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危险与机遇共存,专业排名26,招生30,机会大么?

研究生复试是不亚于初试的一个环节,其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以判定是否具备成为科研人才的潜力。

初试成绩好的考生并不代表具备了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高分低能、抗压能力过差、心理情绪障碍过大的考生很多,如果招进去,很有可能给学校和导师带来很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考研复试危险与机遇共存,专业排名26,招生30,机会大么?

所以每年都有很多高分考生由于综合能力较差,在复试当中吃到了闭门羹,反而有些初试分数不太高、综合能力过硬的考生,能成功逆袭。考研复试危险与机遇共存,体现得淋漓尽致

专业排名26,计划招生30个,单从数字表面上看,危险是明显的,而且多数高校的复录比例都是1.5:1,复试人数增多,僧多粥少,自然而然危险也就越高。

但是机遇当然存在,先不说26名复试之初就比部分考生有优势,而且06年教育部明文规定,复试成绩要占到总成绩的30%~50%,一些重点高校的复试成绩的占比甚至高达50%,所以只要在复试中好好表现,不仅能成功上岸,综合排名也很有可能提高。

有的高校还特别看重初试中某一学科的成绩,比如工学考生如果数学分数特别高,在复试的面试环节会更有优势。

考研复试危险与机遇共存,专业排名26,招生30,机会大么?

关于复试,除了需要认真准备专业面试、笔试、口语之外,我个人还有两点建议。

1、如果能进入复试,但危险系数较高,最好先找某一位导师面谈。在这之前的邮件联系肯定是必然要做的,而找导师面谈的效果会好很多。研究生培养是导师负责制,如果没有导师相中你,那你的复试之路要坎坷很多,如果能让他提前相中你,自然会更好。

我曾经一个考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工程的哥们儿,初试成绩刚好进入复试,本科还是一个工科实力极弱的二本师范大学,他真的是跑到导师的实验室外边苦等啊,就为了一个面谈,最后成功上岸,还排到了十几名,跟提前找导师面谈关系很大。

考研复试危险与机遇共存,专业排名26,招生30,机会大么?

2、复试之前找学长学姐打听一下复试的信息。信息战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去做,跟那些本校考生,或者以目标院校为考点的考生相比就没有优势了,因为他们一定很清楚复试的整个过程,在复试之前心理就没有你慌,而你却对复试茫然不已。

大概就这些吧,祝广大考研学子成功上岸,实现梦想,辛苦了一整年不容易!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眼学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