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大名将都有谁?他们的功勋有哪些?

醉生梦死197026643


在战国长达两百多年的战火风云中,可谓名将如云,群星璀璨。

从魏国开始变法,就诞生了全能的战神吴起,到商鞅在秦国变法,富国强兵,打造了一支六国谈之色变的强大秦军,再到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以后,锻造了一支天下劲旅。

在那个炫目的时代,每一个国家都产生了卓越的将领。

一般认为,战国四大名将是白起,李牧,廉颇和王翦,但在我看来,还应该加上一位吴起,姑且称之为战国五大名将。

第一名,吴起,堪称全能战神。

吴起在这五人中非常特别,人生经历非常丰富,能力最位全面,他不是能领兵打仗,更可以变法和管理国家,是一位实实在在的全才!

吴起出生于卫国,后效力于鲁国、魏国和楚国。

他属于典型的“你给我一丝阳光,我还你一片灿烂””,只要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君能够重用他,他就可以让这个国家迅速的富国强兵,攻城掠地。

他在魏国时,打造了一支堪称当时地表最强的魏武卒,同时,把河西之地经营得固若金汤。

他率领5万魏武卒就大胜秦国50万军队,导致秦国几十年不敢往东边前进一步,可谓奇迹!

吴起离开魏国来到楚国以后,又迅速让楚国崛起成为一个超级强国。

一向战斗力不强的楚军,战斗力瞬间达到了历史顶峰。

尽管因为楚悼王去世,吴起的改革和变法功败垂成。但是吴起就像战国时期一颗最璀璨的流星,他的光芒,举世无双。

第二,白起,秦国的杀神。

说起白起,大家首先会想到一个词叫做人屠。

确实,他留给后世最深的印象和标签就是杀人机器。

在白起的率领下,秦军铁蹄所至,寸草不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虽然人屠这个词很残忍,但也客观表现了白起伟大的军事才能和战绩。

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不得不承认,白起是战国时期无可匹敌的战神,六国在他的蹂躏下,几乎没有抵抗之力。

他最经典的一战就是长平之战,他一举击破赵军,坑杀赵国有生力量40万人,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所以在武力值和消灭敌人的数量上,白起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

第三,王翦,秦朝第一开国功臣。

按照秦朝开国功臣排名的话,王翦功劳最大,他最伟大的一战就是灭楚之战,他带领五六十万秦军。倾国而下,和楚军项燕进行了一次大决战,最终击破楚军,楚国就此灭亡。

所以,王减是属于灭国战当中,进行大决战的统帅。

第四,廉颇,廉颇是战国第一防守大将,也是赵国最后的屏障。

廉颇统率军队防守力之强,就算是白起也没有太多办法。

长平之战,赵军为何会败?

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赵王昏庸,用赵括代替的廉颇,导致赵军放弃防守,主动进攻,被白起包围歼灭。

第五,李牧,李牧是赵国在北方抵抗匈奴的伟大将领,可谓是赵国的长城。

面对秦国的攻势,虽然李牧和廉颇一直处于防守,他们没有白起那样一种吞并天下的气势,但是在赵国国力相对衰弱很多的情况下,李牧依然可以阻挡秦国战车,并且还能够打出伟大的反击战,更显示出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李牧率领的赵军与秦军交战,五战三胜,在战国末年秦军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的时代,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啊!

可惜的是,李牧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被秦国离间的赵王刀下,赵国自毁长城,李牧死后,赵国迅速灭亡。

总结一下,

如果单纯论战斗力,白起应该是第一。

如果从秦朝建立的功劳角度,王翦功劳最大。

论防守能力,廉颇当仁不让。

论悲剧色彩,李牧最让人惋惜。

论综合能力,包括变法管理和军事训练和指挥能力,吴起排在第一。






熊爸爸讲历史


战国时期,名将辈出。金戈战马的沙场豪情,中华英雄的铮铮铁骨,在功成名就之后虽然有的能够全身而退,但有的却没有落得一个好下场。容我简单说一下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四位名将。

一、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

二、廉颇

一位瑕不掩瑜的历史人物。“廉颇者,赵之良将也。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史记》里如是评价廉颇。名将廉颇的整个人生跟其他的名将一样也带着悲壮的色彩,廉颇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他为赵国效力,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纵观他的整个人生,他在早期是相当辉煌的,而到了晚期,他的处境甚至可以说称得上叫做凄凉。

三、白起

白起,芈姓,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春秋时期楚君僭称王,大夫、县令僭称公,白起为白公胜之后,故又称公孙起。白起号称“人屠”。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长平之战坑杀赵军40万、攻楚三次,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司马迁曾言:“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南拔鄢郢,北摧长平,遂围邯郸,武安为率。”白起一生杀敌无数,然终被秦昭王赐死,惜哉、痛哉。

四、王翦

王翦一生战绩虽然比不上白起那么显赫,他属于大器晚成,帮助秦始皇平定六国,功高震主,却能够得以善终,终究是因为他过人的政治头脑,他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善于揣摩帝王之术得以善终。司马迁评之谓:“王氏、蒙氏功为多,名施于后世。”“王翦为秦将,夷六国,当是时,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然不能辅秦建德,固其根本,偷合取容,以至筊身。 ”






走在鹿鸣湖畔


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