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棕子怎样才能使米更软?

平5243499145


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我都会包很多粽子吃,包的比较多的有蜜枣的,八宝的等等,粽子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来制成的,糯米是比较硬的,如果提前泡制不好的话,做出来的粽子就不会那么软糯,所以一定要提前去泡制,另外,我在制作粽子的时候,一般会加入一些自制的桑葚酱,这样做出来的粽子颜色漂亮,而且也更加软糯好吃,接下来我就说一下具体的制作步骤,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以下食材:

糯米,桑葚酱,蜜枣,粽叶。


制作步骤:

  1. 提前一天晚上把糯米放在冷水中泡至一夜。
  2. 粽叶是比较脆的,干的粽叶没有办法直接来包粽子,所以要放在锅中,先把它煮软,捞出来放凉以后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
  3. 泡好的糯米放入一个盆中,把水份控掉,然后把桑葚酱放入搅拌均匀。
  4. 先把粽叶去窝成一个三角形,然后把糯米放入粽叶中,先放一半,然后再加入一颗蜜枣,再放另一半的糯米,放好以后就用粽叶把它包起来,做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然后用细线或者麻绳把它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5. 锅里放入清水,把粽子放进去,水的量要把粽子给漫过来,盖上锅盖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继续煮两个小时,出锅以后就可以食用啦。
一道非常好吃的桑葚蜜枣粽子就完成了,这样做出来的粽子,香甜软糯,非常美味。

烹饪小提示:

  1. 在有的地方也有新鲜的芦苇叶子,可以不用粽叶,摘取新鲜的芦苇叶,回来以后放在水中煮熟,然后捞出来控水,把四个芦苇叶叠放在一起,折成三角形,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
  2. 不用桑葚酱也可以,放入其他的口味自己愿意吃的水果酱都可以去放一些,做出来的味道是非常独特的,特别好吃。
  3. 选用蜜枣做粽子要比选用普通的大红枣好很多,第一是因为它的皮没有那么硬,而且没有枣核,特别适合小朋友去吃。

以上就是我制作粽子的一个具体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大家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欢迎一起交流,共同提高厨艺!


我是一个为了孩子吃的健康而努力学做饭的宝妈,两个月前加入悟空问答,创造过单篇阅读量349万的成绩,积累粉丝3800人,感谢大家对铲子爱厨房的支持,每天在头条持续分享家常菜,面食,烘焙小吃的制作方法,喜欢做饭的朋友记得动动手指点下关注,球球妈感谢大家观看!

铲子爱厨房


端午节将至,又到了吃粽子的季节。粽子的种类很多,我们北方的粽子主要是由粽叶,糯米,红枣等制作而成。

材料:糯米1500克,红枣或者蜜枣200克

1将准备好的糯米提前一天泡上,粽叶用水煮过也泡在水中。

2准备好红枣或者蜜枣,清洗干净。还有一种做法是花生豆的,我吃着也很好吃,花生豆也需要提前泡制好。

3把糯米红枣放入粽子叶中,或者放入糯米花生豆,可以包粽子了,包成三角形状。粽子的包法我经历了两个年头才学会,因为一年才包一次😅。

4包好的粽子放入一个干净的大盆中。

5依次放入高压锅中,加入适量水,一般刚好没过粽子两寸就可以,然后上面用干净的重物压住,防止粽子跑米。注意的是高压锅中的粽子不宜放太多,给它留充分涨的空间。

6盖好盖子,大火煮开,调小火煮25分钟左右就可以光火了。等待自然放气后,就可以吃了。喜欢甜口的可以蘸着糖来吃。

吃不完的粽子可以放到冰箱冷冻,等到吃的时候拿出来重新煮透即可。记得小时候都是自己去采摘粽叶,包出来的粽子,粽叶味道特别浓,现在人们为了方便,都是买现成的粽叶,包出来的粽子味道反而淡了。粽子虽好吃,但不宜多食。

这是我们北方最普通的做法,南北差异有别。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雨后彩虹之米粒


每年端午节我家都会包粽子。小的时候妈妈包,我蹲在旁边看,那一片片的翠绿粽叶和洁白的糯米在妈妈灵巧的手中瞬间就变成了形状各异的好吃的粽子;长大点了,当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就给她打下手:刷粽叶、洗红枣、泡红豆...成家后每年端午节时妈妈都把做好的粽子给我送过来,那一片片清翠粽叶里包满了香甜软糯的米,也包满了妈妈对女儿的爱!现在妈妈七十多岁了,我就把端午节包粽子的事接过来了,每年我都做好粽子送给她和爸爸,我不知道我还能给他们包几年……

煮好的粽子若要其米软糯下面几个步骤缺一不可:

第一选米。包粽子的糯米外形有两种,一种是长形的,一种是圆形的。长形的糯米做熟后口感比较筋道,圆形的糯米做熟后口感比较粘糯,因此包粽子时我选用圆形的糯米。

第二泡米。包粽子的糯米一般需用清水泡16小时左右,泡米的水要没过米1-2cm,在泡米的过程中还要翻动几次,当把米泡到用手指轻轻一捻就碎了,此时米就泡好了。

第三包米。当包粽子时要在粽子角上先放一小勺米再放芯馅,然后再放米,切不可角上先放芯馅再放米,否则粽子在煮的过程中芯馅阻挡了糯米吸收足够的水份,粽子中间的米就会夹生,米就不会软糯。

第四煮米。煮粽子可用普通锅也可用高压锅。不管用哪种锅煮,一定要用开水下锅且锅中的水必须漫过粽子,煮的时间必须足够长,只有将米煮熟煮透,粽子才能软糯香。

第五闷米。粽子煮熟后先不要掀起锅盖,让粽子在锅里闷十分钟左右后再出锅。

以上只是包粽子时使米更软的方法,其实做香软糯的粽子还需要合理搭配附料,比如在米中添加红豆、花生、芝麻...芯馅也需根据不同人的口味合理搭配,好吃的粽子应在米、叶的选择,芯馅、附料的搭配,蒸煮时间的长短等等细节上把握好,粽子才能香糯可口!

如果想了解更多包粽子的细节和方法,那就请关注我,后序我将作更详细的介绍。





思语06


我是多妈小厨:分享我的经验:我是南方人,在我们闽中地区,粽子一般分为纯糯米粽,红豆粽子,红枣蜜饯粽,还有香菇肉粽。

所需要的材料有:1.糯米,食用碱,粽叶,棕榈叶(当绳子环保),红豆。

方法步骤:

1.糯米洗净加食用碱浸泡一夜,红豆洗净浸泡一夜。控干水后和红豆搅拌均匀备用。

2.粽叶用温水浸泡,并洗净备用。

3.棕叶弄成细丝状挂在一个够的着地方备用。

4.粽叶窝成三角形状,放入红豆糯米,并把剩下一半的粽叶顺着三角形状包紧!记住了,包的时候一定要用手用力包紧,包出来的粽才好吃。

5.所有包好后放入锅中煮,小时候妈妈都是放在大锅煮一夜,这样粽子才香糯可口。现在有高压锅电压锅都可以。

放两张去年在妈妈家端午节我们包的粽子,时间过的真快!又要一年了。想家,想妈妈!




多妈小厨


端午节马上要来了,你是会包粽子还是会选择买粽子呢?亲自做一锅香味四溢的粽子,淡淡的粽叶清香渗入软糯香甜的糯米,再搭配上各种喜欢的馅料,DIY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包粽子怎样才能使糯米更软糯呢?记住这三点,你也能做出好吃的大粽子~


1 首先是选米,包粽子的米一般选用的是糯米,但是糯米有长的也有圆的,通常我们会选圆形的糯米,圆形的糯米做出的粽子更加软糯,长形的糯米做出的粽子口感偏劲道,而且要用那种颗粒饱满的糯米,残缺的糯米也会影响粽子的口感,优质的糯米做出来的粽子会更香甜软糯。


2 其次就是浸泡,想要糯米能达到软糯好吃,浸泡的时间要足够,一般在做粽子的前一晚上就可以把糯米泡好,当糯米充分吸够了水,做好的粽子口感才很好,才足够软,浸泡的时间在11个小时左右最佳。


3 最后就是包粽子的过程了,一般先包入一半的糯米,在包进内馅,在包进另一半糯米,这样的顺序是最好的,这样包进去的内馅不会因为太满而导致糯米之间没有空隙,蒸煮的时候,中间的糯米蒸不熟,最后口感偏硬,甚至夹生。


掌握了以上三点,包出的粽子,糯米不仅软糯而且香甜可口,你想做什么口味的粽子都可以,红枣,葡萄干,肉松馅,根据自己口味随意选择,好啦,就这么定了,这个端午节,你的粽子你做主。


麦小麦逛吃逛吃


包棕子怎样才能使米更软?

粽子是我们中国传统的美食,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是端午节的节庆食物,每到端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吃粽子。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北方人多包红枣粽子,南方人多包咸肉粽子,虽然我是北方人,从一个见都没见过咸肉粽,到现在爱上咸肉粽,觉得真是好吃。但是这也并不妨碍我爱吃甜粽子。

以前的时候都是端午节才包粽子,现在任何时候只要想吃粽子了直接包就可以。因为是自己住,老妈隔三差五都会给我包上一些粽子,让我冻在冰箱里面当早餐。最爱它软软糯糯的口感,配上面面的豆子和香甜的红枣,又或者配上软烂入味的五花肉块和绿豆,又或者是虾干配香菇,再配上一个水煮蛋和一杯牛奶,简单好吃又营养。

说到软糯的口感,一开始包粽子的时候会发现粽子煮好后米比较劲道,并不软,甚至有些包起来还会有瓷实的口感,其实这是因为在包粽子之前少了一个步骤,就是泡米。糯米泡过之后才会有软糯的口感,也会让米更软,具体的做法是:

在包粽子之前,提前将糯米浸泡6个小时,或者提前浸泡一晚上,都是可以的。

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粽子口感才会更松软,更好吃。不但米需要泡,粽叶也要提前清洗一下,用水煮一下,然后浸泡。喜欢放杂豆的,豆子也要提前浸泡,才更容易口感面面的。

我是江一鱼,用心做好每一篇问答,与你分享更多的烹饪技巧和美食知识,喜欢我的分享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来关注我,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收藏,谢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

江一鱼


粽子:肉粽,蜜枣粽,碱水粽,白水粽,血糯米粽…哇!让人嘴馋。

粽子想要吃软烂点的,晚上泡好糯米,第二天包,包好后放深一点的锅里,水淹没粽子,大火煮,水开后改中火煮三个小时左右,就很软烂了。

我每次包粽子糯米淘洗一下就开始包,煮一小时左右就好。不要焖煮好立马捞起来,有没有人跟我一样,喜欢口感Q弹的白水粽,不喜欢带馅的?






芸芸969


又是一年端午节了,你们吃粽子了吗?今年你们有打算回家和父母过节吗?从小就吃妈妈做的粽子长大,虽然我不会包,看多了对于包粽子的技巧还是很了解的。我家乡做的都是长粽,可能与你们包的三角粽不一样,但是做法都是差不多的。


包粽子怎样可以使米更软?

1、包粽子用的糯米需要提前一个晚上浸泡,让糯米吸收足够多的水份,至少要浸泡11个小时,这样包出来的粽才会更软糯。

2、加入食用碱浸泡糯米也会有软化的作用,加入食用碱浸泡糯米可以增加糯米的粘度更加软滑而且色泽金黄,但是这种做法只适合做碱水粽,如果不是做碱水粽这个方法可以忽略。

3、包粽子的时候加入的糯米和馅料 一定要均匀摆放,如果一边糯米多一边少就会容易出现生熟米的现象,这个一定要注意的。这个就是我妈妈包的粽子,里面的馅料也是非常丰富,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口味都是根据自己口味添加。

馅料一定要放中间,上下的糯米一定要均匀,这样就可以包扎起来了。


4、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家里总是用柴火灶煮粽,这样煮出来的粽觉得总有特别的香味,柴火灶受热均匀,煮粽也更容易熟这样粽也更软糯,像我家做的长粽用柴火煮的话三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是用煤气灶煮,中途一定要翻动粽子让其受热均匀,以免生熟米。这就是我家乡广东信宜粽子的做法,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如果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欢迎评论交流哦!


餐饮美食小鱼


说起粽子,有好多人爱吃,软软的糯糯的,但是有好多人不会包,所以,我家每年都会包好多,然后分给亲戚们吃

要想包出的粽子软糯,泡米是最关键的,洗好的糯米泡一晚第二天再包,然后最最关键得一步是包时的手法,这个是最关键的,不管你包的粽子是什么形状的,包时米不要放得太多,捆绳子的时候不要捆的太紧了,捆太紧的话在煮粽子的时候米会涨不起来,吃的时候就是一坨坨,很瓷实,比较硬,口感不好,还有就是在煮粽子的时候,用高压锅来煮,大气上来之后转中火煮30分钟这样煮出的粽子也是软糯的关键



佩佩爱美食


粽子在所有的节日食物中算是我最喜欢的之一了,远比元宵和月饼要爱吃的多。好吃的粽子就是要口感粘软绵糯,如果发硬那就是大大的败笔了,所以这次我们就来聊聊粽子的做法吧,分析一下怎么做才能粘软、不硬。

【包棕子怎样才能使米更软?】

1、首先糯米要提前浸泡。

这是一个基本常识了,以前每年我们家包粽子之前肯定都会提前一夜把糯米泡上,哪怕有时候耽误了,那至少也得泡3个小时以上才会包。如果没有这个时间给糯米充分的吸收水分,那么煮出来的粽子就没有那么软的口感了。

2、其次就是煮的时间不够。

煮粽子的时间一般得看所用的炉具和粽子的大小,一般家庭炉具水煮少说也是2个小时左右,如果米泡的时间不过夜或者粽子个头比较大,那就得3个小时以上了。普通粽子的四角形状本来就会比较不好煮透,所以煮的时间短就更容易变得“夹生”。如果用高压锅的话,建议可以是用沸水放进去开始煮,大约半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

3、水要加够,粽子不能放的过多。

这两个原因都会让一部分粽子会露出水面,那么必然就会导致受热、吸水的程度不够或者不均匀,煮出来的粽子就没那么软。所以煮粽子的时候水最好要一次加够,至少要没过所有粽子几公分,然后锅里可以用一个重点的盘子压住粽子,省的它们被沸水冲击的飘起来浮出水面。如果实在是水没加够,再添水的时候也要加开水进去,不要加冷水。

4、粽子包的不要太紧。

粽子如果包的太紧太结实了,内部的吸水膨胀的空间就很小,如果本身泡米的时间又不够长的话,这个粽子就很难彻底煮的软了。不过包粽子时候松紧程度的掌握,就是只可意会的事情了,很难描述的情况,做几次之后上手就有谱了。

基本上注意了以上几点,做出来的粽子应该都是比较粘软可口的了,下面简单叨唠一遍做粽子的步骤:

  1. 首先把糯米摘挑一下,然后淘洗干净,提前一夜清水浸泡上,用新鲜苇叶开水烫一下就可以了,如果是干的苇叶就要提前泡水;
  2. 然后就是准备搭配的馅料,当然白粽子也挺好吃的。馅料如果选择的红豆、花生之类的东西也要提前清水浸泡。如果是猪肉、排骨之类的,就要提前切好,加五香粉、酱油、糖、盐等自己口味的调料腌渍入味;
  3. 接下来就可以包粽子了,取粽叶在中间部分向下对折形成一个漏斗形状,要贴紧不要有缝隙,然后填入一点糯米,中间放入你喜欢的馅料,再铺上一层糯米,不要加的太慢了。接着把粽叶漏斗边上的长叶两端像盖子一样折过来,完整覆盖在填米的漏斗口上,之后握住粽子把折下来的粽子再折出一个弯角,用棉线仔细缠好、绑牢就可以了。(这个过程实在不好叙述,等端午前后都要包粽子的时候,咱们找机会出个仔细点的图解吧)
  4. 最后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里,加入足量的水,可以压上个重点的盘子之类的,水烧开之后煮2个小时左右就差不多了。

以上就是这次关于包粽子的解答内容了,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也欢迎有“粽子高手”评论分享一下你的看法和秘诀哦,谢谢大家!

最后我们很好奇大家觉得最好吃的粽子是什么馅的呢?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