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上记载的,就是真的吗?

木子树下看历史


关于历史真实性的讨论,由来已久。要做历史考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一个是历史文献,一个是历史文物。特别是带有文字记录的文物,比如有铭文的青铜器或竹简等。

可以说,没有绝对真实的历史文献,但历史文物不会欺骗我们。当然,我们说的是真实的出土文物,而非造假的赝品。而且,往往在很长一段时间根深蒂固的历史认知,会随着一些历史文物的出土,让我们获得重新认知真实历史的机会。

我们可以举几个被出土文物颠覆历史认知的例子。

第一个故事“尧舜禅让”

“尧舜禅让”的故事属于上古史的范畴,我们今天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更多的是来自《史记》中《五帝本纪》的记载:

尧以为圣,召舜曰:“汝谋事至而言可绩,三年矣。汝登帝位。”舜让于德不怿。正月上日,舜受终于文祖。文祖者,尧大祖也。

越是久远的历史,越加难以考证。关于这段尧舜禅让的历史,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司马迁当时的政治向往。后来这个故事被不断传颂,也因为它更符合儒家的德政思想。

然而关于尧舜政变过渡的真实历史,在另一本书上的记载彻底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这本书就是出土于西晋时期的《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本只是一大批竹简,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及战国时期的魏国史官所著,被西晋时期的盗墓贼从战国大墓魏襄王的陵墓中挖掘出来以后,晋武帝司马炎命人将竹简上的历史文字整理成书而得以流传至今。

在《竹书纪年》中关于尧舜之间的这段故事,有这样的文字记载: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简单讲就是尧并没有主动把帝位禅让给舜,而是舜用自己的手段将尧囚禁了起来,夺取了尧的帝位。

读到这样的历史,您是否更加愿意相信这是人性的真实呢?关于权利,往往有太多说不清的残酷与血腥。这世间哪有什么美好的禅让制?无非都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罢了。

第二个故事是“烽火戏诸侯”

在《史记》中记载了一位西周时期非常著名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做褒姒。按照司马迁的说法,西周的灭亡这个女人似乎有脱不开的关系。因为她媚惑了周幽王,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多次点起烽火狼烟,假称有犬戎外族来犯,搞得带兵前来勤王护驾的诸侯们被耍得团团转,褒姒终于喜笑颜开。以至于最后真的有犬戎来犯的时候,点起狼烟再也没有诸侯来救,西周于是灭亡。这就是《史记》中烽火戏诸侯的大概前后,我们自小也熟知这个故事。

但是,在2008年从清华大学出土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又将《史记》中记载的这段历史给颠覆了。战国时期的历史记载相对肯定更接近周代的历史真相。

这批竹简后来被称为《清华简》,有关先秦史料的一些记载被命名为《系年》。《系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可见,周幽王是西周的亡国之君不假,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只是传说罢了。

第三个故事是“苏秦挂六国相印”

据《史记》的《苏秦列传》记载,勤奋好学的苏秦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进行游说。一开始并不受各国待见,经过多番挫折之后,终于在燕国得到了一展自己巧舌如簧的本事。他向燕文侯陈述了当时燕国所面临的局势利弊,他提醒燕文侯燕国之所以没有被秦国盯上,那是因为有赵国作屏障。所以,苏秦大力游说燕文侯应该结交赵国。于是,燕文侯资助苏秦车马金帛出使赵国,苏秦在赵国得到重用后,又游说其他诸侯国,均得以重用,身挂六国相印,共同抗秦。

关于苏秦的这个历史人物形象,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而被颠覆。这批帛书后来被命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在这部书中存有大量跟苏秦有关的文字,而且这些内容与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苏秦有非常大的出入。

据《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的真实身份其实是燕国的间谍。苏秦一开始的确遭受了许多诸侯国的白眼,直到来到了燕国,他才得遇明主,开始一展抱负。与《史记》的记载不同,他遇到的燕国国君是燕昭王。当他得知燕国惨遭齐国攻击之后,他决定帮助燕国复仇齐国。他利用诸侯国之间的各种矛盾,制造了五国攻齐的机会,成就了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二城的辉煌。后来,苏秦的间谍身份被齐湣王识破,苏秦被车裂而死。

说完这些故事,我们要明白一点,我们能看见的多数历史记载都是后来由成功者写的。我们阅读历史,要保持一个清醒的思考。历史都是人写的,历史也是由人创造的,人性的善恶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


未晓说书


《明史》的作者是张廷玉,按说这部著作在当时的评价很高,但关于孙若微的儿子明英宗的说法就完全是胡说八道。

第一孙若微从小就养在宫中,与太孙青梅竹马感情深厚

有意思的是在电视剧中《大明风华》中,与孙若微相爱相杀的胡善祥。两人生前就不睦,死后却被明史作者安排在了一起,《明史》中排在孙若微的前面一位,真的是逃不过命运的轮回。巧合的是,胡善祥与孙若微都是山东人。应该都长得很漂亮。诚孝皇后,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儿女亲家彭城伯夫人是山东人,而孙若微的父亲孙忠当在正山东永城县任上当父母官。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孙忠的老婆就经常到宫中去闲聊,陪老太太聊一聊家乡的风土人情,建设变化,用来为老太太解闷。仁宗皇后,即大明风华中的太子妃张氏也是山东永城人,可见老太太是多么热爱家乡人。

就在这一来二去的闲话家常中,孙夫人就夹带点私货,经常在老太太和太子妃面前提起自己的宝贝女儿如何漂亮,如何懂事,如何乖巧。老太太一时好奇,就让孙忠带着女儿来给老太太瞧瞧。这一看不要紧,《明史》中明确记载,“孙氏,幼有美色”。说明人家从小就长得很漂亮,加上孙若微是官宦人家出身,在父亲的悉心培养,她应该是知书达理。这样一来,就得到了老太太和太子妃的欢心。从此孙若微常住在宫中陪伴老太太,明朝虽然宫禁森严,但她经常要去太子府看望太子妃,所以她与朱瞻基从小就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所以,他俩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没有必要背叛对方。


第二、孙若微受过最正规的宫廷教育,明白做事底线

胡善祥长的如何,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根据后面太孙朱瞻基在大婚上的表现来说,胡善祥应该长得也很漂亮,起码不比孙若微差。胡善祥的父亲是锦衣卫百户胡荣,锦衣卫在大明朝后期确实是威风八面,张牙舞爪。但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以胡善祥的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远远比不上久居宫中的孙若微。在太孙大婚的时候,朱瞻基居然没有选择从小就青梅竹马的胡善祥为太孙妃,而是选择了以前素未谋面的胡善祥。由此可见,胡善祥应该长得也是楚楚动人。让这位未来的皇帝一见倾心,什么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全都忘到了脑后。这也为后来孙若微处处针对胡善祥埋下了定时炸弹。未来的皇帝朱瞻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性格如何,她全都知道。按照明史的记载,老太太应该就是按照未来皇后的标准,亲自教导这个未来外孙媳妇的。再加上太子妃的言传身教和后宫斗争的耳濡目染,也就为她日后在后宫中呼风唤雨,独享皇帝恩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孙若微从小就受到了最正规的、最传统的宫斗教育,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是她的立身之本。

第三、打破祖制、无故废后是祸乱根源

等到朱瞻基即位后,就是明宣宗。胡善祥就跟着当上了皇后,孙若微则成了贵妃。胡善祥虽然长得不错,但是没有生下皇子,只生下两位公主,加上她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皇帝就慢慢疏远了她。孙若微则顺丰风水地生下了儿子,就是后来的明宣宗。加上孙若微从小熟知皇帝的脾气秉性,加上在后宫中修炼多年的宫斗术终于派上用场,1438年。胡善祥无故被废除,百官惊愕不已。事后,朱瞻基也挺后悔的,说自己那时候年轻不懂事,此朕少年事。而

然而皇帝的疼小老婆举动成了孙若微被诟病的原罪。《明史》中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在册封皇后的时候,有金册和金宝两件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物事。而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孙若微吹了点枕头风,朱瞻基不顾明太祖的祖训,为当时还是贵妃的孙若微也制作了金宝。这个依仗皇帝荣宠,打破祖制的举动,成为了清朝往她身上泼脏水的主要原因。


第四、明朝宫禁森严,基本没有作案机会和能力

而在《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话:妃亦无子,阴取宫人为己子,即英宗也。也就是说,明宣宗的贵妃,孙氏(大明风华中的孙若微原型)自己没有儿子,用阴谋诡计取得了宫女的儿子,就是明英宗。我曾经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明朝的宫禁是非常严格的,其严格程度要远远超过汉朝和唐朝。自皇后以下,所有的宫女吃穿用度,日常开销都必须经过皇帝或者皇后的旨意,在拿到旨意以后,拿到管事太监或女官手里之后,还要去皇帝或皇后那里核实一下,才能批准。更要命的是,自妃嫔以下如果生病的话,也不能由太医进宫诊治,只能根据病症自己去取药,宫禁森严可见一斑。而且,皇帝所有临幸过的女人,从皇后、贵妃到普通宫女都有《起居注》进行记载,无一疏漏。阴取宫人之子”的说法,仅见于《明史》。

明朝的锦衣卫和东厂根系发达,耳聪目明,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没有任何蛛丝马迹。自《明实录》和当时的所有文献中都没有这个说法的对比和参照,就连当时也没有这样的重大绯闻传出。

第五

退一万步讲,就算万一真的由孙太后是“阴取宫人之子”,皇帝对这件事情不可能不知道就算当时为了哄老婆开心,但是继承人的血统问题才是皇帝要首先考虑的。

皇帝也有其他的儿子,干嘛非要让这个来历不明的私生子,朱祁镇(明英宗)继承皇位。郕王朱祁钰(明景宗)也差不到哪去,北京保卫战一样打的有声有色。胡善祥就是因为惹恼了皇帝,加上没有自己的儿子,(只有两个公主)被废黜皇后的位置,由孙(若微)代替当上了皇后。


清朝的史官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利益,往特别受到皇帝宠幸的孙太后身上泼脏水,希望以此来证明大明王朝皇室血脉的非法性和非正统性。是为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这个说法不成立。


析地史学微观


马未都经常说:历史没有真相 只残存一个道理!

确实!没有任何一本史书是可以完全相信的,

史书 毕竟也是人写的, 而历史大多是后世写前世 当朝写前朝!难免会受个人感情及朝廷政治需要的影响!

我觉得读历史有三个必备的因素

第一

存疑不存惑

无论哪本史书 任何史实我们都是可以问一句,也应该问一句真的吗? 这就是存疑!但既然存疑那就应该去客观证明, 而不可凭个人喜好甚至直觉去定论 ,甚至更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人一旦刻意就会很容易犯错 ,要推翻一个说法 往往需要几个甚至十几个证据去证明 否则只会落个一知半解有失偏颇!

第二

证有不证无!

! 读史书我们可以怀疑 驳斥 推翻 只要有证据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唯一不可以的就是 ‘这事儿不可能’或者‘根本不存在’

要知道我们研究历史最主要的两个途径就是 史书和实物!而获得实物的最主要方法 就是考古!即使现在铁证如山的历史事件 ,没准哪天挖出来个墓碑 ,刨出来个竹简 一两句话就把这事儿推翻了! 又没准儿挖出来个夜壶,都可能牵扯出另一段历史!.

第三

看史不听史!

当然这句话不是说不能听别人讲, 相反 要想研究历史必须要多听各家言论 尤其是一些权威大师 各个领域的专家 ,都是必须要多听多问的!但

更重要的是看,因为历史观的形成是需要积累的 但如果只听别人说 而自己不去看 那最后形成的也只能是别人的观念,最后落个萧规曹随就有些可惜了!






府少爷的历史观


史书上记载的内容,肯定有假的。

以大名鼎鼎的《史记》为例,司马迁在高祖本记中,明确的记载了刘邦的亲爹,是一条蛇,还是一条白色的大蛇!同时,刘邦的亲爹还积极响应、现身说法,在多个公开场合多次说明,刘邦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而自己,带的是绿帽子。

这就是史书上的高级黑!

鉴于这种史料,实在是烂得厉害、假得出奇。也让后世的人都知道了,司马迁确实很苦,如何说实话,那是会掉脑袋的。也让汉武帝的暴君形象,昭然若揭。

然后再说说李世民。当李世民在位的时候,他要求看看史官写的材料,看看史官是怎么写自己的。按照制度设计,为了约束皇帝的行为,皇帝本人,是不能看史官怎么写自己的。这个制度,本来就很假,因为皇帝的儿子,可以看到这些材料的,如果不往好处写,皇帝的儿子也不答应。

就这么一个很微弱的约束,李世民也不愿意接受。

他前后找了史官三次,前两次,史官都没答应给他看,到了第三次,终于还是看到了。这段历史被记载下来,也是史官在甩锅。因为给李世民看到的内容,肯定是经过大量修改、美化后的结果。唐朝的史官,也想多活几年,或者是活好一点。

李世民这样做的结果,让满朝文武都大吃一惊,人人都吓坏了,就连魏征这种,以敢于说实话著称的官员,都赶紧写文字,肉麻的吹捧李世民。

魏征撰写的《醴泉铭》,狠狠的吹捧李世民。“说他二十岁就从事统一天下的活动,三十岁便做了亿万百姓的君主,……皇帝舍身以利天下黎民,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为百姓着想,忧国忧民积劳成疾,皮肤和尧帝一样变成了干肉,手脚上的茧子超过了大禹。 李世民功劳高于大舜,勤劳胜过大禹,空前绝后,超过了三皇五帝。……”

皇帝阅罢,高兴得很。

在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干脆就直接说明,本书就是历史经验合集,供统治者借鉴使用,顺便,还附带了中国历史。

尽信书,不如不读书!所有的历史,都可以看作,是写作者眼中(或者是饭碗里)的世界。

特别再补充一点,历史不会指引未来,我们的老祖宗,根本不会从坟头里,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来,给我们指引未来。


圆窗观点


史书上的记载并不一定是真的,但也并非子虚乌有、凭空杜撰。

即使在正史中,时间、地点也不一定就100%地准确,对于事件的描述或表述,也肯定掺杂了记录者的某些有目等个人因素。其中也可能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干预或影响,难免有杜撰、制造之嫌,更何况所谓的野史了。反观从历史中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到显得靠谱得多。那些个人色彩及其强烈的文艺作品就像自历史长河遗落碎片,虽不完整,但起码自它们诞生的年代,因容易引发共鸣,才得以世代相传、流传;并非制度之手笔的编纂。既然史由后入所记,那已逝的风月与尘嚣在时间扑朔的风中,已迷离成遥不可及的不确定以及靠想象与演绎架构而起的亭台楼榭……

就拿《史记》为例

司马迁写《史记》,主要资料来源是他之前的史官记录,这些记录真实不真实是没人知道的,或者说哪部分真实那部分不真实也是没人知道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已经经过了大量的筛选工作,认为记载不实的都不引用,但是肯定不能去伪存真。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真实度应该能高一点,但是也不能说完全真实,因为历史都是由人记载的,记载的历史会受到记载人主观感受的影响,所以有时候基本历史书记载的同一件事情过程或结果不一样。所以《史记》记载的历史并非完全准确。


奉史为师


司马迁的史记是建立在历史遗留下的记载--史书,以及民间的一些传闻,我们叫他为素材,经过大量的考证,分析,推测。才成就了之后的《史记》

但不乏其中有司马的个人思想感情因素在其中,只是说《史记》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全面,也是比较能为众多学人所接受的一部历史记载书籍。

现在很多学者都在对其中的一些记载抱有怀疑态度,其中有些的东西还待后人进一步考证。但是说实话,《史记》真的是一部很伟大的著作。史记里也有事实错误,自相矛盾的。而且有些事件太过久远,有些事情太过深密,到太史公那里,失实也是有可能的。

  司马迁治史的态度本身相当严谨。


战斗大黄蜂


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在四库分类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书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

史书发展

中国西周末年各诸侯国已有历史记载,如晋国之《乘》、郑国之《志》、楚国之《梼杌》、鲁国之《春秋》等,《墨子》里面说墨翟曾见过“百国春秋”。

早期的史书

都是以编年史的形式存在,晋朝太康年间汲冢出土的《竹书纪年》也是编年体。东汉末年,荀悦撰成《汉纪》,开创了编年体的断代史。北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编年体的优点是方便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还避免叙事重复,《资治通鉴》的成功开创了撰写编年史的高潮。陈寅恪曾说:“中国史学莫盛于宋。”。编年体盛行起来,从而产生了纲目体与纪事本末体,梁启超以为:“盖纪传体以人为主,编年体以年为主,而纪事本末体以事为主。夫欲求史迹之原因结果以为鉴往知来之用,非以事为主不可。”

范晔撰著《后汉书》时曾对纪传体和编年体进行过比较。他说:“《春秋》者,文既总略,好失事形,今人拟作,所以为短;纪传体,史班之所变也,网罗一代,事义周悉,适之后学,此焉为优,故继而作之。”张辅根据《史记》、《汉书》字数多寡来评价作者,“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所以认为《史记》优于《汉书》。干宝《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

袁宏谈及写作动机说:“予尝读后汉书,烦秽杂乱,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为《后汉纪》。”袁山松撰写《后汉书》,他总结说:“书之为难也有五:烦而不整,一难也;俗而不典,二难也;书不实录,三难也;赏罚不中,四难也;文不胜质,五难也。”

杜佑推出《通典》后,史书增加了典制体,又衍生了会要体。

章太炎在《中国通史略例》主张以《表》、《典》、《记》、《考纪》、《别录》等五种体例来撰写历史;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主张以《年表》、《载记》、《志略》、《传志》四种体例撰写历史。

梁启超在《新史学》将史籍划分为十种二十三类,即正史(官书、别史)、编年、纪事本末(通体、别体)、政书(通体、别体、小纪)、杂史(综记、琐记、诏令奏议)、传记(通体、别体二)、地志(通体、别体)、学史、史学(理论、事论、杂论)、附庸(考据、注释)等。

史书分类

按真实性分类

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官修的。

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如《东观汉纪》、《东都事略》、《大金国志》以及《通志》等史书都属于别史。由此可见,别史实际上是正史类史籍的重要补充部分,犹正史之别支,所以《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别史类叙》中才有“犹大宗之有别支”的说法。由著名学者创作的,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如《汉晋春秋》。

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它不同于纪、传、表、志等体例齐全的正史,也不同于关系一朝执政的别史。它不受体例限制,博录所闻,虽杂荒疏浅,却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疏漏与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类别。

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民间编写的史书。

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泛指“野史”。

按体例分类

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都以此为典范。又如《汉书》。有个别的正史没有书或者志,比如《三国志》

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现有九部纪事本末体的古籍。

国别体:国别体史书创始于《国语》。国别体史书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分载多国历史。如《战国策》都属于这一类。

按时空分类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

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

按学科分类

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史学史等。

史书未必一定能如实纪录历史,而是收集各地事件,再编集成书。

中国王朝历史的真实性一直受到质疑,被指是统治者的治国工具。

刘知几称之:“自战国以下,辞人属文,皆伪立客主,假相酬答。”

其中有诸多不合理或以神鬼描述的文字,如皇帝未出生便有龙气包围之类。而在当时修书时皇帝必定会对史官加以控制,增加奉承之说话,删除负面事件,如唐太宗的皇位问题。而后代的皇帝亦会对前朝的历史加以篡改,以保证江山正统,清朝的历史则被指是褒扬满族对中国的贡献。

即便在现代,不论资讯如何发达,也常常出现消息被封锁的情况,所以学者认为史书中也有不少虚构成分。



凝祥聚瑞


史书分为两种,一是正史,一曰野史。正史一般指的是26史,是政府也就是官方编纂的。野史是相对正史来说的,一般都是民间编纂的。

所谓历史,都是后世的人写的前世的事情。就拿正史来说,就是后一个朝代写前一个甚至很前一个朝代的事情。更何况,很多史书出于很多政治目的,比如为了突出自己的正统性,会刻意地去编纂史书。这样的情况,历史的真实性就会有折扣了。即便是野史,也会因为作者的情感或者观点有所偏颇,自然也无法做到完全的真实性。

更何况,老早发生的事情,谁能知道真相。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比如说《明史》,是在清朝的时候编纂的,相对于明朝,顺治和康熙都是胜利者,所以就有了书写明史的权利。

负责纂修明史的官员遵照康熙帝为尊者讳的旨意,尽量少记载明朝皇帝的阴暗面。为了掩盖明代皇帝的一些暴虐或昏庸行为,相关官员便把皇帝所犯的错误及责任推到大臣及太监身上,并列名于《明史·奸臣传》,当中的“代罪羊”有胡惟庸、陈瑛、严嵩、周延儒、温体仁、马士英等。

再看《隋史》,李家是因为革命得了杨家的天下,而杨广是因为无道昏庸才会十八路反王诛杀,在写的时候,对杨广就没有一句好话。

其他的也就可想而知了。

史书的政治功用性

很多史书都有其政治功用性。比如孔子修《春秋》,是为了宣化礼教。司马迁写《史记》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其作用是为了服务于帝王。里面的很多观点和事实就有待商榷。

时间太长,无从考证

昨天的事情有时候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虽然古代帝王有起居录,但也还是会有什么事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些编纂者写史书,一写就是几百几千年的事,即便是现在有考古技术,也不一定能把之前的事情说的清楚,更何况也不是只记录皇帝,其他人没有起居录啥的,只能靠推敲推理了。哪里能说的清。

所以,不管野史还是正史都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尽信书不如无书。


疯哥哥l


1:由于年代久远,对古代的事件人物的相关认识,我们只能通过古人遗留下来的记载来获得。

2:秦代开始正史记载的准确性还是很高的,至少在没有其它佐证证明它是假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来相信。

3:而关于先秦史,我们可以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研究它里面的事件人物,毕竟秦始皇焚书以后所有的先秦史料几乎都是靠口口相传得来的,并无史书为证。

4:历代还有许多个人记载的历史和民间的野史这些,我们可以经研究考量后选择性的相信。

5: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不管正史野史有值得怀疑的地方,我们都可以,都应该去求证,去考量。




南公懿


你好,我是眉画张敞,我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史书上的记载,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就像历史界有句行话:“你永远无法达到真实,只能无限地接近它。”


一、哪些东西较为真实?

1.历史人物,特别是有史书记载以来的人物基本是真实的。

2.大的历史事件,比如皇帝登基、战争、叛乱、自然灾害等是真实的,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会比较真实。

3.国家法令、政策、改革措施等。


二、哪些东西不真实?

1.一些不应为当事人之外的人所知的情节。编史者站在上帝视角,用文学色彩较浓的文字进行的描述,往往不够真实,这个在《史记》中表现较为明显。

2.一些年代久远的人物和事件。比如现在争议较大的“夏朝的存在与否”这个问题。另外一些事件的意义和影响不够真实。总之,越久远的历史越不可信。

3.一些较为隐秘或者牵涉到统治阶级的丑闻、统治者名誉、不利于国家统治的历史。三、史书为什么会失实?

1.史书是为统治阶级编写的,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个人编史往往是违法的,所以不利于统治阶级的内容是不允许出现的,或者是改头换面出现的。

2.编史者是有个人感情与好恶。编史者会美化自己喜欢的人物或事件,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物或事件进行丑化,断章取义,甚至颠倒黑白。

3.由于当时通讯和统计等手段不发达。很多史实是根据野史和前人著作编撰的,甚至来源于编史者搜集的轶闻旧事,甚至是传说流言,肯定会导致史书失真。

4.中国历史上的多次焚书和修史对史书的真实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来历史是可以通过互相佐证来接近真相的,但是统治者的焚书,让很多野史、笔记毁掉,让很多不利于统治阶级统治和形象的东西被删除和篡改,让史书更加失实。


总之,“尽信书不如无书”,史书也只能让你了解部分历史的真实。我们也要抱着存疑和考证之心去读史,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你解决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