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潜艇在一望无际伸手不见五指的大海中航行,对周边环境要有极好的感知力才能确保安全。但纵观历史,深海潜艇碰撞事故仍时有发生。

因为海洋环境实在太多变、太恶劣,数不清的海底山峰、暗礁、跃变层、洋流和各种障碍物让人防不胜防。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海底复杂地形

再加上随着技术提高,现代潜艇噪声水平大幅下降,对潜发现距离越来越短。即便海狼级这样武装到牙齿的先进攻击核潜艇,对另一艘海狼的发现距离也不几百米。对排水量近万吨的巨型潜艇来说,这几乎是在毫厘间擦身而过。

2009年,同属北约的英国“前卫”号核潜艇和法国“凯旋”号核潜艇在大西洋水下相撞,两艇互有损伤。相撞后双方竟然不知道是潜艇,还以撞上了渔船。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英法潜艇相撞

为弄清周边环境,人们非常想为潜艇装上十八般兵器,让它耳聪目明。可惜海水对电磁波太不友好,什么可见光、电磁波、雷达波在水下统统不好用,唯一能信赖的还是基于声波的声呐系统。因此潜艇远航需要详尽海图和各种声呐设备。

一、详细的、及时更新的海图是潜艇航行最重要的资料之一。

海底深度、底质、起伏状况,礁石、管线及其他地理要素都要在海图上详细标注出来。这依赖于平时测量船、侦察船和卫星等做细致的测绘工作。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海底地形图

潜艇导航系统利用惯性导航设备时刻计算位置,并将其标注在海图上。工作人员随时向舰长汇报位置和周边情况,以供决策。

二、现代潜艇上有7、8种声呐设备,时刻搜索远近目标。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1、艇艏主/被动综合声纳

。此声呐在中高频工作,中远距离目标发现能力强、精度高,是潜艇探测和攻击最重要的声呐之一。

使用主动声呐时,通过计算声波往返时间就可以得出目标精确距离、方位、航向和航速,为规避或攻击提供依据。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艇艏声呐

但主动声呐就像黑衣人拿着手电筒在夜间行走,你能看见别人,别人也能看见你。所以主动声呐效果虽好却不能经常使用,只能在攻击前或安全水域使用。平时还要靠各种被动声呐。

2、舷侧阵声呐和拖曳线列阵声呐等。

舷侧阵声呐分测距声呐、测向声呐。它们在500-2000HZ中低频段工作,能探测远距离目标方位和距离,为潜艇指引目标。最远搜索距离达90千米。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大孔径三元子阵式舷侧被动测距声纳

潜艇艉部的拖曳线列阵声呐工作频率更低,约几十到几千赫兹,探测距离最远。如海狼级核潜艇上的TB-16系列拖曳线列阵声呐,利用海声通道和声音汇聚区最远探测距离达180千米。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拖曳线列阵声呐

当然,以上声呐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避碰,而是为了发现和攻击目标。

3、探雷和避碰声呐是躲避近距离障碍物的重要设备。

潜艇航道前方的礁石、沉船、水雷、冰层和各种漂浮物都是危险品,所以需要探雷避碰声呐。这种声呐是主动声呐,工作频率高,在几十到数百千赫之间,探测精度达10米左右,能有效发现前方航道上的障碍物。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海狼级潜艇围壳上的避碰声呐

高频声波在海水中衰减很快,所以其工作距离只有几百米。既能发挥良好避碰作用,也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洛杉矶级核潜艇的探雷和避障声呐

4、潜艇上还有侦查声呐,能接收敌方主动声纳的方位、发射频率、脉冲宽度和重复率等参数,并加以干扰,也是一种探测设备。

三、谨慎仔细的应对。

潜艇在深海活动时受障碍物影响较小,水深大漂浮物少,有几条鱼也不害怕。到浅水区时,海底地形和障碍物限制就急剧增加。

1、海底礁石很容易让潜艇搁浅。1981年,一艘苏联“威士忌”级常规潜艇,在瑞典卡尔斯克鲁纳海军基地外活动。经过狭窄航道时被卡在岩石缝中不能脱身,被人们称为“岩石上的威士忌”。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岩石上的威士忌

2、各种水中漂浮物威胁也很大。包括渔网、绳索、水草/水藻等上层带状物体。

螺旋桨旋转时会产生吸入流,很容易把漂浮物吸入,缠到主轴上导致潜艇动力降低,甚至失去动力。

潜艇近岸侦查时,有时还会利用大型渔船、货轮等掩盖噪声。一旦冒险进入捕鱼区,各种渔网、拖网就是巨大威胁。大型渔网上有钢丝,缠上螺旋桨非常麻烦,割都割不断。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海带养殖区

而海带、贝类等海产品养殖区也有很多缆绳、浮绠、橛子和石砣。粗壮缆绳直径达4厘米以上。潜艇航行其中,螺旋桨拽着整根缆绳不断下坠,直到失去动力动弹不得。

2016年一艘美国核潜艇被渔网缠上,不得不紧急上浮,在对方监视下缓缓逃离。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美国潜艇和渔网

对于异物缠绕,潜艇现阶段也没什么好办法。虽然各国都在研究一些涡流喷射、保护套筒、旋转刀片、机械手等破解方法,但都不怎么成熟。通常只能上浮到水面清障,或从鱼雷发射管派遣蛙人在海底清障。

和平时期还凑合,到了战时就是玩命。而己方潜艇出航,当然是沿着预定航道从水面上浮航过去最安全。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防潜网

战时沿海除了民用障碍物,对方还会投放大量防潜网和临时障碍物。防潜网在二战中广泛应用,架在狭窄水道和港口外围,阻止潜艇潜入效果很好。潜艇为了破解脱身,也相应在艇艏加装了切割刀具。和风漫谈原创,禁止抄袭。

总之,潜艇要想掌握周边环境,现阶段仍要提升声呐性能来达成。如今美军新型AN/BQQ-10综合声呐已经集成了水下精确测绘导航(PUMA)系统,能精确测绘海底地形、记录地理特征、探测疑似水雷,并将3D测绘地图传到海基陆基平台上显示出来。利用它,潜艇就能隐蔽的潜入作战海域探查情况,安全的进行雷区监视和各种规避行动。

潜艇在大海中如何判断周边情况?遇到海带群会被缠住吗?

3D测绘地图

其实对复杂浅水海域,大型核潜艇还是躲的远远好。它们的任务和作战目标也不在这里。四五十米水深对这些艇身直径十几米的大家伙来说简直是龙游浅滩,上不得下不得,稍不留神就触底触礁,根本没必要冒险。浅海行动还是灵活小巧的柴电潜艇合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