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焚書坑儒”背後的祕密

嬴政在在統一之後面對著另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將來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統一起來。

政治體制改革

改革成為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的首要任務。

嬴政首先從體制改革入手,在全國建立郡縣制,將全國分為36郡。郡下設縣。郡、縣二級的行政長官均由皇帝直接任命;郡縣制的建立,打破了以宗法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分封制,確保了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郡縣制的改革離不開丞相李斯的幫助。

秦朝並不強調儀式和傳統,相反他們在意法律知識的重要性。秦朝的法律以苛刻著稱,它嚴格規定著平民百姓一點一滴的生活,誰要是違反必將承受殘酷的處罰。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親自頒佈統一度量衡的命令,改變了戰國以來度量衡的混亂局面,長度,容積,重量都有了統一的標準,方便了人們進行商品買賣和徵收稅金。

《史記.秦始皇本紀》

車同軌,書同文字。


秦始皇“焚書坑儒”背後的秘密


秦始皇“焚書坑儒”背後的秘密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自己使用自己的貨幣,秦滅六國後,始皇下令廢除原各國的舊幣,統一貨幣為“秦半兩”

在秦始皇嬴政看來文字是思想和文化的傳播者,如果文字不能統一,那麼所謂的“大一統”便形同虛設。

文字的影響非常強大,談到中國歷史歷來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文字是分不開的。

那麼在立下如此豐功偉績的情況下,始皇在過去兩千多年來被稱為“暴君”,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秦始皇“焚書坑儒”背後的秘密

公元前213年,就在實現統一後的第八年,數萬書籍被丟棄在火海之中。次年,又發生了“活埋儒生”的事件。在秦始皇實行統一政策的過程中,有些官員反對當時實行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然而歷史的真相是並不是所有的書籍都被焚燬,宮內圖書館藏供博士們研究的儒生,其它學派著作,有關農耕,技術,還有天文類書籍均不在焚燬之列,焚書的第二年又發生了“坑儒”事件。


秦始皇“焚書坑儒”背後的秘密

根據漢書記載有460名博士被秦始皇坑殺,但事情的內幕究竟是怎樣的呢?

出現“坑儒”這個詞,是西漢時期才被人補到文獻上的,大概從漢朝以後的朝代,對秦朝的記錄充斥著一定的偏見,對秦始皇的記載,是從漢朝《史記》才開始記錄的,漢朝又是推翻秦朝的主角。因此,它對於秦始皇的描寫多少會有些偏見。

秦始皇憑藉出色的政治頭腦和超凡的領導能力,結束了自春秋以來500多年的混戰局面,他建立了天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秦始皇在歷史的長河中是“暴君”,還是英明帝王,我們不過多評論,但是秦始皇對於中國2000多年的歷史發展是不可磨滅的!


秦始皇“焚書坑儒”背後的秘密

秦始皇母親 趙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