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怎样种才合适?

老农民


大蒜是我们日常生活炒菜中常用配菜,可以使炒出来的菜更加美味,那么大蒜该怎样种植呢。

1.大蒜的品种

大蒜性喜冷凉气候,冬季适宜栽培。大蒜通常有肉蒜和骨蒜两大类。肉蒜能抽薹、迟熟,骨蒜早熟、不易抽薹。南方栽培的大蒜,以收获蒜苗(青蒜)和鳞茎为主要目的,肉蒜则兼收蒜墓食用。主要栽培的品种有玉林大蒜和全州肉蒜。

①玉林大蒜:叶片浓灰绿色,质厚而软,假茎较软。鳞茎略呈扁圆形,由2~3层蒜瓣组成。蒜瓣基部微红色,一般有12~20瓣,排列不大整齐。植株生长势强,抗病、产量高、早熟、耐肥、耐寒,辣味浓。蒜苗或鳞茎的食用品质都很好。每亩产蒜苗1500~2000千克或蒜头500~600千克。

②全州肉蒜:叶片半下垂,浓黄绿色,假茎白色。鳞茎芽白色,蒜瓣大,每个鳞茎有蒜瓣6~10个。栽种后2个月可陆续收蒜苗食用。收蒜墓者,约150天收获。收鳞茎者270~280天收获。全州肉蒜茎叶柔钦,风味浓郁,耐寒耐湿,生长势旺,产量高。

此外,大蒜的品种还有芽金子、嘉定大蒜、无墓大蒜、江西干枯种等。

2.大蒜对环境的要求

土壤:大蒜的根系一般分布较浅,根的吸肥吸水能力较弱,以含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砂质壤土较为适宜。砂土大蒜辣味浓;粘重土辣味淡。应适当深耕,避免连作。

温度:大蒜耐寒能力较强,蒜瓣在3~5℃时可发芽,最适温度为20℃,植株生长的适温为12~16℃,鳞茎形成要求16~20℃C。大蒜的幼苗期和蒜头的生长期喜湿润,不耐热,入夏后随气温升高,叶即枯萎,鳞茎进入休眠期。

水分:大蒜根系分布较浅,分布范围小,几乎没有根毛,吸收水分能力弱,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尤其是蒜苗生长时期,要经常灌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大蒜的种植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耕翻晒垡,耙碎整平,每亩施基肥2500~3000千克,以既肥为主,配以垃圾、草木灰等,若能施鸡、鸭等家禽粪更好。将基肥与泥土充分混合,即可开沟起畦,畦宽1.3~1.7米。起畦后即可开沟种植。采收青蒜者,生长期较短,宜密植;收蒜头者生长期长,宜疏植。以收青蒜为目的栽培的,株距5厘米左右,行距14厘米左右,每亩播10万苗左右,用种量250~350千克;作收蒜头栽培的,按行距20厘米开种植沟,株距14厘米,每亩种3.2万苗左右,用种量约120千克。种植深度掌握在蒜瓣插入土中、微露尖端为宜,然后覆以2厘米厚的细土,再用稻草覆盖,每亩施稀人粪水1000~1500千克。

4.种植大蒜的追肥和灌溉

大蒜出苗后,随着叶的生长,吸肥量增加。采收青蒜者,本年内即开始采收,对氮素需求量大,当苗出3~5厘米时,要开始追肥,以氮肥为主,可施粪肥。在青蒜生长期间,要追肥2~3次,促进地上部分的生长,一般每次施人粪水1500千克。采收蒜头者,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3~5厘米时施1次人粪尿。越冬前再追肥1次,使幼苗生长健壮,提高抗性。开春后,是大蒜植株生长的旺盛期,需肥量增加,要施1次重肥,并配合一定的磷、钾肥施下。蒜头膨大后,不宜施用过浓的粪肥,以免引起腐烂。总之,在大蒜生长过程中有两个主要施肥时期,一个是催苗肥,促进蒜叶的生长;另一个是催头肥,促进鳞茎的膨大。

大蒜生长所需要的水分一般在追肥时结合浇水或灌水供给。越冬前施粪肥,结合灌水保持土壤润湿;开春后,鳞茎开始膨大,需水量增加,遇旱要浇水;如遇阴雨天,要注意排水,避免因土壤过湿而使蒜瓣松散,不耐贮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