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智:回顧2019,我們過得很充實,走得很堅定

在3月8日召開的宜陽縣2020年三級幹部會議暨農村工作、脫貧攻堅推進會議上,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漢智在回顧總結過去一年工作時說,回顧2019,我們過得很充實,走得很堅定。

張漢智:回顧2019,我們過得很充實,走得很堅定


張漢智說,過去的一年,是宜陽人民備受鼓舞、幹勁倍增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河南視察,為河南發展指路領航;省委王國生書記蒞宜調研指導,為宜陽發展定盤明徑;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省委、市委全會相繼召開,為宜陽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南,帶來了重大機遇。一年來,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建設高質量“富美宜陽”總目標,攻堅克難、爬坡過坎,在實幹中創造了更多經驗和智慧,在奮鬥中收穫了更多自信和勇氣,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穩中有進、轉型加快、質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

算一算收入,我們實現了“兩個跑贏”:新形勢新常態下,全縣上下以敢於擔當的精氣神、善於擔當的真功夫,在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實現了發展逆勢上揚。一是主要指標增速全面跑贏省、市平均水平。預計全年生產總值將持續突破300億元、達到330億元,增長9.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1%,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9%。發展質量持續向好,全縣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3.9億元,增長8.5%;其中稅收收入10億元,稅佔比達72.6%,縣域經濟發展交出了出彩的成績單。二是居民收入增速全面跑贏GDP增速。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5%和10%,分別高於GDP增速0.4和0.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看一看變化,我們擦亮了“三大名片”:一是打造了生態富集的宜居之城。聚焦做好“四篇文章”,著力下好“繡花功夫”,堅持“一帶兩翼四區一網”發展戰略,打造了錦屏山地質公園、香鹿山森林公園兩大“城市綠肺”,讓城市走進森林,讓綠意擁抱城市;堅持路修到哪裡,綠化就跟到哪裡,按照國道、高速、快速100米,省道50米,縣鄉公路30米、12米的綠化寬度要求,大力推進綠廊建設,縣域2800公里交通路網綠意盎然,真正讓群眾出門能見綠;持續實施“1518”生態水系工程,投資36億元高標準打造了洛河65公里生態景觀帶,7個人工湖、3條水街點綴城中,打造了城市間的“小橋流水人家”。通過推動生態優質富集,我們的中心城區商住地每畝不低於120萬元,最高價已達151萬/畝,實現了翻番增長。土地出讓收益創歷史新高,達到16.34億元。房地產行業實現稅收4.25億元,增長93%,佔稅收收入的42.5%,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二是打造了內外兼修的品質之城。自2015年以來,宜陽城市建設經歷了北延南擴、東進西拓、提質發展的城鎮化進程,實現了新安虎線連接東西、錦龍大道貫穿南北,11座大橋橫跨洛河;久久為功搞好南環路區域綜合整治,著力喚醒老工業風情記憶,成為了宜陽的“網紅道路”;縣體育中心、戶外運動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婚慶主題園等地標性建築異彩紛呈,幸福樹、巨幕屏、鳳凰飛、燕歸巢等城市新亮點妝點南北,64處生態遊園星羅棋佈,全力打造“水在城中、城在園中、樓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園林城市。三是打造了城鄉共榮的幸福之城。以“十鎮百村”為抓手,建成了花果山旅遊小鎮、上觀桃緣小鎮、三鄉漢唐古鎮、蓮莊文旅小鎮,鹽鎮、韓城商貿重鎮等8箇中心鎮特色鎮,形成了鄉鎮競相出彩的發展格局。統籌城鄉發展,堅持全域共建,大力發展鄉村經濟,建成了10個市級示範村和30個縣級示範村。在推進過程中,我們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借鑑、可推廣的寶貴經驗。比如:留村的三治融合產業園、喬莊變“幹部幹、群眾看”為“帶動群眾一起幹”;比如:我們堅持“大不動、小修改、巧借勢”和“修舊如舊、量入為出”的工作原則,打造了河下的“現代中式風”、趙老屯的“豫西民居風”、陳宅的“徽派建築風”、郭坪的“生態村落風”等等;比如:蓮莊村深挖邦瑞文化,走出了生態立村、旅遊興村和文化名村之路。坡底村聚焦趙保紅色文化,留住紅色記憶,增加了紅色資源的影響力和感染力。養馬村突出農耕文化,挖掘整理三國曆史典故,打造了豫西農耕田園,讓示範村建設更有文化底蘊,更有歷史深度。

數一數榮譽,我們獲得了“多項殊榮”。順利通過省級文明城市創建驗收,“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中華詩詞之鄉”等殊榮紛至沓來,2019年以來在歷次重點項目考評中均位居首位;我縣先後在城建、水利、農村等全市重點會議上作了典型發言,目前,全縣累計榮獲省級以上榮譽達26項,宜陽發展的底氣更足、勢頭更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