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传闻说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俄罗斯曾经想要出兵伊拉克,但是被拒绝了,这是真的吗?

风云一点通


有传闻说,2003年美国等国动武之前,俄罗斯提议向伊拉克派兵,但是这个提议被萨达姆拒绝了,大致的理由是因为萨达姆怕俄罗斯人来了就赖着不走了,对自己也不利,而且萨达姆自己有自信能够抵抗美英联军。


确实,当时萨达姆声称要把伊拉克打造成美国的泥潭,但是实际上萨达姆自己对于伊拉克的情况是有了解的,毕竟海湾战争中巅峰状态的伊拉克都不是美国对手,被美国在短短几天内消灭了上万伊拉克精锐部队,导致伊拉克国力被大大削弱,战后还被西方制裁,到2003年,伊拉克已经穷困交加,军力比90年代更弱了,萨达姆绝对没有自大到以为可以战胜美国。


因此萨达姆拒绝俄罗斯的帮助这件事情本身不是真的,伊拉克战争爆发在2003年,当时的俄罗斯并未完全走出苏联解体的阴影,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之前爆发的海湾战争中,苏联都还没有解体,即便如此,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都没有介入海湾战争,只是派遣了一些航空兵在苏联和伊拉克边境飞行,威慑西方军队,至于说2003年的俄罗斯,那是对美国一点办法都没有的。

2003年,美国等北约国家开始打击伊拉克之前,是给了伊拉克最后通牒的,虽然俄罗斯反复在联合国否决美国等国关于打击伊拉克的决议,但是美国还是决定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开战。在美国打击伊拉克之前,种种调兵早就已经开始,后勤保障物资的采购也开始了,已经显露了要动武的迹象,但是当时俄罗斯国力尚弱,没有能力支持伊拉克。

如今的俄罗斯不同,看见西方想打击哪个盟友,就马上派兵驻扎,而且马上控制局势,如今的俄罗斯有这个能力,正如美英等国在波斯湾对伊朗展开武力施压的时候,俄罗斯还是敢于和伊朗站在一起搞联合军事演习的,正是俄罗斯的不断打气,伊朗才有底气和西方国家斗争到现在,这要是放在2003年,伊朗怕是早就已经被西方打击了。


海事先锋


本人是不赞同这种观点的!

当时的萨达姆,可以说是非常的想拉住俄罗斯,因为他清楚,如果离开俄罗斯的帮助,他将面临什么样的下场与结局,因此他为此也曾经做出了不懈努力!

当时萨达姆明确表态,伊拉克已经探明的油井有73处,其中开采的24处全部交给俄罗斯负责,并且把剩下的也全部交给俄罗斯开采。

而且伊拉克为了加重筹码,甚至抛出了一份400亿大单的经贸合同!

当时普京的初衷,也是坚决反对美国对伊拉克动武的!

一:前苏联时期伊拉克和俄罗斯的贸易额己经达到20亿美元,俄罗斯直希望能达到此目标。

二:当时的伊拉克欠俄罗斯将近70亿美元外债,俄罗斯也怕萨达姆垮台后这些钱打了水漂!

三:就是萨达姆对俄罗斯的利益诱惑!

然而,所有的事情都是和萨达姆的愿望背道而弛!

当时的小布什政府明确对俄罗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是你同意,我也打,不同意也要打。

但小布什政府也不是光挥舞大棒,胡萝卜战术也没少用,并表示要考虑弥补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损失!。

不止是小布什政府在做着俄罗斯的工作,在伊拉克开战前的久,和小布什同谋的英国首相布莱尔,也亲赴俄罗斯做普京的工作,也是恩威利诱并举,说要考虑俄罗斯在欧洲的利益问题!

此后,俄罗斯的态度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在联合国大会上已经公开表现和流露出来!

然而这一切的蛛丝马迹,自然无法逃过萨达姆的"法眼",毕竟老萨己经在世界舞台上已经混了几十年,这其中的危险和利害关系他怎能又不知,所以,知道一切尘埃落定,无法挽回的萨达姆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几个月之前的2002年12月12日,伊拉克政府单方面撕毁了同俄罗斯政府共同开发西古尔石油公司合同,这个合同价值37亿美元。当时两国也为此争执不休,国际社会也被搞得一头雾水,众说纷纭!

当时普京的态度之所以生变化,也许有以下二点,

一:俄罗斯门前苏联时期的实力已经是可同日而语,如果同美国发生正面冲突,没有胜算的把握,

二:当时的普京,基本战略是希望通过“融入欧洲",恢复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重塑世界大国的地位。

因此俄罗斯当时同意美国进入中亚,并且同意他在中亚建立空军基地,对美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默认他开发TMD和NMD,同美国建立联合中心,以便相互交换导弹预警数据和通报弹道导弹发射情报等等的一系列含作!

可是,从911事件后俄罗斯对美国的百般忍让和迁就,和对欧洲不断释放出的善意,却换来的只是欧洲的不断东扩和对俄罗斯利益的种种伤害,再加上日本小泉首相不顾一切的跑到有争议的北方四岛示察,并且表现出坚决收复的决心,俄日关系再起波澜。

所以痛定思痛的普京开始对欧美执行强硬态度的战略,并且对叙利亚采取坚决支持到底的做法!





相忘江湖71941665


当然是美丽的传说。因为萨达姆并不信任俄罗斯,而那时的俄罗斯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根本不会为了伊拉克与整个西方玩命。

2003年,普京临危受命不到四年,俄罗斯百废待兴。普京还想寻求与美国和解,甚至还在一直申请加入北约和欧盟。而且当时的西方更团结,更强大,也更暴躁,容不得一点反对意见,甚至大不敬。所以俄罗斯不可能去找死,为了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而和整个西方翻脸。

早至两伊战争期间,那时的前苏联与伊朗关系紧密,大量贩卖军火,引起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愤恨。而那时前苏联正如日中天,连美国都要礼让三分,所以萨达姆只得咽下这口恶气。虽然两伊战后,前苏联也伸出橄榄枝,但萨达姆宁可与美国交好,也看不起叶利钦。这里还有一个教派原因,伊拉克虽然信仰什叶派的人口众多,但萨达姆所在的逊尼派一直是国家上层。而前苏联与伊朗交好,出于本能,萨达姆也不会主动搭理前苏联。

由于莫须有的化武罪名,伊拉克遭到以美国为首联军的进攻。虽然形势危及,但萨达姆也不会向普京寻求帮助,因为他知道俄罗斯也自顾不暇,更知道俄罗斯已经没有这个势力,阻挡联军进攻。所以与其被普京婉拒,不如死扛到底。

现在很时髦翻案或戏说,但认为普京曾要出手相救萨达姆,还是不要轻易相信。历史来不得假设,即使有如果,也要基本事实做依据,禁得起考证。


新文化街男孩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空中打击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俄罗斯曾经想出兵伊拉克的传闻不实,自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战略就是防御,坚持的原则就是不挑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从内心来讲愿意出兵,可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有心无力,如果俄罗斯真出兵,将会深陷战争泥潭而不能自拔,加之当时美俄之间的矛盾远没有今天的尖锐,美国也不希望俄罗斯横插一杆子,俄罗斯也没有更大的能力来坏美国的好事。但是俄罗斯确实给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抛出过橄揽枝,愿意保护萨达姆到俄罗斯避难,美国也不反对萨达姆离开伊拉克,只要萨达姆一但离开伊拉克便会树倒猢狲散,美国可以少动兵戈,很轻松的解决伊拉克问题。但可惜的是萨达误判了形势,又迷恋总统的宝座,对自己苦心经营付出了二十六年的心血就这样轻易放弃有万般的不舍,以为美国不可能真正的入侵伊拉克,即便入侵也可以倾尽一国之力与之对抗到底,那知道美国如此强大的空中打击,将伊拉克的军事指挥系统打得失去了指挥能力,空军全部瘫痪,美军的地面进攻没有遇到凶猛的抵抗,不久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沦陷,最终将萨达姆送上了绞刑架。

(一)


西出阳关杨时明


这种说法与事实不相符,伊拉克战争爆发初期,无论是世界舆论,还有萨达姆本人都误判了美英的决断。美国人的压力已让萨达姆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伊拉克自行销毁了部分进攻型导弹,美英军事联盟也予以了认可,许多人认为伊拉克战云可能会因此散去,萨达姆软下身段换来一线阳光,也许这才是导致伊拉克的威武之师在美军突然进攻面前居然不堪一击,因为枭雄萨达姆根本就没有做足全面应战的准备。

萨达姆还没想到的是自己信任的将军们早已上了美国的贼船,战火一起将军们即做鸟兽散去 ,莫许有的罪名打了萨达姆一个措手不及,令伊朗军人畏惧的伊拉克大军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还不如萨达姆的新闻发言人大义懔然有骨气。


而此刻的俄罗斯正经历着苏联解体后的阵痛期百废待兴,即使有心去管伊拉克的闲事,也注定是有心无力,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来的俄罗斯元气大伤,自己家中的事都焦头烂额,没有实力也没有心情去帮萨达姆,所以说俄罗斯在2003年准备出兵支持萨达姆是讹传。
小布什和布莱尔抓住了最好的契机,伊拉克战争时期是俄罗斯最虚弱的时候,别说萨达姆还没有来得及请求国际社会救援,即使明确向俄罗斯提出请求,俄罗斯也会左右为难。


亓官仁


应该不是真的,俄罗斯只是在联合国进行了抗议,抗议对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但是美国等多国部队直接绕开联合国,私自对伊拉克进行的军事打击,伊拉克本身经过海湾战争之后,实力大减,加上对伊拉克的武器禁运和经济制裁,这个时候的伊拉克已经不复当年的辉煌。



即便在巅峰时期,伊拉克都没有抗的过美国打击,更别提贫困交加的伊拉克了,但是,按照萨达姆的性格,就算是俄罗斯真的要派兵来支持他,恐怕他也不愿意,请神容易送神难,到时候想要把俄罗斯 送走可不容易,当年阿富汗政府的高官和总统不就是被克格勃的特工给毒死的吗? 另外,俄罗斯本身也没有能力出兵帮助伊拉克。



在苏联不堪经济压力解体之后,俄罗斯一直在“没钱”的阴影之下挣扎,此时的普京刚刚上任不久,正在全力稳定俄罗斯国内的局势,毕竟车臣武装分子一直在俄罗斯制造事端,频频制造恐怖袭击事件,而且因为俄罗斯的国家经济命脉都掌握在寡头的手里,这就让俄罗斯经济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普京新官上任三把火,亲自指挥打了第二次车臣战争,第一次车臣战争时,他还是俄罗斯总理,俄罗斯刚刚经历了两次车臣战争,本身就已经是贫困交加。



另外在普京上任之前,叶利钦为了尽快恢复国家经济,实行了成功挽救玻利瓦尔的“休克疗法”,但是俄罗斯和波利瓦尔的情况不同,最终导致俄罗斯经济一亏再亏,而且俄罗斯那点儿家底儿都掌握在了寡头的手里,俄罗斯经济呈断崖式下跌,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基本上普京接任俄罗斯总统时,整个国家就是一个烂摊子,普京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恢复俄罗斯经济,稳定俄罗斯局势,打击企图分裂俄罗斯的势力,实在没工夫去管伊拉克的问题,而且按照萨达姆的性格,就算俄罗斯救了他,他也未必领情,所以这档子事可信程度不高。


风云一点通


一代“中东雄狮”萨达姆怎么也不会想到,曾经叱咤风云二十多年,最终竟然成为美军的炮灰,在绞刑架上殒命。

美军曾两次对伊拉克开刀,第一次是微创,第二次是重创,从而彻底击垮了曾经号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伊拉克。

1991年,在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不久,美国获得联合国授权,对科威特境内的萨达姆军队进行了驱赶,在美军强大火力扫射下,伊拉克军队只好败退。此时,苏联解体在即,以乌克兰为首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要求独立,这让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无暇顾及,何况伊拉克是侵略国,也不好支持,相反为了谋求加入西方7国集团,还在联合国投了赞成票,这就不存在俄罗斯想要出兵伊拉克的事实。

2003年,美国欲对伊拉克发动第二次战争的言论甚嚣尘上,这让已领教美军厉害的萨达姆内心不免有所顾忌,为阻止美国的侵略行径,不仅希望联合国加以遏制,还迫切希望俄罗斯能够拔刀相助。然而,尚处于G8集团的俄罗斯,为了谋求本国的强大,仅在国际道义上对美国的动武行为持反对票,并没有出兵伊拉克的设想。结果,一心要对伊拉克诉诸武力的美国竟然绕过联合国,对其实施无情打击。

萨达姆成了孤家寡人,只好硬着头皮与美国仓促应战,显然在美军高科技武器面前,伊拉克军队只能甘拜下风,成为无谓的牺牲品。相信萨达姆在临终前方才醒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江淮圣手


很明显,这有些刻意渲染萨达姆“孤胆英雄”的反美称号。其实,一方面战争前萨达姆在接受美国记者的专访时就已经认怂了,而且是向美国释放了善意;但另一方面萨达姆和俄罗斯都甚至认为美国不会对伊拉克开战。

因此,说什么萨达姆拒绝之类的,显然纯属娱乐,俄罗斯在伊拉克战争开始前后根本就是手足无措。尤其是在战争爆发前,俄罗斯军方压根就没有往波斯湾地区集结,也就是说连最基本的军事调动都没有,怎么可能会直接参战呢?



要知道,当时的俄罗斯经济尚处于缓慢恢复阶段,正是普京总统入主克里姆林宫的第三年,俄国内国力严重不足,也同样没有意愿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面对面、硬碰硬,对于普京来说,急需提振俄罗斯经济才能真正地复苏大国雄风。


如果说,普京总统有意朝着解决伊拉克战争的方向努力,那也只能是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之时动用一下一票否决权。但可惜的是美英方面直接绕开了联合国安理会,而是纠集了以美英为主的联军直接向伊拉克发动突然袭击。搞得俄罗斯连最基本的反击阵地都失去了。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开始向伊拉克发起进攻之时,几乎都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在战前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伊拉克革命卫队就像隐遁了一般,再也没有出现过。美英联军几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拿下伊拉克的。这样的战争结果只能说明,无论是萨达姆还是俄罗斯方面都根本没有做好准备,也压根没有想要与西方一决雌雄的勇气及战争意志力。


东震木


既然是"传闻",那真实性就有待商榷!

伊拉克战争始于2003年,彼时的普京也才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权杖不久。可以说,当时的俄罗斯仍处于权力过渡时期,虽然克里姆林宫的接班人早已内定,但此时仍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

而且,普京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定位俄罗斯的国家战略。2000年,普京的第二十四号总统令包括了具体的《俄联邦国家安全构想》,其中确定了从两极对抗向多极世界转变的国际格局,并且也承认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在国际社会中所占有的绝对优势!

在军事方面,俄罗斯明确了正在出现的威胁趋势:武器技术和军事规模提升。因此,这对于仍处在解体阵痛期的俄罗斯而言,积极抵御外部威胁并发展自身是这段时期的重点目标。

毫无疑问,伊拉克战争的现代化、信息化等也被俄罗斯视为战略对手的参考蓝本。所以在战争爆发后不久的2003年10月,俄国防部就参考这场战争发布了《俄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紧迫任务》白皮书。

此时的俄罗斯也意识到,美国突飞猛进的军事装备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俄罗斯如果想要制衡或者防范,就必须依托苏联时期留下的强大核基础作为战略保障,然后集中力量和资源推进军事现代化。

所以说,俄罗斯当时也清楚自己还不具备介入外部大规模战争的实力!主体国防战略仍然以未雨绸缪式的积极防御为核心,而且俄罗斯当时的主要压力还是来自北约东扩、车臣问题等方面,中东还只停留在未来构想中。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一、萨达姆政权的迅速瓦解,来不及协调俄罗斯的军事援手。面对美英联军的军事打击,萨达姆不需要援手和帮助吗,显然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在美英联军的强大火力下,真的没有给萨达姆时间和机会。从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正式以“斩首”和“震慑”行动,发起大规模空袭和地面进攻,拉开伊拉克战争序幕,萨达姆军队基本上没有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和反击,美英联军在4月8日开进巴格达,占领萨达姆城,萨达姆军事力量全线溃败。到4月15日,美英联军宣布已经控制了伊拉克全境,伊拉克战争主要军事行动结束。在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萨达姆政权灭亡了,焦头乱额、东躲西藏的萨达姆怎么可能有时间与俄罗斯磋商出兵事项。




二、相对于俄罗斯来说,当时是真的没有底气出兵伊拉克。2003年的俄罗斯,是普京的第一届总统任期,当时俄罗斯的国家局势不允许俄罗斯出兵伊拉克。在政局上,鉴于车臣问题影响,普京正全力加强中央集权,稳固国家局势;在经济发展上,俄罗斯正处于爆发期,从2000年以来,普京大刀阔斧改革,结束了经济负增长困局,经济总量在2003年达到了4300多亿美元;在军事实力上,俄罗斯基本就是靠前苏联遗留的军武看家,军费只能维持日常所需,根本谈不上研发、装备和更新换代。这种情况下,想让俄罗斯出兵海外,帮助伊拉克对抗美英联军,无论从那个方面来说,都不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和战略。当时俄罗斯是在联合国对美英发动伊拉克战争提出质问和反对,但是美英绕过联合国的做法,让俄罗斯的否决权成了无用武之地!



三、美国不可动摇的政治目的,使的伊拉克战争势在必行。美国与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之前,一直到海湾战争爆发之前,有一段较长时间的蜜月期,因为萨达姆入侵科威特,夺取石油资源和抹掉140亿美元战争贷款的举动,触及到了美国利益,再加上萨达姆对美国的碰撞和在阿拉伯世界的自高自大,美联军发动海湾战争给萨达姆以沉重打击。海湾战争后,美国对伊拉克武器禁运和石油禁售的经济制裁,使伊拉克经济严重颓败,伊拉克国内萧条、生活困难,萨达姆动了替换石油结算货币,以达到增加石油出口发展经济的念头,这可是对美国美元霸权的挑战。接下来美国以结束萨达姆独裁统治、打击萨达姆反人类罪行的口号,以“洗衣粉”为标志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对伊拉克军事打击,结束了萨达姆对伊拉克的统治,维护了美元霸权和美国超大国地位的实质。

总之,美英联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带有根本政治目的的侵略战争,是美国服从就支持、反对就打击的霸权实质体现,别说俄罗斯在当时没有底气和能力出兵伊拉克,就是有也不会改变美国的初衷,也不会挽救伊拉克、萨达姆的下场。虽说萨达姆政权的灭亡,与其暴虐统治有决定性的关系,但是不可否认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膨胀,伊拉克、萨达姆也只是美国霸权的“受害者”之一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