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過方艙,也去過北極,全球3億人熱衷的運動源自山西

進過方艙,也去過北極,全球3億人熱衷的運動源自山西

繼醫護人員“領舞”廣場舞后,“太極拳”也進入了武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

進過方艙,也去過北極,全球3億人熱衷的運動源自山西

在武漢方艙醫院醫護人員的帶領下,積極“解鎖”太極拳技能已成為患者們的日常。因身體條件,新冠肺炎患者不適合做劇烈運動。經過考量,醫護工作者先帶領部分患者一起練習太極拳,以期達到強身健體、樹立信心、戰勝疾病的目的。

談起太極拳,在紛紜繁多的中國武術流派和拳種中,沒有一個拳種能像太極拳推廣的這樣普及與眾所周知。究其原因不僅是因為太極拳具有舒柔、纏綿、內外兼修、祛病延年、老少皆宜的特點;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太極拳能反映中華民族的性格,太極拳是中國人的處世哲學在武術上的表現。


進過方艙,也去過北極,全球3億人熱衷的運動源自山西

太極拳界重要的拳論有兩篇,一是張三丰的《太極拳經》;一是王宗嶽的《太極拳論》。傳統中國武術界門戶之見甚多,而太極拳的支派亦甚眾,然而所有的太極拳門派均不約而同地尊崇明代“華北大俠”、山西新絳縣人王宗嶽的《太極拳論》是太極拳界史無前例的、最具價值的太極拳經典理論著作,被後世太極拳家們奉為經典指南。王宗嶽亦是太極拳古譜的作者,是各派太極宗師奉為經典的拳理奠基人。

數百年來,陰陽開合、剛柔相濟的太極拳,流派紛呈,名師輩出。從現在普及、廣為流傳的太極拳種來看,主要流派有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孫式等。其中,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氏九世祖陳王庭所創編的陳式太極以其獨有的拳法,吸引眾多國內外太極拳愛好者拜其門下。究其起源,卻與山西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有著莫大關聯。

進過方艙,也去過北極,全球3億人熱衷的運動源自山西

陳卜故里——山西澤州縣山河鎮東土河村

《陳式太極拳的起源、發展》一文中寫到,“陳氏始祖陳卜,原籍山西澤州郡 (今晉城),後來由澤州搬居山西洪桐縣。明洪武7年 (1374年),遷居河南懷慶府 (今沁陽)。先祖後因陳卜莊地勢低窪,常受澇災,又遷居溫縣城東十里的常楊村。村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深溝,隨著陳氏人丁繁衍,常楊村易名陳家溝。”陳卜為人忠厚、精通拳械,為保衛桑梓,地方得安,在村中設武學社,教授子孫。後來,其九世孫陳王廷創建了陳式太極拳流傳至今。

進過方艙,也去過北極,全球3億人熱衷的運動源自山西

祭祖典禮上的太極拳表演

多年來,河南陳氏後人多次到山西澤州縣山河鎮東土河村尋根問祖,東土河村也多次到兩地尋訪陳氏族人。河南溫縣因太極拳名揚天下,而山西晉城與太極拳的淵源卻不為人所知,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值得深思的憾事!

無論起源於哪裡,由誰創立,這種古老而神秘的東方力量正在衝破國界與隔閡。它已超越了文化的範疇,而歸於人的自然屬性。

進過方艙,也去過北極,全球3億人熱衷的運動源自山西

根據權威媒體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全世界練習太極拳的人數已超過3億。截至2018年,全英有9.8萬人在練太極。同年,在全美練習太極的人數有379萬。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在西方,太極拳成了一門實證科學。西方開始研究這門神秘東方武術和疾病治療的關聯。早在1996年,美國一所大學的康復醫學教授就發表過一篇論文:老年人習練太極拳後,摔倒幾率有效下降48%!接下來,太極拳研究越來越“浮誇”:太極拳有助治療糖尿病、太極拳有助於擊敗癌症、太極拳治療老年痴呆症、太極拳可治療心臟衰竭......這些報告竟然並非來自《夕陽紅雜誌》,而是真正出自國外權威媒體和醫療機構。回到中國,太極拳越來越像一門玄學,比如手撕徒弟,三花聚頂......

進過方艙,也去過北極,全球3億人熱衷的運動源自山西

不忘初衷,方得始終。誠然,傳承過程中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但這也警醒了許多業內業外人士,在不斷修正的道路上會對整個行業進行一個更清晰的規範和引導。經過幾百年文化積累沉澱的結晶,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對太極拳認真負責,傳承下來,然後把它推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