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事业单位,进中级好还是进副科好?

看客45187272


从待遇上看,走职称的待遇肯定是比走副科的待遇高,具体数据就不列举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从责职上看,就算单位聘为中级,也有可能就是一个一般工作人员,手上并没有什么责权,但副科就不一样了,一般都是进班子队伍,手上有一定的决策权,而且很多隐性权利是一般工作员不可比的。当然权责相当,作为副科,身上的担子肯定比一般工作员大得多。

从晋升空间来看,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因为是不同的层面,首先,中级进副高,除了自己要准备论文、获奖证书、考试合格等等资料,还要看单位是否有这个职称的空缺,如果一直没有空缺,就算你所有条件都具备,那也只能硬等。但县一级单位,一般都有空缺,差的就是你的的硬件。从这一点来讲,只要自己够努力,进副高是不成问题的。其次,副科进正科,特别是事业副科进事业副科,很难,有时一辈子就是副科位置上退休。

从个人性格上来看,如果属于比较外向,很会来事,而且也不愿意一直在专业领域打转转的话,进副科可能更好一些,可以混得如鱼得水。如果属于学术型人才,也不太喜欢在人情世故上浪费时间的话,那走职称还是比较靠谱的路线。


小米的希望


副科即管理八级,走的是管理岗,中级是专业技术岗,走的是职称,两者在事业单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路线,对于事业单位中级职称好还是副科好,这个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帮你做个分析。

一、待遇不同。以本人所在地区为例,事业单位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八级待遇基本与正科级待遇持平,副高级职称与副处级待遇基本相同。目前来看,事业单位暂未实行职级并行,但见曙光,2018年7月,中央正式通过了《关于开展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已经在宁夏、海南、山东等地开展了试点行动,相信不久的将来,事业单位管理岗也能享受到职级并行的红利,即使职务不提升,职级也会晋升,待遇也自然能提升。

二、权利和压力不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即使聘任为中级职称,但职务上仍是科员,没有一般事务的决定权,因此相应的责任与压力较小。而县属事业单位副科为领导班子成员,分管一个或几个领域的工作,有着一定的权利,在协调入学、就医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对应着相应的责任与义务。

三、前途不同。事业单位中级职称前途的终点是高级职称,根据国家和省的规定,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实行分级分类控制。以本人所在地区为例,县属事业单位分级控制目标为:1:3:6,中级职称工作人员是有机会退休前聘为高级职称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晋升为副科级,则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置换为行政编制,完全打开职务的上升通道,需寻求更大的发展。

综上,如果您想过一种压力较小和平静的生活,建议你选中级职称,如果你希望得到更大的发展,我建议选择副科。当然,还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那就是管理岗和专业技术岗“一肩挑”,可以同时享受各自的优势。


机关工作实用技能


作为一名县城事业人员,恭喜你有原则中级职称和晋升副科的权力,要知道,在县城,评选中级职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用说晋升副科了,一般都需要县委书记点头同意的。而你可以在两者之间选择,可见你有多幸运。

先来说说中级职称吧,它对应的专业技术岗位,一般存在于教师、医生、农业技术人员这些岗位中,想被评为中级职称,你需要在这个领域属于比较拔尖的人士才可以,因为中级职称是有比例限制的,比如教师,100个人里面每年只有三个名额评选中级职称,可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评上职称以后,相应的待遇会提高,上了中级职称才能参评副高级职称。

再来说副科,事业人员提拔副科可以说相当之难,因为事业人员太多了,而县里的副科岗位就那么几个,再说了还有好多公务员还提不了,在县里,事业人员提了副科那也是祖坟上烧了高香的事情,但一旦被提拔,前途将是一片光明,两年以后可以转身份成公务员,接着可以提行政副科,正科,副处等等,不但身份地位得以提升,待遇相应也会上升。

这样一比较,中级职称和副科,孰优孰劣还用再考虑吗。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毋庸置疑,不管是什么事业单位肯定都是选择副科更好。

事业单位副科就是管理岗8级,而中级职称则是指专业技术岗的8到10级。

从工资收入上看,其实两者是差不多的,专业技术岗同级别的收入会比管理岗略微高出一点点,这点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发展前景上,肯定事业单位副科更好。事业单位副科,那么在单位里怎么也算是个领导。特别是在县城的事业单位里,县长书记也不过是正处级,副科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官了,手中有权力,那么身份地位自然不同。而职称这种东西,虽然收入上有增加,但是其实还是一个普通职员,即便聘用到副高级岗位,也还是一个小兵,需要接受副科级的领导。

同时,在很多地方,事业单位的领导还可以“双肩挑”,也就是聘用在事业单位管理岗的位置,担任单位领导,还可以聘用职称,并且享受职称的工资待遇。有些地方是一下子占了两个岗位职数,有些地方只占用一个岗位职数。所以,不少事业单位虽然只是科级,但是领导享受的都是副高级职称的待遇,要知道领导聘用职称相比普通职工肯定更容易的。

而且,副科级事业单位人员还有可能转为公务员,那就可以享受车补等补贴啦,而且政治前途肯定更加光明。

所以,事业单位里,副科肯定是比中级职称更好的。只是提拔副科的难度远比聘用到中级岗位更高,因为一个单位的领导职数肯定是远少于中、高级职称的职数的,竞争自然激烈多了,所以对于没有背景的人来说,走职称会是更好的选择。

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用简单的回答让您了解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意见,请下方评论留言探讨!

流雷电


县城事业单位,进中级好还是进副科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事业单位副科级属于管理八级,在县城的事业单位中属于单位的领导班子,是县级党委组织部门管理的领导干部,如果你的人际交往较好、又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较强,那么我建议你进副科;事业单位的中级职称属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的岗位,是证明你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依据,在中级职务系列中分管8-10级,10级相当于享受副科级的待遇了。如果你人际交往较差、管理能力较弱、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也不是太强,只擅长专业技术方面的专研,我建议你进中级。不管是进中级还是副科,都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1、那么进入事业单位的中级职称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前面我已经讲到事业单位中级职称分为管理8-10级,如果进入管理10级就相当于享受副科级的工资待遇,这只是单独的工资待遇,如果管理8-9级乃至高级职称有空缺的话,只要你努力工作,积极按照聘用上级岗位的要求提升自己,取得相关的聘用上一级的材料,可以申请聘用上一级专业技术岗。由于单位聘用专业技术人员只需单位党委或党组召开会议,同意后报人资社保部门就可以聘用,一般情况下单位是同意你聘用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如果聘用到副高级职称就相当于享受副县级的工资待遇了,作为一个县级体制内工作人员,这样的收入也是性比较高的。

(2)缺点:虽然取得了中级职称,享受了副科级的工资待遇,但是你在单位仍然属于一般工作人员,也是在单位的主领导、分管领导甚至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于事业单位职称采取的是聘用制,一般情况下三年一聘,如果你在任期内未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三年之后单位是否继续聘用你还是个未知数,到时候你也有可能会被聘用为初级职称。

2、进入事业单位副科级后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进入事业单位副科级后,你就属于单位的领导了、属于单位的班子成员,有很大的话语权和决策权。县城的副科级属于县级党委管理的干部,就算单位主要领导对你有看法,只要你没犯原则性的大错误,也没有权利对你进行任免。如果你的年龄在45岁以下,工作突出、能力强的话还有机会转为公务员系列,也有机会提拨为正科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七级。工资待遇也和中级职称的差不了多少,但在权利和政治待遇上在县城的正科级说话已经算有份量的了。

(2)缺点:事业单位副科级提拨为正科级或转为公务员的难度比较大,需县委书记同意,如果自己没有干出点实事,没有过硬的社会背景,一般情况下是难以提拔为正科级或转为公务员的。


文博自媒体


副科即管理八级,走的是管理岗,中级是专技岗,走的是职称,两者在事业单位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路线,不同选择前途截然不同,因此如何选择要看个人情况和想法!

如果个人对权力比较看重,有谋个一官半职的想法,建议走管理岗提拔副科

这样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掌握一定行政资源。事业副科就是班子成员,无论单位好坏,至少是个领导,有分管的领域,比当普通员工社会地位要高很多,而且客观上还有一定的隐形福利,比如孩子读书问题,领导子女都有一定的照顾。二是有机会转公务员,在事业单位提拔了副科,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调到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置换为行政编制即公务员,对很多事业人来说,这不亚于一份大礼。三是有更大的提拔机会。在单位提了副科,意味着进入了组织考察的视线,离正科更近了,而一旦有机会提拔正科,就是部门的一把手,在县里就算得上是个人物,对个人发展来说无疑是利好。

如果对个人前途看得开,没太多想法,建议走专技岗通过职称评聘提高待遇

走职称路线最大的好处是上职称相对容易,努力一下基本上可以拿到中级职称,相当于正科工资待遇,能力强的再评个副高,差不多就是副处待遇,在县里有几个人能拿到正科、副处工资?如果是管理岗人员,绝大部分人干一辈子就是九级职员,也就是科员。因此从收入来说,事业编制人员走专技岗肯定更实惠。这也是多数事业人选择走职称的原因所在。

当然,选择走职称路线你职称再高不在管理岗,当不了领导,也就是平头老百姓一个,只能被人管不能管别人,这是专技岗比较明显的一个缺陷。走职称路线,在这方面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事业单位能做到”一肩挑”最好,有能力的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

事业单位出于工作需要允许“一肩挑”,即在管理岗当领导,但也可以按照职称套发工资,比如在县城事业单位有的一把手有副高职称,他干得是管理岗但实际上是按副高职场拿工资,掌握了权力也拿了高工资,两头都占了好处,如果在事业单位能做到这样是最好的。

问题是,你能做到这一步吗?


80后小公


看个人选择,中级和副科相差就200块钱不到。如果属于实权的股室负责人还可以犹豫,如果一般的股室负责人就算了,当个某长,在某些时候不是用钱能衡量的。

个人以前XX股室负责人,中级职称,二级建造师。反正我都是选择下乡镇了的,何况你属于事业副科,估计在县级以上工作。挺好的!


TakeyouSir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关注我,带你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有什么想了解的,欢迎提问、留言。

县城事业单位,相比中级,个人建议还是进副科好。

理由如下:


原因1.中级职称评上后,福利待遇实际上没有副科多。

有人认为,中级职称享受的待遇和副科是一个级别的,高级职称享受待遇是和正科一个级别的,但事实情况是,这些都是骗人的。

相同情况下,普通公务员年收入比事业编多3万,副科比事业编多5-7万。

当事业编拿到中级职称的时候,无非就是每月到手的钱多个500-600,一年也就多个6、7000的样子,年收入还是要比副科少4-6万!


原因2.实职副科,不但解决了公务员身份问题,也是仕途起步的起点。

事业编相比公务员,最亏的就是身份问题,体制干部提拔都是优先考虑公务员身份。

尤其是机关改革后,事业编提拔到副科领导岗位的难度比原先难了很多倍,而且不解决身份问题,事业编干部都不算有出头之日。

公务员身份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岗位晋升的优势,还有上述说的经济效益上的差别。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岗位晋升,还是经济效益层面,公务员都好过事业编太多;虽然副科压力会大一些,且工作量也会多一些,但个人认为,都是值得的。


以上就是个人对这题的看法,觉得我说得有理的,请给个关注,点个赞;有不同资料的,也欢迎留言、讨论。

事业单位搬砖狗


肯定是进副科好,进了副科也不影响进中级职称,没准还有机会转成公务员。

01.事业单位副科就是管理八级,是事业单位领导职务,优于专技岗位。

事业单位分为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是领导岗位,和公务员一样走的是职务序列,专业技术岗位属于技能岗位,走的是职称。事业单位的管理八级相当于公务员副科级领导职务,工资也和副科公务员差不多。中级职称是专技十级,同等条件下和公务员正科职务工资差不多。但是,管理岗位和专技岗位的发展途径不同,不能仅因为工资高就选择专技岗。

02.管理八级可以调任成为公务员,中级职称想调任公务员还得需要再聘副高职称。

事业编很重要的一条发展途径就是转为公务员,估计这也是百分之九十的事业编的愿望。但是根据公务员调任规定,事业编转公务员有两种条件,一是管理八级以上岗位,二是副高以上职称。而就你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能晋升为管理八级,下一步只需等岗位一年试用期满以后就符合调任公务员条件。而如果晋升中级职称的话,还得等几年再聘副高职称,况且聘了副高职称还需要再等两年,这与管理岗位直接转公务员相差了好几年。

03.很多地方管理八级岗位也可以执行中级职称工资。

其实,很多地方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区分的并不是特别明显,有的担任了管理岗位领导后也照样拿着高职称的工资,这种情况尤其在县以下基层单位或者医院、学校比较普遍。所以说,你可以根据你们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你们当地或者单位也是这样执行的话,你完全可以先晋升管理八级岗位,然后有机会再聘个中级职称,这样可以说两头都不耽误。

总之,管理八级和中级职称相比,建议你选择管理八级岗位。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可私信交流。


中省直遴选


县城事业单位,有机会晋升,是直接晋升管理八级,也就是副科级管理岗位好,还是走职称发展道路,晋升中级职称好。这在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是条两难的选择。管理岗位虽然社会地位高,发展机会更好,但前途漫漫,很费心思。专业技术岗位虽然要受别人领导,但晋升职称不比晋升管理级别,主要靠个人努力和资历积累,而且职称工资更为实惠。

如果不想提拔晋升,一直走职称发展路线,相对来说轻松一些,只要埋头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使不上进不努力,靠着老本和逐渐增长的工龄,也能逐步晋升初级、中级职称,能不能晋升副高,则要看机缘,不是个人能力所能决定的。晋升高级职称,主要看单位的名额,也就是平台决定高度,县城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单位,高级基本上没有什么希望。

一般情况下,中级职称人员的工资,基本上就和管理七级、六级,或者是公务员正科级职务人员差不多,副高就是处级人员工资,即使在中西部县区,每月净收入也在五六千块钱,如果到经济条件更为发达的地区,水涨船高,无论是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或者事业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工资都要提升一大截。职称人员虽然受名额限制,相互之间也有竞争,但竞争力比起公务员和事业管理人员的职级竞争来,就轻松得太多了。这往往使得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超然物外,生活显得很轻松。

事业单位的管理岗位有限,县区几十人的单位,管理八级一般是两个,管理七级一个,有的单位本来就是副科级,甚至是股级,管理八级以上岗位更少。比如乡村小学,管理人员七八个,可能只有一把手是管理八级,甚至是管理九级。管理岗位不仅难晋升,而且晋升后,如果是从职称工资转为职级工资,虽然职务升级了,但工资却下降了好几百块钱。管理岗位最实惠的,就是“双肩挑”,即占着管理岗位,拿的却是职称工资,按规定这样的人不能超过领导班子的三分之一。如果是“双肩挑”,职称评定优先,还在管理岗位工作,两不耽误,当然是事业单位领导最为中意的。

至于到底是选择走上管理岗位,走职级发展的“仕途”,还是继续安安稳稳评职称,走专业技术人员发展道路,完全看个人条件和兴趣爱好,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孰优孰劣,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