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當初美國不顧全民反對,拒絕到手的300億隻為換回78名戰犯?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戰鬥規模最廣的一次戰爭,其牽扯到國家數量之多,戰火面積之廣,以及涉及到的戰爭經費開銷都是“鉅額”。坦克飛機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是在二戰中被首次運用到戰爭中。這場戰爭全球有20億人口都被捲入,傷亡更是高達9000萬人。

無論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都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很多人說,二戰這場戰爭沒有真正的贏家,但事實上,有一個國家卻悶聲發了大財,靠著出口武器裝備大撈了一筆,在戰後綜合國力直接超越了英國,法國等歐洲老牌勁旅,成為當時世界第一的超級大國,想必大家也知道是哪個國家了,對,就是美國。

為何當初美國不顧全民反對,拒絕到手的300億隻為換回78名戰犯?

需要承認的是美國當時確實是一個年輕而且強大的國家,但是在二戰前,美國與英國,法國等老牌歐洲國家,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美國卻成功逆襲,一躍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國家。

我們都知道,美國在二戰初期並沒有直接參與,一直採取中立態度,但是這個中立卻得打引號——因為他在戰爭開始後,便大肆向戰爭國家推銷自己的武器裝備和其他戰略資源。我們熟悉歷史的都知道,“戰爭財”是最好發的。而美國一系列操作下來之後,把自家的荷包口袋裝的滿滿的。

但是事情隨著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改變,這也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此後美國對日宣戰,正式參與到戰爭中來,並且不久後在日本廣島和長崎丟下了兩顆原子彈。

為何當初美國不顧全民反對,拒絕到手的300億隻為換回78名戰犯?

美國在對日宣戰後,加大了對反法西斯國家的經濟軍事援助,在戰爭末期也促進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兩顆原子彈扭轉戰局,1945年5月,德軍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同年8月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9月,二戰結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作為軸心國的頭子,不僅面臨各種制裁,還要承擔各國鉅額的戰爭賠款,僅僅蘇聯就向德國提出100億美金的賠償,並且在軍工業,德國也受到了非常嚴厲的限制,國內80%的重工業設備和軍工設備均被蘇聯"沒收"。

為何當初美國不顧全民反對,拒絕到手的300億隻為換回78名戰犯?

當時德國本來是需要賠償美國300億戰爭賠償款的,但美國卻拒絕了這300億賠償款,反而主動釋放78名德國戰犯,當時可謂是舉國抗議,國內反對聲一片。可時間推遲50年後到了今天,才知道美國這麼做的原因何在。

美國當時為什麼要拒絕這300億賠款呢?原因之一是美國本身也不差錢兒,另外更重要的是,美國非常“狡猾”,他本來就屬於人口多元化國家,最初由於戰爭人口一直不多,自身也非常注重科技的發展,所以他就瞄上了德國那些無形資產,比如專利權,設備的設計圖紙,還有被點名的78位被列入戰犯的德國頂級科學家。

為何當初美國不顧全民反對,拒絕到手的300億隻為換回78名戰犯?

這些專家到了美國之後,得到了美國方面高度的重視,各個專家在各自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從而使美國的科技水平呈幾何倍數增長,各種武器裝備軍工設施也領先世界各國十幾年或幾十年,最後硬生生的把蘇聯拖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