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談蕭珊:我進了門看到她的面容,滿腦子的烏雲都消散了

2019.02.11

第577次推送

人之為人,無非一個“情”字。親情、友情、愛情,是人生的三大支柱。

巴金是一個主情型的作家,他對人世間的情感的體驗是尤其真而且深的。對親友的珍視與懷念是巴金生命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他散文寫作的一部分,並且是重要的部分。

巴金懷念親友的散文創作始於1932年的《童年》,留給世人最後的作品是1999年的《懷念振鐸》,貫穿於近七十年的創作生涯,其中有懷念集子《憶》和《懷念》。可見對親友的感情在巴金生活中所佔的分量之重。

01 被童年生活滋養的創作

親人是與我們具有血肉聯繫的,親情是人們情感的根基,親人的懷抱是人們內心最安全最溫暖的所在。巴金懷念類文章中首先是這一類。

《童年》創作於1932年。當時正是巴金的人生中最為矛盾和痛苦的時期,理想的茫然,現實的汙濁,使巴金在近乎瘋狂的寫作中尋求心靈的解脫,借對“童年”時期母親的回憶來尋得片刻溫暖與慰藉。

文中回憶幼年時母親“那一雙大眼睛充滿了愛憐的眼光看著我,它們是十分明澈的,就像兩盞明燈,照亮了我的幼稚的心”,臨睡前母親給巴金兄弟講解《白香詞譜》。母親的愛和陪伴給了巴金幸福的童年,溫暖著巴金漂泊的心靈。

她教我們將來長大成人以後應該怎樣忠實地生活,去愛人,去幫助人。”母親的善良的教育照亮了他人生的道路,使他“不怕暴風巨浪顛覆我的獨木小舟,我只是默默望著船頭的兩盞明燈”。在1936年創作的《我的幾個先生》中把母親稱為“我的第一個先生”,強調“使我認識‘愛’字的是她”,“把我和這個社會聯繫起來的也正是這個‘愛’字,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柢”,“母親教給我‘愛’,轎伕老周教給我‘忠實(公道)’,朋友吳教給我‘自我犧牲’”,突出強調的是他們純潔的靈魂對自己人格的成長所起到的引領作用。

《做大哥的人》通過《家》中覺新的原型——巴金大哥的所作所為展示了:作為承重孫地位使他為了整個家庭著想,委屈求全,被動地接受長輩安排的婚姻,工作,在大家庭中處處忍讓來“換取暫時的平靜生活”。儘管作者並不理解也不贊成大哥這樣的生活態度,但他默默地承受著來自長輩的欺壓與弟弟們的指責,事實上起到了減輕弟弟們壓力的效果。在經濟比較困難的境況下,還想方設法為弟弟們籌措資金,成全弟弟們的願望;在看望巴金的時候,儘管自己很喜歡那張唱片,知道巴金也喜歡,便堅持將唱片送給了巴金。大事小情,無不彰顯出他那犧牲自己成全別人的美德,以德報怨的善良心靈。

對三哥李堯林,巴金分別於1946年和1983年寫過兩篇懷念文章,相隔三十七年,冥冥之中《我的哥哥李堯林》像是對《紀念我的哥哥》中所說的“再過四十年您的紀念也不會死的”的一種回應。《紀念我的哥哥》寫於李堯林剛離世不久,巴金還沒有從失去親人的極度哀痛中回過味來,以至於坐在哥哥曾經坐過的沙發上,望著熟悉的一切竟然產生了幻覺,彷彿看到了哥哥“坐在寫字檯前,背向著我,埋著頭在寫什麼東西”,以至於失聲叫出聲來。可見兄弟之間的感情之深。

隨之哥哥生前的點點滴滴自然湧現到作者的腦海:當年由於哥哥的提議,兄弟二人離開家,從成都到上海求學,雖然條件艱苦,但兩人一起上學、放學、回家,點滴深情支撐著兩人的求學生涯。大哥自殺後,哥哥默默承擔起養家的重擔,從不向巴金訴苦,每次相見都安慰巴金,總說自己過得很好。他認真地教書,譯書,長期沉重的生活最終壓垮了他,抗戰勝利不久就無聲地去世了,留下的只有未完成的譯稿和親人們的沉痛的思念。直到這一刻作者才真正“明白你是這世界上最關心我的一個人”。

最觸動作者內心的還是哥哥那純潔的心靈:“你活著時沒有害過誰,反而把你有限的收入分給別人。你做過十年的中學教員,不少的學生得過你的益處……你像一根火柴,給一些人帶來光和熱,自己卻卑微地毀去。你雖然默默無聞地過了一生,可是你並沒有白活……你卻播下了愛的種子。”這愛的種子不僅種在了作者的心裡,也種在了他的學生們的心裡。幾十年過去,他們沒有忘記這位具有平凡而純潔心靈的優秀老師,他們希望“我談談我哥哥李堯林的事情。……我哥哥去世三十七年了,可是他們今天談論他,還彷彿他活在他們的中間,那些簡單、樸素的語言給我喚起許多忘卻了的往事”。由此有了寫於1983年的《我的哥哥李堯林》。

02 “我進了門看到她的面容,滿腦子的烏雲都消散了”

蕭珊是巴金的妻子,也是巴金一生唯一所愛,相知相愛近四十載,是巴金生活中最重要的親人。巴金用深情綿邈的筆觸看似平靜地述說他們在“文革”中相濡以沫的深情,平靜的背後是無法言表的沉痛與無奈悲哀。作者遭受批判、不斷地寫檢查,喪失了做人的權利,妻子的安慰帶給作者精神上的撫慰。在那個夫妻反目、父子相殘成普遍現象的時代是多麼難得。“我進了門看到她的面容,滿腦子的烏雲都消散了。”

在暴風驟雨無情肆虐的時代風雲中,她用柔弱的肩膀給巴金撐起一片寧靜的港灣,作者用幾個小細節表現這種給自己莫大安慰的小事:暗夜裡失眠的雙方相互呼喚,嘆息之後,還要加上一句“要堅持下去”;她認為“她多受一點精神的折磨,可以減輕對我的壓力”。她的安慰信任,為作者抱不平,她自己卻承受著無名的威壓與無名的罪行,莫名的批判和無辜的毆打,內心長期的抑鬱,使她患了癌症,卻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甚至想得到丈夫的陪伴都成了奢望。在她最後的日子裡,作者能夠陪伴她,“她住院後的半個月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以來我既感痛苦又感到幸福的一段時間,是我和她最後的的平靜的時刻”。具體時間的寫出,作者印象是多麼刻骨銘心,六年的時間裡只有這麼一小段既痛苦又幸福的日子,竟然是她用最後的生命的代價換來的。

留在作者記憶中的最深刻的是她那雙美麗的眼睛“眼睛很大,很美,很亮。我望著,望著,好像在望快要燃盡的燭火。我多麼想讓這對眼睛永遠亮下去!我多麼害怕她離開我!我甚至願意為我那十四卷‘邪書’受到千刀萬剮,只求她能安靜的活下去”。巴金沉痛自責:“我比她大十三歲,為什麼不讓我先死?我想,這是多麼不公平!她究竟犯了什麼罪?她也給關進‘牛棚’,掛上‘牛鬼蛇神’的小紙牌,還掃過馬路,究竟為什麼?理由很簡單,她是我的妻子。她患了病,得不到治療,也因為她是我的妻子。”蕭珊的默默地為家庭為丈夫無怨無悔地犧牲自己,“文革”的暴風驟雨中還企望用自己柔弱的肩膀為巴金撐起一片寧靜的天空。把她的善良無辜表現得越是充分,就越能彰顯出毀滅她的勢力惡毒與殘暴。

03 為魯迅先生創作11篇懷念文章

在巴金的懷念文章中,魯迅先生是他寫作懷念文章最多的一位,持續時間近半個世紀,最早的《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寫於1936年,最後一篇《懷念魯迅先生》寫於1981年,相距四十五年。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巴金先後創作了十一篇懷念文章呢?

在魯迅先生生前,巴金與魯迅的直接接觸並不多,在不多的接觸中魯迅先生嚴謹的創作態度,對巴金出版事業的無私支持,熱情扶持青年作者的高尚情懷,尤其是在巴金遭受到當時左翼作家攻擊的時候,魯迅先生仗義執言,肯定巴金的文學成就和他的思想,使巴金感念於心,終生難忘。特別是在1949年後的歷次政治運動中,當年魯迅先生的肯定為巴金擋住了多少明槍暗箭。無論是哪個時期,巴金對魯迅的敬仰與熱愛始終如一。

在魯迅先生去世後,巴金和靳以、黃源、蕭軍、黎烈文等人自動擔當起治喪辦事處的工作,併為魯迅先生守靈。一個月的時間裡,巴金先後創作了《悼魯迅先生》、《一點不能忘卻的記憶》(後改為《永遠不能忘記的事情》)、《片斷的感想》,文章寫得情真意切。在巴金眼中,“魯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偉大。近二三十年來他的正義的呼聲響徹了中國的暗夜,在荊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舉著思想的火炬,領導無數的青年向著遠遠的一線亮光前進”。這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由衷的景仰之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巴金應《人民文學》創刊號之約,創作了《憶魯迅先生》,寫自己參觀北京圖書館裡魯迅生平和著作展覽室給自己的感受:“那個小小的房間怎麼能夠容納下一個巨人的多麼光輝的一生和多麼偉大的心靈?”“你像一個普照一切的太陽,連我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您的光輝,你像一顆永不隕落的巨星,在暗夜裡我也見到你的光芒。”

他也解釋了自己崇敬魯迅先生的原因:“在困苦中,在絕望中,我每一想到那靈前的情景,我又找到了新的力量和勇氣。對我他的一生便是一個鼓舞的泉源,猶如他的書是我的一個指路者。”並推己及人:“他不只是一個太陽,有時他還是棵大樹,就像眼前的樹木一樣,這樹木給我擋住了風沙,他也曾給無數的青年人擋住了風沙。”在這篇文章裡,巴金用兩個意象比喻魯迅先生,“太陽”和“大樹”,太陽能夠給人帶來溫暖和光明,給在黑暗中探索的人照亮前進的方向;大樹能夠為人遮風擋雨,提供庇護。這是巴金的感受,也是他熱愛景仰魯迅的原因。

《懷念魯迅先生》是巴金最後一篇懷念魯迅的文章,寫於1981年。文中反思自己在“文革”中被打成“反動權威”,想起先生“為了真理,敢愛,敢恨,敢說,敢做,敢追求……”的囑託,從而懺悔:“當先生的言論被利用、形象被歪曲、紀念被壟斷的時候,我有沒有站出來講過一句話?當姚文元揮舞棍子的時候,我給關在牛棚裡除了唯唯諾諾之外,敢於做過什麼事情?”通過先生自比“孺子牛”的無私心靈和寬廣胸懷的對比,慨嘆自己“在‘文革’中沒有能夠遵循先生的教誨而慚愧”,“正因為我又記起先生,我都有勇氣活下去。正因為我過去忘記了先生,我才遭遇了那些年的種種不幸。我會記住這個教訓”。

巴金創作藝術探究

巴金谈萧珊: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

劉福泉 王新玲 著

ISBN:978-7-309-14595-3

定價:75元

本書分上下兩編,上編為《巴金散文創作藝術探究》,主要探討巴金散文風格的形成及發展、巴金散文的美學內涵、巴金散文的無技巧理論、巴金散文的修辭藝術、巴金懺悔意識的流變、巴金早期散文的意想特色等問題,偏重於理論分析;下編為《巴金小說創作藝術探究》,主要探討《家》的人物形象、《家·春·秋》中體現的傳統文化對巴金創作的影響等問題。

巴金谈萧珊: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