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板閘記憶


淮安板閘記憶

2013年8月22日,板閘成為了孕育中的淮安生態新城,這一天,根據《淮安生態新城區劃調整交接協議》,以大運河、海天路和237省道為界,將淮城鎮的板閘、夾河、玉蘭(居村)整體和烏紗、漁源、河北、新路村的局部劃到淮安生態新城。筆者因工作關係,幾乎踏遍這裡的每個居民小組,也領略到這裡的一些地名文化和即將成為歷史的座標,拾掇如下:
板閘居委會:明永樂十三(1415)年開挖運河時,從淮安城西的管家湖引水至清河縣鴨陳口入淮,當年在運河入口處用木板建閘,後改為石閘,但人們仍慣稱“板閘”。 板閘因“淮關”而聞名全國,它是我國明清時期七大稅關的第一大關,始建於明朝宣德四年(1429)。在輝煌近400年後,由於海運和鐵路興起而逐漸冷落,直至1931年被民國政府撤銷。淮安鈔關遺址今被國務院命名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板閘有多處寺院,筆者到過破舊不堪的三元宮,老人們說解放南京時這裡是《新華日報》華中版的印刷廠。昔日在兩淮路(翔宇大道)位於現寧連公路運河大橋下面,立有淮安縣界碑,是淮安與淮陰的地界標誌,在此處上下公交車是半價。如今在板閘這塊寶地上高樓大廈林立,今已成為淮安市委、市政府的駐地。


夾河村:1959年開挖京杭大運河兩淮繞城段,將福緣村和夾河村置於裡運河和大運河之間,這裡地勢低窪以水田居多。可能是交通閉塞的原因,人們樸實勤勞,多年來本地市場上的水芹菜大多產於這個村。文革期間夾河村的名字是“紅旗大隊”,2008年福緣村併入夾河村。與板閘鈔關相望的鈔關大樓是查驗貨船、辦理報關手續的工作場所,坐落在該村的孫莊組。
玉蘭村:玉蘭村境內的篆香樓建於宋代的寺廟,僧侶們用中藥材為原料制香,並在香上書寫“福祿壽喜財”五個篆體字,傳說有避邪驅蟲功效。每年仲春,篆香樓院內的玉蘭樹花苞綻開,僧人用採摘的玉蘭花瓣,掛上雞蛋清後用油炸至嫩黃,在食用時再灑上少許糖,故名“玉蘭片”。後來淮安府官吏幾乎每年來篆香樓進香賞花,品嚐玉蘭片美食。文革期間有名的“新渠大隊”便是玉蘭村。2010年該村地塊成為淮安森林公園,境內有一條路命名為篆香樓路。
漁源村:漁濱河(舊稱魚變河)原上接烏紗河,從裡運河東堤永利閘引水灌溉淮安北鄉的大片農田。漁濱河源頭便是漁源村,有一度時期稱“新閘大隊”。
該村位於淮安森林公園南部,這次新路村僅一組的部分戶劃到生態新城,併入到漁源社區。漁源尚有一百多戶未劃到生態新城,現併入了新路村。順帶說一下,早年人們從淮城去板閘是沿運河東堤而行,後來從河下石板街向西北修了一條便捷道路稱“新路”,這是新路村得名的由來。

烏紗村:北宋年間開挖的故沙河長百餘里,向東入馬家蕩,在烏紗村境內建有閘(洞),今閘的遺蹟尚可辯認。傳說淮安知府王庵林向清兵開城投降時,領宦官在故沙河旁迎接來使,為表忠心摘下烏紗帽投入河中,也有傳說是一陣狂風將其官帽吹到河中心,後來人們因此將故沙河改稱烏紗河。
位於烏紗村西鍾組的戴氏宅院2006年被立為淮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戴瑞庭的四個兒子共建,作住宅、油坊、糟(酒)坊、醬園等用,原有三個相連的庭院,現只存一座四合院,村支部書記老嚴說這裡是他就讀的淮安縣運河公社中學。數年前筆者登過東西廂的瞭望樓。
上世紀50年代開挖蘇北灌溉總渠時,村裡出了個全國勞動模範徐桂英,持毛主席簽名的請柬赴京開會,筆者曾見過相關照片。
河北村:清初河下成為淮北鹽運的中轉地後,官府遂在河北村境內建船塢,供從海邊鹽場運鹽來淮的船舶停靠,今該村新民路南隅的大水塘便是當年船塢遺址。因這裡有“鹽河北”之說,解放後一直稱為河北村(大隊),附近有多條路以“鹽”命名,如鎮政府所在地是鹽署路。

在20年前,該村因有人制售假酒而有些知名度,被戲稱“名酒廠”。現玖龍灣小區座落在這裡,該村第3、4、5、6、8組中的近200人劃到生態新城,併入玉蘭社區。現河北村仍為淮城鎮的一個建制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