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玩舌頭的真正原因 不容忽視 請耐心看完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關注

牛玩舌頭的真正原因 不容忽視 請耐心看完 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關注

牛玩舌頭可能是因為什麼呢?

1 正常舔食牛的舌頭長且靈活,能從自己本身的犬齒和臼齒之間伸出口外,又因為牛是反芻動物,吃進肚裡的飼料會返到自己嘴裡繼續咀嚼,這時候牛的嘴裡、嘴唇和鼻鏡上就會有各種殘渣和異物,所以,牛就會用舌頭清理殘渣、異物。

2 牛舌根部有異物當牛在吃秸稈、豆莢等比較硬的粗飼料時,舌頭的根部有可能會被刺破,也會出現牛玩舌頭的情況。

3缺乏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這個大家常說的牛舌頭的原因,飼料中缺少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幼齡牛犢,非常容易出現玩舌頭的現象,久而久之牛便會形成不良癖好,平時一直把舌頭吐出來玩耍或舔食異物。

4 牛巴氏桿菌病(浮腫型)牛巴氏桿菌病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急性敗血型、浮腫型及肺炎型三個類型,有時會多個類型一起出現,其中急性敗血型、肺炎型最為常見,因此,大家一談到本病想到的便是高燒、敗血症、肺炎等症狀,便忽略了牛玩舌頭。牛巴氏桿菌病浮腫型除了有高燒、精神沉鬱、反應遲鈍、肌肉震顫、可視粘膜潮紅、食慾廢絕、反芻停止等一系列全身症狀外,還會有頜下、喉部腫脹,嚴重時會蔓延至頸部、腹胸及四肢等部位,部分患牛的舌頭因腫脹而身處齒外,不停擺動,呈暗紅色。

5 李氏桿菌病(神經型)牛李氏桿菌病是由李氏桿菌引起的牛散發性疾病,以腦膜炎、敗血症、母牛流產及中樞神經機能障礙為主要特徵,這種病可能有些養牛戶並不常見,那為何出現吐舌的現象呢?患牛初期會有食慾廢絕、精神沉鬱、呆立、反應遲鈍、低熱、低頭垂耳、流涎、流鼻涕、流眼淚等表現。隨著病情的發展則會逐漸出現神經症狀,頭頸一側麻痺和咬合肌麻痺,沿頭的方向做轉圈運動,遇到障礙物則低頭站立,頸部僵硬,部分患牛會有角弓反張的表現,舌和咽部同樣會出現嚴重麻痺,水和飼料均不能嚥下,部分患牛的舌頭伸出後由於麻痺而不能收回,便長時間露在外面。

6 放線菌病(木舌病)牛放線菌病是一種多菌性的非接觸性慢性傳染病,中獸醫將其稱之為“木舌病”,其特徵為頭、頸、頜下和舌頭髮生放線菌腫。本病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多呈散發性和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2~5歲成年牛多發。放線菌主要侵害牛下頜骨,其發病十分緩慢,牛感染放線菌病最少也要1~2個月才會有明顯症狀,慢者甚至要6~18個月才會出現小腫塊。頜下、頭部及頸部等部位出現腫塊後以疼痛為主,有時破潰形成瘻管,流出膿汁,長期不愈。舌咽部位會出現急性腫脹,舌頭僵硬腫大形成“木舌”,流涎,咀嚼、吞嚥、呼吸困難,嚴重時舌頭伸出口外難以收回。通過以上的介紹,您還敢小看牛玩舌頭嗎?所以,當牛出現玩舌頭的現象時:先觀察下有沒有其他症狀出現,如果沒有其他併發症,就要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或在牛羊圈內掛舔磚,讓牛羊自由舔食。如果出現其他症狀,如像巴氏桿菌病、李氏桿菌病、放線菌病出現的症狀,要及時治療。巴氏桿菌病:可選擇恩諾沙星、硫酸卡那黴素、硫酸鏈黴素、頭孢噻呋鈉等藥物進行對症治療。李氏桿菌病:及時隔離、全群消毒,並對病牛進行對症治療,常用的藥物有青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藥物等,發病初期治療起來比較容易,可到中後期出現神經症狀時治療難度往往較大。防線菌病:防治皮膚、粘膜創傷,可有效預防牛放線菌的發生。患牛可服用碘化鉀進行治療,亦可採用青黴素、鏈黴素在患處分點注射,亦可採用對患處烙燙的方法進行治療。但是無論哪種病,均應該以預防為主,平時加強飼養管理,避免各種應激,定期注射疫苗。所以說,養殖無小事,牛玩舌頭看起來這麼無關緊要的事,背後也可能隱藏著健康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