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现在正该第一次追肥,下了雨后把尿素直接撒麦地里行吗?

田园金子


麦田在返青期追施尿素,可以促进小麦快速起身拔节,提高产量。北方小麦主产区农民对这个话题很有感想,因为在我们老家始终有两派的农民追肥方式,各说各的好处:一就是撒施,二就是深施。题主说家里小麦长势好太肥厚,然后独腿化肥耕耧推不动,只好把尿素撒施麦地里了,不过前面下过雨雪。我想说的是,应该可以,因为我们老家经常这样,不过是少见多怪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撒施尿素确实会有损耗,不如深施效果好,深施深度可以达到15公分左右,然后表层覆土,这样尿素一点也不会浪费,但麦田表层撒施尿素,虽然省工省力,但不省钱,因为损耗的都是钱。因此还是建议有条件的话,还是用独腿化肥耕耧串肥,串肥后会自动覆土,然后人在后面走又相当于覆土一次。但我们老家农民图省事儿,直接撒施尿素,一般也没个标准,还是老规矩办事儿,一把一把地撒出去,撒后面积完事儿。不过现在尿素贵了,也知道心疼了,用化肥耕耧串肥需要两个劳动力,一个推一个拉,家里劳动力少的,一个人推吃力。

我再说说撒施尿素的弊端吧。第一个首当其冲的就是,容易烧苗。返青起身期麦苗还比较们,尿素含氮量又高,沾在小麦叶片上容易烧苗。第二个撒施不均匀,容易造成拼读不均衡,有的地方旺长,有的地方弱苗,长势不一样。第三就是容易下雨后流失掉或者堆积麦田低洼出烧苗旺长。第四可能会被雨水带到麦田土壤深层,起不到促进小麦快速生长的效果。第五是重点,关键是浪费肥料,尿素利用率真的不高,比如你一亩麦田撒施40斤尿素,只有30斤尿素的肥效,一亩地亏不亏10多块?



今天听一个农技植保专家讲,不是所有麦田都适合这个时节追施尿素的,天还冷气温不高,又怕遇见倒春寒。因此建议麦田苗壮的小麦,不要追肥过早,可以在小麦拔节期追施,不能拘泥于老规矩,只要有利于小麦高产,追肥期后移也正常。对于冬季麦田长势差的可以在返青期追施尿素,促进小麦二次分蘖。另外他又呼吁,不建议农户趁着天气下雪或者下雨来麦田撒施尿素,真的不好,有的地方农民认为趁雨天撒施尿素容易被麦田吸收,效果更好,其实不是的,当天温度低不说,还容易沾在小麦叶片上,再一个尿素并不能直接被小麦根部吸收,这个要大家伙明白,尿素有个铵化过程,需要借助土壤中的脲酶,在土壤表层挥发了肯定不起作用。

尿素在小麦田转化需要时间,因此用深施覆土的效果更高,覆土以后可以排除各种流失和挥发因素,被麦田利用率更高。建议农民购买那种适合麦田行间行走的独腿化肥耕耧,麦田好走的一个人就能推着施肥,而且耕耧仓眼可以调控化肥的播施量的多少。农村老俗话看过一个数据,说撒施尿素被吸收利用率太低了,还不到30%,那么白白浪费掉了70%的肥料,那挥发掉的都是种田投入,还有麦田间的杂草,正好可以和麦苗光明正大地争抢水肥。



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农民种地投资大回报率低,无效的农资资源浪费也是一个原因,精耕细作还是有道理的。农民种地不算细账,吃亏的还是自己啊。


农村老俗话


春天是小麦的返青期,三月份要是有春雨下是最好的,这个季节正好是给小麦追肥的好季节。

应该在下雨后给小麦撒尿素。用尿素追施小麦时应该做的“三忌”。

三忌:

(1)忌和碱性肥料混合施用:用尿素追施小麦时,不能和氨水、碳酸氢铵、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2)忌施于地表:尿素易溶于水,撒施地表不覆土,养分溶于雨水而流失,还会黏在叶面上造成小麦烧伤。

(3)忌施后大水浇灌:尿素在土壤中以分子状态溶于水中,虽能被土壤吸附保存,但施后大水浇灌、串灌,尿素未被吸附就会被冲失掉。应于细水浸调为佳。





阿杜在港城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对于题主所说的,在下了雨后,因小麦太厚化肥耧施推不动,就直接把化肥撒地里了行吗?这个问题卫农个人以为,也是可以的就是浪费比较大。

现在正是北方冬小麦返青,需要追施返青肥的时候。而在雨雪后撒尿素,是我们这没有灌溉条件的地方农民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因为缺水靠天吃饭,只能等到下雨雪的时候,才能借墒进行追肥,当然效果虽然没有把化肥深施的好,但是并不是没有效果的。



我们这里由于缺乏灌溉条件,因此农民很重视给小麦施足底肥,就是想把小麦播种在丰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追肥的,防止发生了无法追肥的局面。前几天我们这里下了一场比较大的雨雪,不少担心小麦养分不足的农民就冒着雨雪,去麦田里撒施了尿素,想借墒给小麦追施返青肥,以补充小麦需要的养分。

在小麦返青的时候撒尿素,是我们这里常见的一种给小麦追肥方法。这种方法简单省事、效率高,虽然不太科学,会影响化肥利用率造成浪费,以及面源污染问题。但这是农民长期形成的一种追肥习惯,加之现在种植粮食收入比较低,在农村里种地的主要是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因此想改变这种追肥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给小麦追施返青肥,比较科学的方法应该是要进行深施,以3-5公分左右比较好。这样的话就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能避免浪费化肥影响肥效,又能使小麦比较快的吸收到养分。相比较来说就是比较麻烦,也要费事费力一些。

总之,给冬小麦追施返青肥,在雨雪后撒施尿素还是可以的,能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但是却没有深施利用率高。如果有条件的话,尽量还是应该深施比较好。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你好,我是阳信大鸭梨,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进入3月之后,气温回暖,冬小麦进入生长的旺盛期,这个时候就要追施返青氮肥。这次施肥对于小麦的增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很多农民朋友都用错了!今天就讲一下小麦春季追肥的注意事项。

春季追肥以尿素或者碳铵为主,其中尿素含氮46%,每亩用量在15~25公斤,碳胺含氮17%,每亩用量可用到50~75公斤。但由于碳铵的含氮量较低加上有刺鼻的气味,农民朋友习惯用尿素。

碳酸氢铵为无色或浅粒状,是无(硫)酸根氮肥,其三个组分都是作物的养分,不含有害的中间产物和最终分解产物,长期使用不影响土质,是最安全的氮肥品种之一。

而尿素属于有机态氮肥,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解的脲酶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到来之前提前使用,转化的时间与气温有关,气温越高分解越快,一般提前4~8天施用。

农民朋友在追肥的时候以撒施为主,但为了加快肥料的吸收,一般选择在下雨的时候进行撒施尿素,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由于碳铵能够直接被作物吸收,趁雨撒施自然效果非常的不错。而尿素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之后才能被作物吸收,下雨的时候撒施尿素,容易让尿素随水流失造成肥料的浪费,甚至富集在低洼的地方,导致局部尿素浓度过大产生肥害如果麦田整体生长旺盛,需要适当控制旺长,这类麦田应将追肥时间向后推,当麦苗长到倒二叶时,即麦穗分化到四分体时进行追肥。过早追肥不好,过晚也不利于产量形成。

对于晚播的瘦弱小麦,应在3月上旬追肥,此时小麦植株主茎第一节间长度已长定,第二节间正在起身伸长时施肥,这样不会造成茎部节间太长


阳信大鸭梨


大家好!我是甘肃大叔老宋,是一个朴实农民,今天,能有机会把自已在田间一线的务农经验分享给大家,我很高兴,下面就题主所提的问题回答如下,

我们甘肃天水昨晚又下了一场雨夹雪,今天一大早有许多村民在麦田里撒施尿素,为小麦追返青肥。这种老祖农传下来的追施方法,到底对不对?今天,我敢肯定的回答,不对,这种雨后直接撒施尿素的方法,会使尿素的肥效损失一半,如果遇到雨后天晴掉失更大,这点本人深有体会,正常覆土深施每亩20千克,直接撒施要增加到40千克,效果也不好,这种方法是少数身懒农民的安心肥,在既不能用耧耙深施又无浇灌条件,且不勤看天气预报的无赖之举,稍有细心的农民根据当地天气预报都在雨前追撒尿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尿素肥效的掉失。究其原因,得了解一下尿素的特性就会明白。


尿素,属酰胺态氮肥,它要转化成氨态氮才能被作物根糸吸收利用,如果尿素直接撒施在地表面,受潮湿水解成游离态氨易挥发损失,且如果在晴天温度高的环境下更容易挥发,所以在施尿素后应及时覆土或浇灌促使游离态氨随水溶于地下防止挥发,减少尿素肥效的掉失。


现在正值春季小麦返青追肥的关键时期,广大麦农要用正确科学的追施方法,给小麦追肥,才能保证小麦返青时所需养分的允足供给,防止因施肥不挡造成小麦减产的后果。下面浅谈一下小麦返青时期施尿素的要点。

勤查苗情,合理施肥。

春季小麦返青期,要在麦田勤查苗情根据麦苗长势情况,对返青迟,土壤肥力差的弱苗,僵苗,黄叶苗,应尽快施肥,此时主要施尿素,早期因麦苗薄地面空闲多应用耧粑深施覆土为好,如果麦田长势好的壮苗,应拖后到小麦起茎时结合浇水追施尿素为宜。


小结,在初春小麦返青期,追施尿素时,要科学合理追施,根据苗情,土壤肥力,精准时间,科学施肥,防止因施肥不挡造成小麦缺肥,从而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

以上愚见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浏览!欢迎关注。


甘肃大叔在新疆


田园金子你好,我是乡村多趣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立春后正是小麦返有期,正是需要养分的时候,为了小麦能增产增收,我们都要给小麦追施适量化肥,雨后撒施尿素原则上是可行的,但这种施肥方法有它的优缺点,撒施省工省力,劳动效率快,但它是撤在了麦地的表面,天晴后在太阳的照射下,养分要随着空气挥发一部分,对肥料的利用率低,相对来说,不如雨前撒施或用追肥耧深施更好。





乡村多趣事


早春给小麦进行追肥,是很多小麦种植区都要进行的工作。不过根据题主在这里的描述,我认为直接把尿素撒施在小麦田里,这个行为是不可取的!下面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首先第一个原因,题主说自家的小麦长的已经非常厚实了,使用化肥耙在田里已经推不动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题主家的小麦长的是非常旺盛,长势良好,这种小麦田在管理时,建议返青期不追肥或者在返青以后进行少量追施!



我们要明白早春追肥是为了什么,早春追肥,主要施用氮肥,是为了促进植株返青,提高长势!而题主家的小麦,长势已经非常好了,再追氮肥,可能就会旺长,旺长容易遭受倒春寒的危害!所以不建议题主此时追肥!

第二个原因,小麦已经长的非常厚实了,我们可以想象的到那种场景,遍地绿油油的看不见底下的黄色土壤,如果这时候撒施尿素,尿素会停留在小麦叶上面,不能接触到土壤!这时候就可能会出现烧苗的症状,所以这种施肥方法甚至会损伤麦苗,不值得提倡!



针对题主家的小麦,建议这时候可以不进行追肥,以上就是我的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植保小贴士


小麦追肥,使用氨水最合适。氨水含氮量低,但效果快。只是现在很少生产了。利用下雨天,扬洒尿素是不错的选择。干旱天气可以配合浇灌时施肥。

施用尿素,追喂小麦,应该选择小雨天气。利于肥料溶化和小麦的吸收。下过雪,地里是湿的。但尿素溶化时间延长,会造成肥效流失,有一定的挥发。小麦追肥,时间上也要掌握好,返青期比较合适。拨节前期也是可以的。再晚了对小麦的收成不利。一方面会造成小麦植株生长过旺,容易倒伏。

象提问者所说,麦苗较密也要慎重施肥。实际上,小麦播种时施足三元素复合肥,适当使用有机肥,春季是不需要施肥的。可以在小麦生长中后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以及过滤澄清好的沼液都可以。




世忠张


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首先一点,虽然现在温度已经达到小麦开始生长的条件,平均温度在3度以上小麦就开始生长根和叶,但是因白雪已经覆盖了整个麦田,撒施的尿素颗粒并不能直接落到土壤表面,而是粘附在麦叶之上。

针对下雪撒施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那位农户是这样回答的,他们知道这样使用尿素利用率低,平时浇水的时候一亩地使用的是30斤尿素,现在撒施直接用了40斤尿素来弥补利用率低的问题。

这就是农户忽略的另外一个问题,小麦追施返青肥来提升小麦长势,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麦田都适合追施返青肥的。

白天温度上升以后,白雪与尿素颗粒是逐步融化的,这样会形成极高的尿素水溶液,这些溶液中极高的缩二脲会容易烧毁麦叶影响光合作用以及阻碍了小麦的返青。

再一个撒施在白雪表层的尿素融化速度非常缓慢,致使还没有进入土壤就挥发掉很多,本来尿素的利用率就很低,而这样撒施尿素利用率会更加低影响肥效。

比如说生长健壮,分蘖强劲的小麦田,如果在返青期追施肥料,很容易造成小麦贪青旺长,造成后期小麦出现倒伏的风险。

这类小麦田就建议种植户,应该把小麦追肥适当的后移,放到小麦起身拔节期追施,这样的追肥时期才能促进小麦高产。

如果是年前生长弱,分蘖差,播种晚的小麦田,农户可以在小麦返青期追施尿素,来促进小麦春季进行二次分蘖,并且能达到有效分蘖,提升小麦亩穗数。

这几年在立春前后,经常性的会下雪,真心建议小麦种植户不要趁着下雪撒施肥料,这样做弊大于利,并不能实现小麦高产,如果春季不太旱,追肥可以适当的延后使用,只要在拔节期之前使用,对小麦产量提升都会很明显。

有些地方撒施尿素的习惯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农民一下子难以改过来,其实,科学施肥就是让肥料的效果得到最好的发挥。撒施尿素虽然不科学,但是,也没有绝对不可以,只不过肥料的利用率下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罢了。

图三才是正确滴







毛哥三农


大家好我是吕绍民,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小麦现在正在第一次追肥,雨后直接把尿素撒在地里,这样是不行的。尿素极具有易挥发性,没有等到小麦吸收肥郊就挥发完了,起不到施肥的作用,小麦的产量还是上不去。

小麦追肥最好是雨前,而不是雨后。雨前直接把尿素撒在麦的里,尿素遇到雨水就融化。尿素肥液借助雨水渗入土壤,土壤极时索住了肥液,为小麦吸收肥郊提供了保障,减少肥郊流失,真正起到追肥郊果,小麦才能稳产增产。

所以小麦第一次追肥,应该在雨前而不是雨后!

另外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如果你有时间又有精力,小麦追肥最好不要直接撒在麦地里,借助农用施肥工具效果最佳。

欢迎大家留言和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