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型敦实性能优异可为何我国没有发展它?

对于现代军备有一些了解的肯定知道直升机作为现代军事体系中重要的武装力量一直在高速发展着,对于陆军它们是有力的空中支援坦克猎手,对于海军它们是便捷的侦查设备反潜高手。


体型敦实性能优异可为何我国没有发展它?

武直-10


体型敦实性能优异可为何我国没有发展它?

直9-c反潜直升机

陆航团的武装直升机对于需要空中支援的地面部队来说是十分给力的帮手,但是对于有反潜需求的舰队来说一般布局的直升机便不是那么友好了。

通常布局的直升机其旋翼进行高速旋转时机身会在力矩效应下跟着一起转起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直升机要在在尾部安装一个尾桨以相反的方向动能从而保持平衡。

可是这样的设计让通常布局的直升机存在很多缺陷,首先尾桨需要耗费动力输出,其次这种布局会让其机身过长,不利于起降和狭窄空间作业,尤其是水面舰艇的甲板。

所以在这些需求下共轴反浆直升机便出现了



共轴直升机有两层主旋翼,以前苏联卡莫夫直升机设计局的“卡”系列直升机最为有名。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就比较好解决上述问题,上下两幅浆叶对转,一个顺时针旋转,一个逆时针旋转,直接抵消了旋翼的旋转力矩。

因此共轴双旋翼不需要考虑尾桨位置和动力损失问题,所以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机身可以做的很短,受侧风影响更小,飞行比较平稳性,悬停性能更好,这对于舰载直升机的飞行性能很重要。由于有着上下两幅旋翼,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旋翼直径也可以较小,总尺寸非常紧凑,特别适合陆上狭小空间和海军上舰。


体型敦实性能优异可为何我国没有发展它?

K-25直升机

但共轴反桨直升机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这种设计并没有被用于陆基大型直升机、小型直升机和武装直升机。这是因为共轴反桨的较为复杂,结构重量较大,可靠性就稍有降低,用于大型直升机的制造难度较大。而对于小型直升机来说这种设计“太重”了,对于需要灵活机动的武装直升机来讲更加不可靠。

所以此设计多用于“海基中型直升机”。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海上气流较为稳定,且没有高海拔降低功率的影响。

第二,在某些急骤的机动飞行中极可能发生上下旋桨相交的恶性事故。常规单层旋翼直升机在发动机停止工作时还能以较低速度螺旋下滑,即使战损也往往只失去一片桨,对于多桨叶机还能有一定升力,但失去旋翼的直升机则只会做垂直落体了

第三,为了保证安全性和控制压缩区,共轴反桨的高度较高,结构复杂,难以装顶置雷达,它想看到别人,就得先探出头来,这就丧失了直升机最大隐蔽接敌优势。

第四,共轴反桨虽然可以无需尾桨平衡,但机动性也受到了影响,庞大的双层旋翼变换角度时显然不如单层容易,机身姿态改便十分缓慢。


体型敦实性能优异可为何我国没有发展它?

旋浆相交事故

基于此类原因我国并没有进行自己的专属开发,仅仅是进口俄罗斯的共轴反浆直升机进行小范围列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