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很多育兒專家都強調:高情商的孩子,未來格外“吃香”。

高情商來源於哪裡?父母!作為父母,我們既是孩子的親人,同時又是孩子早期教育的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言談舉止,都在影響孩子的成長。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換句話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喜歡大吼大叫的父母,很難養出一個好性格的孩子;喜歡玩手機的父母,很難養出一個喜歡看書的孩子;懶得出門運動的父母,更難養出一個熱愛運動的孩子。

父母的生活方式為人處世的方式,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自己的孩子。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高情商的核心表現為: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會說話。

其中,會說話尤為重要,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父母掌握說話的技巧,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 到了晚上的休息時間,孩子卻不想上床睡覺

孩子的精力都比較旺盛,經常玩嗨了,到了晚上的休息時間,卻依舊不想上床睡覺,這時候,很多,媽媽都會說:“幾點了還不睡覺!”“喊你幾遍了,還不聽!”,可是,這樣說孩子根本就聽不進去。ba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 媽媽學會把這句話“掛嘴邊”:

還有10分鐘就到睡覺的時間了,你是想玩10分鐘的玩具還是聽故事?

這樣問一方面是督促孩子,另一方面孩子的興趣得到滿足,就會聽話去睡覺了。

孩子還小,沒有什麼時間觀念,所以沒有必要不停的催促,而是要和孩子規定好時間,定好生物鐘,逐漸養成按時上床睡覺的習慣。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 孩子做事磨蹭

穿衣服磨蹭、寫作業磨蹭、出門磨蹭……每次都要家長不停的催催催。大多數的媽媽習慣這樣說:“能不能快點,磨蹭什麼呢!”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媽媽學會把這句話“掛嘴邊”:

我們5分鐘就要出門,你的外套是要穿著還是拿著?

給孩子一個選擇,適當的給孩子一些緊迫感,能夠讓他知道我們馬上就要做這件事,不能拖下去了。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 孩子喜歡說“不”

這是家長最討厭的一句話了“不”“不要”“我就不”,無論你讓孩子做什麼事,他都喜歡用“不”直接否定拒絕,讓人非常惱火。

有的媽媽脾氣比較急躁,或者性格比較強勢,一般都會直接告訴孩子:“不什麼不,必須聽我的!”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媽媽不妨學會把這句話“掛嘴邊”:

你有說不的權利,但是你要告訴媽媽為什麼啊?

育兒專家一再強調:孩子再小也是有自尊心的。

面對孩子的要求,如果家長只是一味否決,孩子的自尊心會受到很大傷害,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且跟你作對。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 j家長不給買玩具,用哭“威脅”父母

在商場看到想要的玩具,大多數的家長都會拒絕孩子的要求。於是,大哭、撒潑打滾時常發生。有的媽媽怕丟人,就對孩子說:“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媽媽不妨學會把這句話“掛嘴邊”:

如果你不哭了,我會考慮買不買玩具的事。

孩子用哭“威脅”爸爸媽媽,無非就是達到買玩具的目的。所以家長首先要明確,哭是沒用的,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以後,再去耐心的溝通,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 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孩子不願分享玩具

家裡來了朋友或者是帶著孩子去做客的時候,一般都會讓孩子一起玩,也想要孩子之間分享玩具,但是孩子總是又哭又鬧就是不願意給弟弟,這可怎麼辦?

很多家長會用“你不分享給弟弟玩,媽媽就不喜歡你了”這種話來威脅孩子。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媽媽不妨學會把這句話“掛嘴邊”:

你是想自己先玩還是給弟弟玩?或者是拿別的玩具給弟弟呢?

孩子3歲左右,就已經有了物權意識,對自己物品的佔有慾很強,不願意分享是很正常的事,家長一定不要強求。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教育孩子,培養孩子高情商,其實就是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高情商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我們家長不停的幫助孩子去鞏固,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多和孩子溝通吧!

在遇到上述的情況的時候,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最為重要的是需要孩子的配合。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利用一些繪本,利用孩子很強的代入感,讓孩子從繪本中懂得如何什麼是自己需要改正的,以及需要做到的。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我家二寶在3歲前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有一套《做最好的自己》還挺好的,一共10冊, 精美、色彩鮮豔的插畫,在3歲之前,可以當做漫畫圖畫書,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的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媽媽常把這5句話“掛嘴邊”,孩子長大之後情商高,格外“吃香”

同時這套書是中英雙語的,還能夠用來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手機掃碼就能實現有聲伴讀,不用擔心自己發音不準,教錯孩子哦。

10冊不過是38.5元,平均一本不到4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怎麼算怎麼划算!

有需要的家長,點擊下方“去看看”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