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笑话“满地都是大学生”,“上个大学有什么用”,而自己家里没有一个大学生的人是什么心态?

KoaIa177162532


个人觉得有可能是在找存在感。

可能是一种嫉妒心理。

我经历过类似的事。

我家里是农村的,我硕士毕业,目前是我们村里学历最高的。

前年妹妹也考上了一本。

爸妈在家里给妹妹办了酒宴。原本不打算办的,我考上大学考上硕士家里面也从来没办过酒席。

可是妹妹考上以后,周围邻居,家里亲戚都让办,说大家聚一聚热闹热闹。

我爸爸妈妈不喜欢办酒宴,我出生满月,十周岁等等从没请客办席过,妹妹也是。

爸妈看周围亲朋都在劝说,想想办个酒席也好,给家里带来点喜庆。

酒宴那天,全村每家都来了。酒席间大家都说了好多好听的话。

基本就是夸我爸:两个孩子都培养的好,都考上大学。

在一片夸赞中,我爸也很高兴。

可是突然村里的周叔叔说话了:“现在大学生到处都是,出来也不一定好找工作。还不如不念早早的找工作还能多挣点钱。”

我爸一听脸上有点挂不住,就站起来问:“你什么意思?”

周叔叔家有两个儿子都是初中毕业,大儿子跟着周叔叔一起务农,二儿子在外面打工。周叔叔家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

天天愁着如何买房子让儿子结婚。

老妈原本在忙着上菜,看到我爸这边有点不对劲,感觉过来打圆场:“她周叔说的对,现在大学生确实挺多。不过我们不图孩子们挣大钱,现在孩子还小,多学点文化知识,多学学做人总是好的。”

然后我妈还夸了周叔叔家儿子怎么能干......

晚上的时候我还问我妈,为什么要容忍周叔叔。

我妈告诉我,人活着世上都需要个盼头,都需要有自己的存在感。

周叔叔这几年过得不太顺,压力很大。本来心里有压力,喝了点酒,如果吵起来估计会很严重,影响了来吃酒宴人的心情。

而且,周叔叔本来心情也不太好,压力大,给他点面子,让他也别太压抑了。

我听了我妈的话,挺赞同。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需要理解。


悠悠哩仔


我是陕西南部特困山区的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来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的亲身感受:我来自偏远农村,距县城四十公里,距本市二百公里,我家里特别贫困,大儿子一七年中考全县排名前三十,当时我很高兴,因为能稳进县中学的尖子班,然而我听到别人家成绩优异的孩子去了市中学,我想市中学肯定比县中学好,立马向亲们借了钱去市中学报了名,儿子也不负重望的在高二文理分科时进了文科尖子班,我想二年以后大学应该很稳,心里也很踏实,由于离市里很远,我只是送小孩时去过一次,然而一七年高考,等到的却是连二本钱都差二十分,当时出成绩时我的心在滴血,三年高中,我承担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以致于外债累累,两个小时后,我找儿子谈话,他说高二以后经常去网吧,所以没考好,当时我也没有责骂他,只是问他想复读还是打工,当时儿子很坚定的说复读……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年的复读,一八年高考比一七年高考多考了一百四十多分,顺利的考进了西安的一所重本大学,四年来我承受了很大的经济压力,但我从不后悔我当初的选择,我始终相信知识会改变命运。但愿儿子三年后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谢义勇306


我前夫家就是这样的人,上大学对于他们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种奢望,他们亲戚姊妹的后代少有上大学的,万一有一个他们会说上个大学有啥了不起,有啥值得嘚瑟的,上大学不一样的打工,不上大学一样的生活,他家姐姐的孩子全是初中没读完被劝退的,为了女儿读书,我执意留在老家陪读,这样引起前夫一家的不满,他们觉得我应该出去挣钱,一年回来看孩子一次就可以了,我偏不,我生的孩子小时候已经欠她的太多,现在能过的去了我不想为了挣钱耽误孩子读书,一来二去产生矛盾离了,他们觉得我在老家离开他们我养不起我们娘俩,为了生活我开始跑业务再苦再累也不怕,现在6年过去了,孩子今年考试超一本线30分,虽然成绩不是很突出但是我知足了,我觉得我的努力没白费,今天是填志愿的最后一天,她爸爸都从来没问一下孩子考试咋样,这种极其轻视教育的人和家庭是极其可怕的,他们啥心理,一半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另一半是无知愚昧加自满,这种家庭的人生观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久久酒酒寒姐


我就拿我家来说,父辈里,父亲四兄弟八姊妹,姑姑叔叔中专生大学生四个,高中生三个,初中生一个。在我家族标准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小时候特能干,又是长子长孙,12岁(九十年代初)揣着万把块跑遍几个省帮家里采购中药材,初中贪玩学习下滑就成家里的“人人嫌”了……

我们这代,堂兄弟表姊妹23个,21个大学生(含大专),硕士5个。我早恋,因为自己学习不好在家抬不起头,就找了个“学霸”(年龄小我三岁,成绩好)做老婆。就这,家里长辈教育下一代还拿我举例子,说我老婆好,是祖上修来的福。家里姐夫妹夫都是大学毕业,而一个堂弟大学毕业在外找了个老婆,不是大学生,过年家族聚会虽然大家不嫌弃,但是讨论的话题她压根儿插不上话。我家就是从祖上传下来的规矩,要读书,你要反抗会被吊起来打。我儿子辛亏遗传了我老婆读书习惯。

再说说“文盲世家”,我们村有一个家族,世代务农,小时候与他家老二是发小,为此没少挨老爷子骂。现在见了面在一起喝酒感觉陌生,我是越活越谦卑,他是越活越了不起,他孩子十七岁出去打工,跟我说一年挣了三四万了,又是找好对象了,又是谁谁家孩子二十五六没找到对象了……我爱人公务员硕士坐在边上一言不发,他爱人八成也没读多少书,可又没农村人的淳朴,东家长西家短,净整点八竿子打不着的话题,到头来说你木讷,发小来一句:这货小时候就腼腆但是一肚子坏水。

一只青蛙在井里,他觉得井里就是全世界,一只老鹰在天上,他才觉得世界缈无尽头,虽然不是以学问论英雄的年代,但是对于知识爆炸的时代不学习你真注定被人当笑话活着。不上大学你就很难融入别人的圈子!


越野湘子哥


嫉妒,单纯的嫉妒

就拿我的真实经历来说吧

我的小叔是一个典型的读书无用论主义者,而且他自己没有多大本事。自己的儿子初中毕业去学了厨师,上学期间就对儿子不管不顾,看到儿子学习差直接对老师说别管他了,小叔的家境也不好,家里穷还爱整天吹牛。


小叔对我的映像就是沉默寡言,觉得我缺乏沟通能力,性格不像男孩,太过内向。因为我在家族中从来不会主动说话,长辈问话我只回答我懂得,多的一句都不说。但他们不知道我在学校班级中是最调皮的男生,我在学校是一个社团的社长。


小叔最爱教导我的就是,瞧瞧现在大学生多的就和满地的蚂蚁一样,电视上懂不动就出现大学生被骗的新闻,多去社会上锻炼锻炼,和你的发小多联系联系,别读成书呆子了。(我的发小初二就辍学了,而我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去了浙江上高中,我家在新疆。)


处于对长辈的尊敬,我从来不会反驳什么。直到一次,我让小叔拉着我去一个表哥家(我的小叔是开出租车的),他给我讲人情世故,让我给表哥家买点东西,比如孩子爱玩的东西。(表哥家有个两岁多的孩子),我下车去买好东西,小叔看到我手里提着东西他才开车离开。我那个时候才高一,而我的钱是学校的奖学金。


我实在忍受不了了,回去告诉了我爸,因为我忍不了他让我一个还没有经济独立的人去干这些事情,太过分了。而且我的表哥从来不会让我干这些事情,我在表哥家就和自己家一样,我的表哥对我非常看重,因为他也上了大学,他觉得我能上一个比他更好的大学。我的父亲去小叔家将他说教了一顿。


我的家庭状况比小叔家还差,父母住着政府破款建造的安居房,我的父亲因为出过车祸脚有点问题。但我现在是整个家族中大学最好的一人,我是整个家族中去过地方最多的人,在高中就去了上海、浙江、云南、杭州、绍兴。而家族中其他人连新疆都没出过。


流星雨的流体变化


我家亲戚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一面羡慕别人家娃考上大学,一面又酸溜溜的大发感慨:考上大学有啥了不起,还不是一样要打工。更有一套怪论:你家娃能考上大学,是老师偏心教得好,或者靠猜蒙对了,再进一步说,就你们家那穷样咋供得起,就是贷款供出来也没地儿分(配),到时候老的小的一样穷,更何况你家娃上的那学校他们都没听过。等等怪论不绝于耳,真是替别人家操碎了心。

是啊,他们家老辈子没出过识字人,小字辈们连初中都混不出来,又从哪里知道全国各地的名流大学,大概耳熟能详的除了人云亦云的北大清华外,听过最多也最奢望的就是武(威)师(范)和张掖师专。能在乡村中小学当老师在他们眼中已是神人。

其实笑话别家大学生无用的人,都是属狐狸吃不葡萄便喊酸的主儿,羡慕嫉妒恨的心思溢于言表,见不得别人好,尤其见不得亲戚好,想方设法的要作贱亲戚来掩饰自己的无奈和儿女的无能(当然我指的是读书无能,而不指其他方面)。如果真的读书无用,那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办学校有何意义?

当然,如果不想被亲戚印证他们的话是对的,考进大学的学生也该好好珍惜大学生活,用大学的优质资源武装自己,用实力让不怀好意的亲戚等自动闭嘴。


一介农夫w


有这种论调的人目前不少,也正因为这种论调,他们的后代受其影响,也认为学习无用,自然不爱学习。

一般有这几种人对大学生不屑一顾:

1、自己打拼出一片天地的人。

我曾遇到两位母亲,老公做生意,已经在城市购置房产,安家落户。

当时一桌四人,她们俩、我及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搞教育培训的朋友。

这两位母亲一边聊着孩子不愿学习,成绩不好,一边表露自己的观点:现在大学生有什么用?都是书呆子,打工都没人要!

这类人有骄傲的资本,从农村走出去,一没资本,二没技术,三没人脉,赤手打出一片天地,确实值得我们佩服。

但认为有钱就拥有一切的人,极有可能将孩子带入认知误区,也无法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因为财力只能代表现在,而学习力才能代表未来!一个有钱就不重视子女教育的人,自己打拼的一切极有可能毁在自己孩子手中。

2、喜欢不劳而获的人。

有个九十年代的高中毕业生,当年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但是现在却沦落到被帮扶的地步,并且引以为荣:大学生又怎样?打工又怎样?我在家,说说话别人刘送钱过来了!

3、消极悲观主义者。

这类人否定一切努力的价值,总羡慕别人的无限风光,渴望不劳而获,眼睛永远盯着社会问题,并把这种问题无限放大,到处散发自己的消极思想:

没背景大学生也没用!

没有好爸好妈,我上大学又怎样?等等言语。

一个不相信教育力量的人,怎么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4、酸葡萄心理。

有的家庭孩子教育出现问题,有的孩子智力确实一般,家长又不好意思承认,所以他们即使满心羡慕别人,也会酸溜溜地说:满地都是大学生,上了大学还不如打工挣钱多呢!

欢迎大家讨论,补充。


妈咪老师


有没有取决于家长的目光与远见。其实很多家长,因为目光短浅,所以觉得大学无用。大部分就想推卸自己的责任。很多说大学无用的,其实就是自己孩子没考上,加上自己的圈子里也没有一堆的高级文化知识分子,所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大学生真的满地走么。我所在的一个三线城市。每年市区6500个高中生,升本人数大概在1400人左右。占高中人数20%,同年龄阶段占比10%。这个比例其实少的可怜。那么社会上那么多大学生从哪来。大部分都是自考本科。少部分专升本(其实专升本不好考,大部分需要孩子的努力,还有家庭的财运。个人观点,觉得走专升本的家长,真心是花钱走冤枉路。)。

很多人都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可是转折在哪里,影响的人生在哪。影响的是孩子未来的人生。从人脉,格局,圈子,甚至是婚姻。

首先是人脉。从刚刚的数据来看,是不是可以说明,未来这个城市,公务员,教师,医生等一些高端职业都有可能是你的大学同学。这些都是你无形的资产。不得不说,上不上本科,其实到大学毕业后的5年,你身边的朋友会被你自动归类。而归类的红线就是本科那条线。你会发现,高考那天真的是所有人生的转折。

格局,这个东西见仁见智。

至于圈子,实话。随着时间的增长,高考那条线,上下真的很难融进去。虽然大家都不愿意承认。可是冷暖自知。

至于婚姻。婚姻是两个家庭的资产重组。一个优秀男性,女性都是稀缺资源。如果自己的条件不够,人家凭什么娶你,嫁你。你专科,最少找个本科很难(大概率事件)。那么优秀的资源组合越优秀。从此鸿沟越来越大。


用户8329654988712


读书上学确实是好事,有上进心是值得肯定的。但就怕有些孩子以此道德绑架父母,我们村上就有一个孩子从小到初中都是调皮捣蛋鬼,考试从来没有一门及格过,但就这样,初中毕业后还闹上学,家长只有托人上了技校,三年下来了仍是游戏睡觉混下来。应该出来打工,学个手艺养活自己了吧?不行,还要读大专,逼着父母花钱托人又读三年大专,期间,夜不归宿,谈恋爱透神,三年下来,都毕不了业。又是花钱补考,花钱买关系,勉强拿到证书。这下应该出来工作,减轻父母负担了吧?不!人家继续要求家里继续供他上专转本。家里吃不消,他到处喊冤:我要上学,家里不给上,误我一辈子!亲戚朋友不知道其中原由,还一致指责其父母不负责任,孩子要上学读书不给上,就是罪过,愚昧无知。其实谁知道人家父母心里滴血,农民打工挣两个钱都不够这孩子花的,花钱算了,你又不好好学到东西,毕业证书全靠钱来买。但又能跟谁说?一说全是道德批判,中国人对唯读书论奉若神明,全然不顾是不是这块料还有种言论:你强如生个呆子的,你还不养他呐?何况你就知道他就学不到一点东西?看看多阳谋得光明正大,就为了一个不可预测的,虚无缥缈的可能,大概就要苦死爹娘老子一辈子,还让你哑口无言,牙掉了往肚子里吞。万能的网友,请问你们如何破这个局?


清风80199018


说出这种话的人本身就暴露了肤浅的认知,也有的纯粹就是酸葡萄心理,还会用极其个例来证明他的言论是正确的。我从小是学霸,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导致我与大学无缘,我有了孩子以后,下决心一定好好培养,性格养成,行为习惯,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学习成绩,样样抓。我没有让双方长辈帮我带过一天孩子,从俩孩子出生就一直陪伴着他们,跟他们一起成长。娘家和婆家的亲戚,只有我的两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并且是重点大学,婆家侄子卖猪肉,当初赚了点钱,在我面前拽死了,现在我的孩子名校硕士研究生毕业,一个是工程师,一个是产品经理。上过大学和没有上过大学,认知有区别,格局不一样,如果只是以挣钱多少来衡量读书是否有用,只能说,很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