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有毒,抗疫別忘提防負面情緒蔓延

謠言有毒,抗疫別忘提防負面情緒蔓延

人是多麼脆弱,又是那樣頑強。因為脆弱我們每個人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因為頑強,我們都有面對和解決這些心理問題的能力。

情緒狀態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穩定的情緒是抵抗病毒的強有力屏障。武漢同濟醫院專家提出多種居家隔離解壓方法:休息、運動、閱讀、有節制地獲取信息……

群體不善推理,卻又急於行動。群體中的個人是沙中之沙,風可以隨意攪動他們。——《烏合之眾》

疫情之下,微信群裡、社群討論區、評論區……每天都在上演烏合之眾的狂歡。反正他們人多勢眾,數量即是正義。大眾沒有辨別能力,因而無法判斷事情的真偽,許多經不起推敲的觀點,都能輕而易舉的得到普遍贊同。疫情當下,謠言滿天飛,很多人只有情緒,看到信息就複製轉發,根本不求證。最初疫情爆發後,基因武器,抽菸殺毒,爆竹殺毒等謠言四起,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疫情是美國人的陰謀。

有很多人會認為積極心理學就是在灌心靈雞湯,就是引著別人看好的不看壞的,其實不然。至少在面對疫情,在看病方面,傳遞積極用實驗證明了其卓越的有效性。1991年,心理學家設計了一組實驗,讓44個內科大夫對一個複雜的病例做臨床診斷。其中,第一組醫生得到一包糖,第二組醫生閱讀有關醫療行業的正面報道,第三組醫生是正常的控制組。結果發現,第一組和第二組醫生臨床診斷的正確率都遠高於第三組控制組,同時第二組醫生的臨床診斷最為準確!所以,無論是正在臨床一線奮鬥的醫護人員,還是正在遭受疫情折磨的患者與大眾,少傳播未經查證的謠言,多傳播真實可靠的消息,給醫療團隊和普羅大眾看到醫療行業的正面報道就是對疫情極其有效的幫助!

建議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上,通過看書、陪伴孩子和家人、整理物品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和放鬆情緒,也可以做些自我規劃等之前沒時間思考或沒做好的事情,用平靜的心態接受和麵對疫情,適當減少過度關注疫情相關的消息,持著相信國家、相信醫學、相信的科學的積極心態迎接疫情的結束。

如果你懷著積極心態充滿希望地等待戰勝疫情後的“解禁”,那麼你關注到的新聞會是:武漢方艙醫院大媽齊跳廣場舞,現場一片歡樂。如果你抱著消極心態,那麼可能你關注到的都是負面信息。所以,讓我們都調整好情緒 讓自己變得積極向上。然後你會發現,“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