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人总喜欢拿印度和中国比?

个人常诳外网,发现一种现象,只要是关于中国的新闻,下面的评论里必然会出现印度人和台湾人,而且他们评论的内容都迷之自信。台湾人就不提了,我一直都搞不懂为什么网络上的印度人在面对中国的时候都表现的迷之自信,最有名的一句评论就是“印度再不加油就要被中国赶上了”。

为此整理了一些网上关于这个问题比较认可的回答:

刚毕业时有一段时间代表某公司去印度采购原材料。在与印度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态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开始发现中国发展超过印度时,他们的内心感到十分震惊并拒绝相信的。

通常的说法是“我们拥有明主、英语和多元文化,这是西方传授我们的成功秘笈。我们照着修炼,怎么还能让旁门左道的中国给超越了呢?这一定不是真的!中国人的GDP数据不可信!”“中国的经济数据靠的是毫无创造性的血汗工厂,印度则是依靠脑力的世界办公室”“你们在遭受着压迫。都不敢骂领导,也上不去FB。”

有一次在供应商群组讨论中又聊到此处,我向他们展示了以下数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中国人预期寿命为76.1岁,印度人为68.3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处的数据,中国成年人识字率为95.1%,印度为69.3%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新生儿死亡率为5‰,印度为24‰。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印度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是中国的5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2倍。将近半数、约6000万印度儿童体重不达标,大约45%发育迟缓(达不到年龄应有的身高),20%瘦骨嶙峋(体重过轻,意味着极度营养不良),75%患有贫血症,57%缺乏维生素A。[4]没有比饥饿和贫穷更大的压迫了。

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布的全球饥饿指数(Global Hunger Index)中中国以7.6分在119个国家地区中排名25,印度则以31.31分排名103,排在伊拉克、多哥、刚果布和莫桑比克之后。[5]非战争国家能让人民饿成这样,几乎算是人道灾难了吧。 当然了,印度还是排在尼日利亚之前的,这一进步值得肯定。

为什么印度人总喜欢拿印度和中国比?

印度

联合国发布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中国是0.752(高),印度0.640(中)。

这些都是跟每一个人切身体肚腹验密切相关的指数。其他更宏观的数据诸如港口吞吐量、发电量、对外贸易额、世界500强公司中中国公司的数量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群组里沉默了许久,终于有人冒出一句:“但是你们还是上不去FB。”

......

之后他们的说法大概就是印度是缓慢但稳定地进步,中国发展虽快但很毛躁。

为什么印度人总喜欢拿印度和中国比?

中国和印度边界,中国最小乡镇

但随着印度的发展,中国产品在印度占据的市场份额反而越来越大。最明显的就是华米OV和一加为首的手机品牌横扫印度,不但把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打得满地找牙,小米还把三星挤下了冠军宝座。印度人终于不再嘴硬、肯承认印度确实落后于中国了。有人煞有介事地分析印度落后于中国的原因:“印度经济改革比中国晚10年。之前印度跟随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中国基础设施好是因为中国土地属于国家,征地容易;印度保护私有财产”“中国人是单一民族和语言国家,沟通容易,行政成本更低(咦?说好的多元文化优势呢?)”“中国的邻国更发达,海外侨民更富裕。”

最近几年访问中国的留学生和学者也日益增加,他们开始向印度传达一条消息:“现在的中国跟印度已经没有可比性的”。一个美籍印度裔学者在访问广州后表示:“这里的一切都按照事情应该运行的运作:准时的公交地铁、斑马线前令行禁止车道都不会占错的车流、干净整洁有人定时打扫的街道。”那种感觉应该和鲁迅同时代的赴日留学生到日本时受到的中日差距带来的震撼类似吧。


为什么印度人总喜欢拿印度和中国比?

成都

上月读到一篇《印度斯坦时报》的专栏作家访问成都后的感想:“所有印度人都对中国怀有一言难尽的痴迷。即使不算1962年的战争和最近的边境对峙,印度人仍然对中国存有竞争感。每次我们谈及我们的经济发展时,总要对标中国。比如过去2年,官方和媒体一直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腾飞已经结束了。现在印度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我不了解中国,只是15年前到访过并被那里的经济进步所震撼。但印度的批评家警告我,不要被北京上海的繁华迷惑了。中国其他地方都很落后。 我上周又去了一趟中国,并记着上面的警告,故意避开了北京和上海。我来到印度人很少听过的成都。我去成都是为了品尝美食,虽然那里的熊猫更出名就是了。几乎从我落地的一瞬间,我就意识到这里的一切跟我原先预想的完全不一样。最终在步出机场5分钟后彻底放弃了中印对比的念头。中印在经济发展方面根本没有对比性。他们至少领先20年。他们的繁荣程度把印度远远地抛在后面。别忘了成都只是一个内陆省会,还不是这个国家最发达的城市。”

现在的印度人认为自己还有优势的只剩下少数几个领域:航天、软件、制药以及美国企业中印度CEO的数量等。其他方面就寄希望于人口红利理论,指望靠中国的老龄化来实现超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