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條過江通道傳出大動作!2020年過江通道縫合長江

南京過江快速路網建設重大進展

2020年過江方式大變↓↓↓

六條過江通道傳出大動作!2020年過江通道縫合長江


資料圖


龍潭過江通道

【今年2月已開工】


龍潭過江通道項目起自儀徵境內江北長江大堤,接過江通道北接線,向南跨越長江,經南京龍潭,止於 S338 省道交叉處,接過江通道南接線。線路全長約 5.0 公里。其中跨江大橋採用主跨跨徑 1560 米的懸索橋,一跨跨過通航水域。

項目擬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路基寬度 33.5 米,設計速度 100 公里 / 小時。預計 2024 年建成通車,工期 5 年。

根據此前發佈的消息,規劃中的南京到鹽城高速公路、儀徵至祿口機場高速公路均藉由龍潭過江通道跨越長江天塹。

六條過江通道傳出大動作!2020年過江通道縫合長江


△江蘇省過江通道規劃建設示意圖


長江五橋

【預計2020年建成】


長江五橋又稱為梅子洲過江通道,採用橋隧結合的過江通行方式,計劃2020年建成。今年要完成主橋索塔建設、鋼混組合梁製造並吊裝;南、北岸引橋主體施工。

六條過江通道傳出大動作!2020年過江通道縫合長江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

【2018年—2023年】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距離上游的揚子江隧道約1.8km,距離下游的長江大橋約2.4km,為雙向6車道城市主幹道。項目南起建寧西路,北接興浦路,過江線路與寧浦客渡渡線交叉。


六條過江通道傳出大動作!2020年過江通道縫合長江


浦儀公路西段

【計劃2020年建成】

浦儀公路西段起於104國道與205國道交叉的浦泗立交,全程高架,在上壩跨越長江夾江,經八卦洲,與和燕路過江通道交叉,止於八卦洲二橋高速樞紐,全長約11.5公里。


六條過江通道傳出大動作!2020年過江通道縫合長江


其中主橋為雙塔獨柱鋼箱梁斜拉橋,按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總體施工工期為36個月,計劃與長江五橋同步建成。

仙新路過江通道

仙新路過江通道南起G312寧鎮公路交叉處,向北沿仙新路跨越棲霞大恆廣路、恆通大道及新港大道後穿越長江,江北側跨越疏港大道化工大道後接入s501,在跨越北六路後至s356,全長約13.5公里,主線設計速度採取80公里每小時的雙向六車道,按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輔道設計速度採用50公里每小時的雙向四/六車道,按照城市主幹道標準建設,工可推薦的過江方案為雙塔懸索橋。

和燕路過江通道建設昨天傳來新進展,江南燕子磯段本月將開工建設。和燕路過江通道計劃2022年建成,屆時將與2020年建成的浦儀公路西段、長江五橋組成“公路一環+井字快速路”的快速路網布局。

六條過江通道傳出大動作!2020年過江通道縫合長江

“公路一環+井字快速路”快速路網布局要來了


和燕路過江通道項目起點位於棲霞區燕恆路與和燕路交叉口,向北沿和燕路以隧道形式穿越長江,在八卦洲上止於浦儀公路立交,全長約5.725公里。項目全線採用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標準建設。主線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

六條過江通道傳出大動作!2020年過江通道縫合長江


和燕路過江通道對於南京交通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它將與浦儀公路西段、長江五橋共同完成“公路一環”的閉合。

同時,和燕路過江通道也是我市“井”字內環快速東部的重要通道之一。“井”字快速路目前已建成長江隧道、揚子江隧道兩條過江通道,和燕路過江通道建成後,將與紅山路快速路一起將“井”字的東線向北延伸,成為東線過江通道。屆時,我市將形成“公路一環+井字快速路”的快速路網布局。

和燕路過江通道建設有了最新進展

江南段本月開建

和燕路過江通道工程項目共有5個土建施工標段,其中4個位於八卦洲上,2017年11月已經陸續開工。本月將開建的是剩下的江南燕子磯段。

燕子磯段位於棲霞區和燕路上,與紅山路快速化改造工程相接,起於和燕路與燕恆路交叉口,沿和燕路向北延伸至燕子磯中學,全長808.8米。

1

建設階段對居民出行影響最大

南京市公建中心橋隧一處處長沈斌介紹,此段工程將下穿幕府山,山體大多是岩石,開挖時噪音較大,為此施工方將採用低噪聲岩石破除機械,儘量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道路基坑土方開挖和主體結構回築階段,是對周邊居民出行影響最大的時候。不過,沈斌表示,至今年年底基坑開挖前,基本不佔用車道。

但因太新路到觀音門街段的施工寬度大、難度大,到8月底9月初時,這段道路將全封閉施工。屆時,市民需要從太新路繞行到燕春路抵達觀音門街,大約繞行300—400米。8路、101路和125路公交線路也將繞行。根據工程情況,交管部門和公交部門會制定出行方案提前公佈。

到明年,燕恆路到太新路整個施工段都將全線圍擋,不過兩邊會各留一條道路通行。而太新路到觀音門街段將繼續全封閉。

2

穿越長江的隧道盾構工程10月初開動

除了江南段,和燕路過江通道穿越長江的隧道盾構工程也在準備中。兩臺盾構機將於10月初、12月初先後下井始發。

隧道深達水下80米處,承受高水壓的同時,還要穿越上軟下硬地層、江底斷裂帶、岩溶區域等複雜地質,因此被專家認為是目前國內難度最大的盾構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