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单位的财务,领导要我报销他去旅游的费用,给报吗?

用户73444662241


我是单位的财务,领导要我报销他去旅游的费用,给报吗?

建议是:国有的严禁,财务人员也会承担相应责任,私有虽然不在“八项规定”范围,但也应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避免公私不分、管理混乱。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懂规定

“八项规定”适用于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本条例执行。如中外合资企业具有国有资产成分性质的,必须参照执行。

涉及国有的都包含在内。

二、踢皮球

你的领导是什么领导,无论是分管领导还是负责人,都应该清楚相关制度或规定;你判定那是旅游费,是按出具发票的经济实质,既然是旅游,按规定严禁;你公司总有内控吧,你领导的报销谁来审批,审批人也是领导或法人吧,他一看发票是旅游费或者游玩的门票之类,他能同意么?所以把这个问题抛出去,结果反馈一下就没问题了,或者告诉你的领导这个手续可能找某个领导去审批一下的,本来代领导去找另外领导审批就不合适。

三、财务人员的职责

财务岗位的职责有很多,但监督和管理的职能越来越被需要和重视。作为公司的领导,有些具体的政策、制度、规定、细则等并一定清楚,更不能理解到位,你除了宣导这种规定,还要提供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意见和建议。如果你知道相关规定,遇到这种事情,只想着会不会得罪领导,不给领导面子,而不去提醒、劝解,那你违背了职业道德不说,而且还变成一个不称职的工作人员。一旦出现问题,也可能会成为替罪羊,反过来说,你提醒了领导,领导一般不会心有余悸,反而会觉得你称职、可靠,还会谢谢你。

总之,身为财务人员,一是遵守职业道德,二是做好内控,三是积极发挥财务岗位的监督和管理职能。


左手总监孔甲己


毕业后实习了一段时间,我就应聘到了一家公司当会计。有一天,经理拿来一万元的发票,让给他报销了。我说:“这个单子不符合公司的支出,不能报的。”他说:“会计我见得多了,你怎么这么死心眼儿呢?账都是人做的,你难道不懂吗?”

我爸爸就是老会计,他常给我说:“做会计要一码归一码,来不得半点儿糊涂账。人在做,天在看啊!”我对经理说:“我不能做假账,拿着工司发的工资,我要对公司负责!””经理楞楞的盯了我一会儿,就气乎乎的说:“你明天别来了,没见过这么不知趣的会计!”

我感到很懊恼,刚刚开始做会计,就给公司开了,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做这一行呢?爸爸说:“闺女你记着,人若所行的是正道,就会吸引来好事!”会有什么好事呢,爸这是在给我开心吧!我正在思想要不要再去别的公司应聘会计,忽然接到那经理的电话,他说还有些事情没说清楚,让我去公司一趟。

看到经理笑盈盈和蔼可亲的样子,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拿出一个单子给我:“看看吧!这是总部的决定,不要拒绝喽!”我打开单子,只见上面写着,“你能坚守原则,这正是公司所看重的品质;公司决定录用你,薪水由原来的每月五千元上涨为每月六千元。”

我懵懵的,好像是在做梦,有点儿不敢相信。难道真是应了爸说的:好品行吸引好运气,梧桐引来了金凤凰!我掐了掐胳膊,才证实了这不是梦,是真的交了好运啊!


一蝶咏


给你讲一个故事。

小美是一个公司的财务人员,这个公司不大,就两百人的样子,财务部一共就三个人,一个领导,她和另外一个职员,有一次,公司一个职级比较高的领导,业务部门的老大,同时也是老板的亲戚,找他报销费用,可是一看发票就不对劲,明显是五一节出去度假的费用,当时她就说这个不能报销,然后那领导直接说,老板知道这事,有事我担着,你按照办就是了。

遇到这种情况,她也很无奈,跑去请示她领导,然而领导就回了句,你自己看着办吧,最后无奈之下,她只能给报销处理了。

过了一个月,老板知道了,喊财务领导去问话,然后这事都是小美做的决定,她不知情,公司老板直接让小美走人,小美又是比较内向和忍气吞声的人,直接气哭了,无奈之下辞了职。

题主,你看完之后有啥感想?我想答案你心中有数了吧。



职场大杂烩


我在私企做过十多年的财务,后因为带孩子辞职了,我经常遇到这样的事,一般我都会拿着发票去找管财务的领导签字,或叫报销人自己拿去找领导签完字我再给报销,只要领导同意报销的,即使报销人持有的发票不符合规定我也会想办法把它变成能报销的发票(我这样说估计有人朝我扔搬砖了)。你上面有财务总监或领导的签字风险会小很多。个人经历,不喜勿喷。祝各位财务人工作顺利。


用户537645582652


财务人员必须遵守财务制度,按财务制度办事,好好跟领导解释,财务制度的规定,作为领导会理解的。再说,领导报销费用,要请财务总监签字审核,才会到会计人员处入帐的。



江山芳芳


作为一个财务人员,要实事求是,不要听风是雨。领导报销费用,你怎么看出是旅游的费用,是领导给你说的,还是票据上写着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比如,一张就餐发票,可以是业务招待费,也可以解释是加班就餐费用,也可以是工作餐,不能一看到餐饮票就说是接待费。有些支出的性质,从票据记载的内容上无法确认,需要经办人员明确,也需要其他材料佐证。

财务部门是一个机构的重要支撑部门。它不是纪检监察部门,也不是审计财政部门,没有监督单位领导的义务。毋容置疑,它是为包括负责人在内的全体职工服务的。一定要定位好自己的位置。

领导的各项支出,一般都是委托办公室主任、驾驶员、秘书办理的。财务部门需要向报销人员说明报销所需资料,如是外出公务考察,除了各类支出发票外,需要填写公务出行申请单加以佐证。

退一步说,如果确实是旅游费用,要提醒报销人员的廉政风险,本着对领导和同事负责的精神,应明确建议不要报销,不值得冒险;一般情况下报销人员会听取采纳财务部门建议。如果决议报销,则可以服从。财务人员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参与出谋划策,不参与寻找替换票据。


农夫三拳哦


明显违规可以拒绝报销,这是原则但这样做估计你就没了工作。领导出去旅游你确定吗?如果确定了,你也可以给报销,但是要跟领导说下你的态度和原则,领导真报销了,你当时也是顶不住,也可以向上级举报。

用公款旅游是明显的领导干部违规违纪行为,这种行为是党纪国法所不容的。你单位领导干部旅游报销原因是什么需要有关部门调查核实,有些情况你不一定很清楚。也许是签合同,为单位搞个大项目,不管咋说,事情要搞清楚,不能让个别领导顶风作案,又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党纪国法在那里,违法必究,违纪必查。


夏日之冰1


财务人员常常都会碰到一些两难的问题,做,可能过不了自己那关,不做,可能过不了上级那关。

此题中的情况一般是不太会发生的,通常领导应该是知道界限在那里,一般叫你报的,可能是“学习”、“考察”、“培训”、“业务”相关的费用。

1. 如果确是不能报销,委婉地拒绝。

作为财务,要维护好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如果经过发票查验,发现确实是制度不允许报销的,比如自己出去旅游的、家里开销的费用。那把这些票整理好,找个机会跟领导谈一谈。跟领导解释下财务的制度,同时也说明这些票不能报销的原因。解释清楚了,对方一般都不会要求你继续报销的。不用担心所谓的工作还有没有,领导会不会为难你之类的问题,只要处理问题的方式和过程是恰当的,结果也必然是可控的。

当然,有时候可能确实有个别的人,就是对制度不屑一顾。那么这个时候你自己费点周折,想办法拒绝,但也尽量保全自己。如果有上级的,这个问题可以让你的上级去协调,没有上级的,那么来报销的领导应该先要得到他的上级的批复,他的上级是什么态度?同意了么?倘若自上而下都不清楚这些政策,那么可能是财务部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还不到位,可以考虑做做财务培训,让他们都清楚了解。三令五申不能做的事情,相信也没有哪个领导主动还要去做的。

2. 如果是费用描述不当,那么正常报销。

如果经过查验,是正常的可以报销的费用,会议、餐饮等,只是因为描述不当,那么稍作修改之后,即可正常入账了。

因此,个人的建议是财务人员要用合理的方法来守住底线,不能报的就不给报,但是用什么方法,可能需要仔细斟酌。

以上财会小童观点, 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财会小童


谢谢。

作为"一个单位的财务人员","领导要求给他报销旅游的费用,该报吗"?这是一个非常明确与有原则性的问题,但又是一个非常纠结与为难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单位的财务人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特别是上级下发的有关"出差人员"的报销实施细则,更有详细的"分类报铕"标准,本单位也有具体的"财会人员制度"与"出差人员报销审批签字制度"。如果一个财务人员不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尤其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度要求,工作职责的"坚守底线"与工作岗位的"坚持原则"。这样"执掌控财"又含糊不清的"财务管理者",既是怂恿"犯规"乃至犯罪,又是"执法犯法"承担责任的"当事者"。因此,单位领导要求报销自己的旅游费用,作为财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财会制度"履行职责,作为单位领导一定是"单位制度"的审批人与"单位制约"的践行者。特别是"旅游出差的报销"更是有严格的规定与详实的细则,该报的理所应当,不该报的谁也不能"触碰法律法规底线"。


喜建国


楼主您能来问这个问题,估计不那么讨领导的欢心吧。我猜的对不?


遇到过一位财务同事,很不错的小伙子,做事认真,任劳任怨。财务领导也挺看重他。但有一次,在关于科目的一件小事上,小伙子特别坚持“原则”,非坚持他是最对的,一定要按照他的想法设置。

后来,财务领导就很“语重心长”地教育他:做财务要严谨,要有原则和底线。但是,不是说所有事情上都必须“认死理”,那就变成顽固了,该“圆滑”的时候还是要“圆滑”一点。


楼主的问题,或者可以分两种情况来看。

如果领导就是公司大BOSS,一切他说了算,那当然是要报咯。你要想的是,怎样让这笔报销变得合理。用什么名目有最小的税务风险,要交的税最少。为此需要再准备写什么材料才辅助证实业务的真实性。

就说旅游费用,我以前去过一家旅行社,他们是专门做大公司的会议接待的,名义上的一次会议服务,背后可能全是旅游,根本就没有会议,或者1天的时间有会议,4天时间都是在旅游。

领导的费用若是比较高,那也可以提前考虑这种形式咯,期间安排一次商务活动,然后剩下时间就可以自由行了。


如果领导只是领导,他只是要借此占些公司的小便宜,那楼主还是先按照财务制度来吧,财务制度规定该如何就如何。我觉得这是财务的底线,不能因为他是领导,他说怎样就要怎样。

当然,很多公司的财务制度里也会有模糊地带,界定并不清晰,那就要看个人情商了,主要是要基于公司的环境去判断吧,是应该松一点,还是紧一点。


与“财”沾边,更考验人啦,也就更需要一些清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