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英独自带2孩,4年未见林毅夫,两人历经磨难成留美博士归国

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攀爬的。


陈云英独自带2孩,4年未见林毅夫,两人历经磨难成留美博士归国

01

林毅夫同在美国读书的学者左晓磊说:“林毅夫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工作。”

在一片静谧的朗润园里,林毅夫的办公室灯光永远是最明亮的,只要人在北大,他几乎每天都是深夜12点多才回到家。好几次,都是林毅夫的妻子专门跑来催促他,让他早点结束工作,注意休息。

林毅夫的前半生如果说都奉献给了学业,那他的后半生就都奉献给了事业。在一般人眼中,事业好的人往往都不顾家,林毅夫只是顾不上家,但是他有一个心有灵犀的妻子陈云英!两个人相处得非常非常融洽,非常好!而在这之前,两个人却也经历了相隔两岸,多年分隔两地,骨肉分离的日子。


陈云英独自带2孩,4年未见林毅夫,两人历经磨难成留美博士归国

1979 年,27岁的林毅夫从台湾海峡游过来后,就在北大入学,拜读北大经济学系董文俊老师门下!

那会儿因为局势的影响,林毅夫是不仅抛下了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儿子,还有身怀六甲的妻子,远隔千山万水加上通信不便,林毅夫和家人都无法得知对方的消息。

留在台湾的陈云英饱尝无尽的的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困苦,思念之情,育儿之苦,作为妻子,她长期得不到夫婿的丝毫音讯,每天,她的内心都在煎熬,不知生死,不知未来。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陈云英独自带2孩,4年未见林毅夫,两人历经磨难成留美博士归国

两人的心头被深深的思念牵引着。

纵使历尽艰辛,陈云英的心是执着的,她不愿意看见娇儿幼女有缺少父爱的遗憾,她艺人工作支撑着一个家庭,她要考"托福",到异国读书,无论多么辗转,她都要全家团聚在一起。

在北大读了半年多书的林毅夫情绪很低落,也不和人交谈,眼神里总是充满了无助和焦虑。恩师董文俊老师发现,和林毅夫一番交谈后,才得知原来是林毅夫的老婆马上要生二胎了,也不知道近况如何?而他又没有办法再回去。对海岸那头的父母、老婆、孩子,他充满了深深地愧疚感!

后来托董文俊老师的帮助,林毅夫和家人们间接取得了联系。


陈云英独自带2孩,4年未见林毅夫,两人历经磨难成留美博士归国

有一天林毅夫高兴得跳了起来,原来是他的老婆给他寄来了一张他抱着两个孩子的照片。即便陈云英一个人在老家带着两个孩子,还照顾着2位老人,她无怨无悔,并和林毅夫说,我们虽然没有在一起,但是我知道你这一生的抱负和使命,相信不久我们会团聚。

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和理解。

直到1983年,林毅夫在美国留学的第2年,陈云英才带着一双儿女也来到了美国,这是他们在分别4年后的第1次相聚。林毅夫在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之后准备回国工作,陈云英一位妻子在美国的学业还有一年才能完成,林毅夫又转去耶鲁大学做了一年博士后。

陈云英毕业之后,林毅夫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毅然决然的回到了祖国,一家人终于在北京安顿下来。


陈云英独自带2孩,4年未见林毅夫,两人历经磨难成留美博士归国

如今,林毅夫身兼数职,经常过着空中飞人的生活,头天晚上可能在北大做演讲,第二天就去了尼日利亚,他的行程大多都是这样紧凑着。

作为经济学家他要在全世界各地考察调研,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论坛,发表他的学术观点,向世人推荐他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经常是披星戴月昼夜颠倒,林毅夫的一天经常是当两天来过,很多时候他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而他的妻子陈云英,如今也是中国特殊教育的专家,被称为"中国特殊教育第一人"。

尽管两个人已经团聚,却也因为事业,因为理想而聚少离多!夫妻俩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都颇有一番建树,两个人都有同样的追求,尽管在一般家庭看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是两个人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陈云英说,她与林毅夫结婚30多年来,双方虽各有忙碌的工作,但都非常珍视拥有的这份幸福。他们多年来形成了一种惯例,双方不论谁到外地出差,回来的当天一定要把时间留给家里人,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受“独处”的乐趣。

为了珍惜这有限的“独处时光”,家里还有了个“特殊”习惯,就是全家人经常会一起躺在同一张床上聊天。随着孩子们长大、结婚生子,家里人越来越多了,原来的床已躺不下了,就两张床拼着使用。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林毅夫和陈云英就是用深度去鉴证了他们这一生的价值!


更多文章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