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消保委:提防「雙十一」銷售七大套路

揚子晚報訊(記者 馬燕 通訊員 王國豐)“雙十一”購物高峰也是交易糾紛高峰期。江蘇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提防“雙十一”銷售套路。

套路一:折扣套路。預售價、尾款價、到手價、銷售價……領券立減、定金膨脹……折扣套路層出不窮。省消保委人士提示:尾款價不是到手價,所有優惠不一定能疊加使用,應仔細瞭解平臺購物規則。留存好與客服的聊天記錄等,便於產生糾紛時維權。

套路二:紅包套路。滿減紅包、抓貓貓得紅包、預售紅包,各種紅包五花八門,但消費者在使用中才發現不滿足優惠券條件,紅包優惠券使用常暗藏門檻。消費者在領取時需看清使用規則,並提前向客服諮詢清楚是否存在使用門檻。

套路三:“定金”套路。部分商家刻意混淆的“定金”與“訂金”,二者的區別在於“定金不退,訂金能退”。消費者在支付“定金”前應仔細查看商品的預售介紹,諮詢客服關於“定金是否可退”等問題,並保留下單憑證。

套路四:“先漲後降”套路。部分電商平臺某些商品在“雙十一”促銷前先漲價,而在促銷當天降價,促銷活動名不副實。消費者應做到理性消費,按需購買,勿貪低價。

套路五:“刷單”套路。部分電商平臺存在“刷單”炒信行為。消費者應擦亮雙眼,切莫僅憑信譽高低選擇商家,可以通過查看追加評論等途徑多方面瞭解。

套路六:發貨套路。交易量激增導致很多商家不能如約發貨,為了避免被投訴,一些商家虛假髮貨。消費者購買急需用品應與商家確定發貨時間,避免商家虛假、延遲發貨帶來損失。

套路七:詐騙套路。電商大促期間往往是網絡詐騙高峰期,各類詐騙讓人防不勝防。消費者應注意防範網絡交易風險,增強安全支付意識,切勿輕信他人的付款要求,不要點擊不明鏈接、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個人信息或掃二維碼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