事的實力,也就是說沒有對草原絕對控制力,因為中原是農耕文化為主體的民族,短時間內無法適應遊牧民族的生活。因而草原對東漢很“雞肋”,比如南匈奴歸降後,漢朝的做法是寧可將其安置於邊境,使其儘可能的融入漢民族,之後的晉朝也是如法炮製。

縱觀歷史,只有唐朝前半期的民族政策最為成功,各遊牧民族都願意服從唐中央的羈縻統治。比如西域各國、漠北草原、及遼東地區都設有唐朝的都護府。而漢朝為維持絲綢之路的暢通,所以將經營的重心都放在了西域。同時,開闢西域意味著對匈奴戰略圍堵的一種化解。所以,當漢朝將西域做為一個攻擊匈奴的據點後,匈奴的影響力漸次北縮,最終給了漢朝徹底將其擊潰的機會。

但是,北匈奴西遷,馬上迎來了鮮卑人。如此,也可以視作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吧!但在“漁翁”還沒有形成實質威脅之前,東漢必須默認這種規則的存在,因為發展的潮流主題是與鄰為善、和睦相處,而不的恃強凌弱。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這個問題需要解釋的東西比較多一些。

古代中國(以漢民族為主的農耕民族)的國土擴張方向是: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也就是漢民族從黃河流域的平原地區向周邊地帶逐步擴張,配合農耕自養、築城防衛等手段一直擴張到農耕民族對國土防衛能力的極限地區。

古代中國(以漢民族為主的農耕民族)的國土擴張方式是:

漢民族通過對其他民族地區人口與資源的擠佔,由相對少數變成相對多數,逐步蠶食夯實新佔領地區。

古代中國(以漢民族為主的農耕民族)的國土防衛策略是:

漢民族政權依託大山大川等自然地理條件和人力築造防禦工事,建設一條保衛漢民族核心農耕領土的防衛戰線。

古代中國國土的擴張與防衛

一、古代中國國土的擴張

▲秦朝地圖

古代中國是以農耕文明作為立國的根本,那麼,古代中國國土擴張的基礎就是:所得到的土地可以繼續發展本民族的農耕文明。

土地作為漢民族的核心領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這塊土地可以被夯實為自己國家核心的農耕區。

2.這塊土地上的人口可以成為自己國家核心的生產資源。

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地區,即是古代中國漢地的核心領土,這塊土地的範圍也就是秦朝統一後的國土範圍。秦朝的國土範圍,作為被農耕文明絕對佔據的地區,是往後中國兩千年封建歷史上各個統一政權的核心領土,如果不能統一這塊領土,那麼這個政權在中國歷史上就會被認為是一個偏安的政權。

先民們擴張土地的思路既簡單又實用:

自夏商周三代開始,中華文明還侷限於黃河流域的平原地區,周邊尚且居住著其他的民族和種群。

不同的民族和種群在生產中會發生各種資源互相擠佔的情況。比如漢民族需要更多可以耕種的土地,而其他民族則需要更多可以遊獵的土地。在這些土地交接的模糊的邊緣地帶,就會因爭奪土地資源而發生矛盾甚至是戰爭。

漢民族所採取的策略是不停的開墾這些交接地帶的土地,通過漢民族人口的增長和對這些土地的擠佔逐步排擠周邊民族。這些模糊地帶的土地在漢民族長久的擠佔和利用中,就逐步變成漢民族夯實的固有領土。

如果因資源的擠佔而爆發戰爭,則漢民族的政權就有責任和義務動員領土內的任何力量來保衛這些新取得的土地。

這種策略在長久的實踐中,會逐步侵佔所有平原地區。而當人口的增長超過土地承載能力,新增的人口就需要開拓新的土地來生存,這就進一步推動漢民族向丘陵地帶的擠佔。

等丘陵地帶被漢民族擠佔以後,其他民族的族群就會被擠出這些土地,將活動地區轉向山地高原一帶,或者在土地擠佔過程中逐漸融入農耕文明成為漢民族的一部分。

當漢民族將領土推進到高山高原地帶的時候,漢民族對土地的擴張也已基本接近極限。山地高原並不適合農耕民族的現實佔據,但作為雙方土地的交接地帶,不同民族和政權之間同樣會爆發各種戰爭。

所以,漢民族的政權就需要沿山地、高原一線組建對外族的防衛力量,用以保證自己民族對核心農耕領土的絕對佔據。

二、古代中國國土的防衛

▲三國形勢圖

這個問題我拿三國時期的地圖來解釋。

因為三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動盪的時期,但是即使在這麼動盪的時期,漢民族在打內部統一戰爭的同時,也依然死死保持著核心領土的防衛態勢。

三國時期內陸地區的國境線:

北線:遼西走廊——燕山山脈——太行山——黃土高原南線——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一線

西線:青藏高原北線——橫斷山脈

南線:雲貴高原南線——紅河谷一線

這條內陸國境線基本已經是古代農耕社會可以佔領並進行有效防衛的極限。

即:這條防線以內的土地可以用來耕種、軍事力量可以有效防禦、土地可以承載足夠的人口繁衍。擁有一定的地理優勢,以少量的軍事投入就可以保證國境內生產的安定。

超出這一條國境線,軍事防衛的投入就會嚴重超出農耕文明的經濟和生產承載能力,過度的國土擴張會導致國防壓力的指數級增長,而過度佔領的土地如果既無法耕種又無法支持人口生存,大量的投入顯然就是不划算的。

所以,古代中國的防衛思想就是:以平原地區為絕對核心地帶,以丘陵地區為次要核心地帶,以山地高原地帶作為國土防衛的前線和緩衝區,將其他民族的侵擾儘可能的壓制在國境線以外,利用軍事前線和緩衝區拱衛內部平原、丘陵地區的絕對安全。

這套防衛思想主導了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的國土防衛工作,也被中國古代的先輩們以血和汗實踐了兩千年。

東漢領土為何沒有擴張到蒙古高原

▲東漢地圖

上面講了很長的古代中國土地擴張和防衛的知識,就是為了解釋東漢在擊敗匈奴以後,為何沒有把國土擴張推進到蒙古高原上去。

1.蒙古高原無法進行耕種,即:沒有進行國土擴張的原動力

古代中國作為農耕文明,無法耕種的土地註定不可能成為這個民族的核心領土。

降雨稀少,氣候惡劣的蒙古高原不適合農作物的種植,或者說,在蒙古高原上進行耕種是個高投入、低產出的活動,這裡即便有大片的土地也無法承載漢民族人口增長的需要。

而少量農耕人口占據大面積的草原進行耕種,在生產安全上也將無法得到確切的軍事保障。

2.佔據蒙古高原進行軍事防衛會極大增加國防壓力

漢民族佔據燕山山脈——陰山山脈——河套沿線——河西走廊地區就可以對匈奴人的進攻組織起有效的防禦,只要這條戰線不被突破,那麼漢民族的核心領土就不會被侵擾。

如果東漢佔據蒙古高原之後再組織防衛工作,就會無限擴大東漢朝廷的軍事防衛壓力和成本,守衛著不能開墾耕種的草原,這對東漢來說是非常不划算的,甚至是嚴重失誤的防衛策略。

所以,東漢面對匈奴人的侵擾,最好的辦法是打擊匈奴人的有生力量,解除匈奴人在國境北線的軍事壓力。只要不讓東漢的國境北線時時處於匈奴人的兵鋒之下,東漢朝廷就可以以極小的代價保衛國土。

綜上,東漢即使擊潰了匈奴人的有生力量,也不會把國土擴張到蒙古高原上去。


風陵流度


我是北派說書人,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回答不盡人意,歡迎大家用磚來拍,回答順了您心意,歡迎點贊關注。

首先,我們要從當時的交通來看,我們拿東漢時期的一張地圖來看,你會發現,東漢的地圖幾乎被地形所限制,其次就是我們雖然將匈奴打的搬家了,但是廣袤的草原根本沒有什麼實際駐軍,也就是說,雖然趕走了匈奴,但是根本沒有實際控制,畢竟當時的東漢是農業國家,不適合在草原上駐軍,久而久之,草原上還會出現另一批逐漸強大起來的部落。

還有就是東漢在征討匈奴的時候,不是把所有的匈奴趕出草原的,一些投降的匈奴小部落,也會留下來,他們經過數年甚至百年後,也會對東漢形成威脅,我們先不說三國時期的南匈奴,單單說一下五胡亂華之下的眾多遊牧民族,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別說遊牧民族了,有時候中原王朝一個不小心,連自己都照顧不了,直到清朝末年的時候,我們中國的版圖疆域才定格,縱然幹如此,在解放戰爭之前,也是因為清朝和民國時期的各種原因,丟了不少的地盤。


北派說書人


受邀作答,不勝榮幸!

其實不止是漢朝,其他中原王朝也存在類似的情況。除了元、清這兩個由遊牧民族統治的朝代。

漢朝作為農耕民族建立的政權,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難以跨過農耕區與遊牧區的分界線。漢朝能夠在某次戰役中擊敗匈奴,但對草原地區進行有效統治更加困難。

漢人習於定居,不能像匈奴等遊牧民族一樣建立流動的部族組織,對遊牧區的控制需要以城市為中心進行駐軍,而駐軍需要大量的糧草供應。如果從中原運糧北上,代價過高,也必須依靠強大的國力,難以持久。如果在當地實行屯墾,遊牧區稀少的雨水與寒冷的氣候不適合耕種。

最後,漢朝無法完全消滅遊牧民族。遊牧民族流動性強,漢軍來則四散,漢軍去又複合。東漢竇憲出征只是驅走了北匈奴,而南匈奴依舊存在,甚至後來還有南下的趨勢,東北方向的鮮卑族也在此後興起。遊牧民族持續存在,會對漢朝的統治機構持續侵擾,最終迫使漢朝放棄。


漁人文史


東漢把匈奴打跑了中國為什麼沒有佔匈奴的廣大地區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

匈奴在我國北方東到大興安嶺西到西域都有其活動身影,戰國時期趙秦燕三國都曾修長城以御匈奴,秦三擊匈奴奪回河套西漢建後,先採守後釆取進功戰略衛青霍去病擊敗匈奴使匈奴分裂為南北二部,東漢時南匈奴歸附,北匈奴戰敗西遷,從此消失在人類視線中,幾百年後匈牙利的匈人有匈奴影子,為什麼漢不乘機佔劇漠北廣大地區,因為漠北苦寒,人煙稀少,漢朝大部分是漢人不習慣北寒冷,

第二,政治,從夏商周布以長城南為攻冶中心,

第三,經濟,長城以南長江黃河流域,氣侯適宜易發展農業生產所以從政冶經濟軍事文化上漢人都沒有佔領北方的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