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家庭,如何保證孩子的教育質量?

熱劇姐


人們說,分工不分貴賤,所以教育也沒有貴賤之分!農民工的孩子,同樣也在享受九年義務教育,沒有區別對待!

至於如何保證教育質量,首先家長才是最重要的啟蒙老師!無論做什麼樣的工作,首先優先考慮孩子的處境,在還沒有成年之前,最好不要離開孩子太遠的地方工作。

0至3歲要親自撫養,要給予更多無條件的愛,因為他(她)是最需要父母的時候,也是最脆弱的時候,這時候就是建立孩子安全感最佳時期,培養孩子與父母之間更深厚的感情。人們說,3歲看老,是沒錯的!

3到6歲的時候,一定要立規矩!因為孩子已經完全聽懂家長的指令了,所以要給孩子樹立榜樣,訓練他(她)們各種各樣的能力,規範他們的行為,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完全取決於家長手中的這隻筆,你怎麼描他(她)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6歲以後,孩子建立了良好的行為習慣,那麼他(她)們上學的話,就相當順利了!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問題是,學校也是一個大染缸,進入學校相當於孩子已經步入社會了。環境決定孩子的一生。孟母三遷就是這個道理了。這個也取決於每個人的條件,始終,越發達越靠近省會的城市,教育質量教學條件肯定就是最好的,因為優秀的老師都集中在那裡!好老師不可能在大山裡面默默無聞吧(有,少之又少)!







晴雲秋月


我就是農民工家庭出身,一直以來學習順利,主要有兩點原因:

1、家人極其重視學習:爸媽覺得只有我學習成績好,才能以後找個好工作,才能生活更順利。

所以從小到大,一直跟我說,只要我學習成績好就是他們最大的幸福。

這讓從小的、懵懂的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認真學習。而且他們在學習上毫不保留地支持。

2、不懂就問、自己愛看書、認真學、愛自省。

(1)不懂就問。因為父母沒有好的教育背景,所以學習方面是幾乎無法幫助我的,所以教導我一定要不懂就問。而經過嘗試,我發現老師很喜歡不懂就問的孩子,這讓我很少有不懂的地方。

(2)自己愛看書。書中自由黃金屋,這句話確實是不錯的。我的很多學習方法、學習態度都是從書中學來的,這讓我在初三、高三的重要日子能調整心態,積極面對。

(3)認真學,是指我會抓住課堂的每一秒,老師最精華的教學知識在課堂,只要我能夠認真聽講,認真練習,認真思考,其實很簡單。

(4)愛自省。比如我會分析自己薄弱的地方是什麼,然後通過自我思考、與老師、朋友交流,尋找學習措施,並和老師、父母溝通,建立監督機制,幫助自己學習。

以上是我的一些親身經歷和方式,希望能幫到你呀!




一靜說


又看見一個很符合自己經歷的問題。我爸媽都沒文化,而且都很忙,基本沒空管我,其實他們也教不了,畢竟自己也不會嘛。不過大概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我懂事的比較早,知道知識才能改變命運,hhh。所以成績也算還行,接下來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

如果是農民工家庭的話,父母其實在家中對孩子的學業教育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並且可能工作也比較忙,在家的時間會很少。但其實不用太害怕孩子的學習會跟不上同學,只要在學校好好聽老師講課,回家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那已經超越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人了。所以家長在家裡是否能幫到孩子,其實不是很關鍵。有人可能會問,那孩子在家解決不了的問題怎麼辦,你放心。憑藉小孩子的機靈勁,那些都是小事,再不濟,明天去問老師或者跟同學討論,不一樣能解決。這樣反而能幫助孩子提早鍛鍊自主自立的能力,我覺得這個能力比就解決一個數學題重要太多了。而且我還聽說過有小孩,藉著來問家長問題,賴在客廳看電視,哈哈哈哈。你有他這麼聰明,解決些初中小學這些小問題,還不容易嘛。要說上了高中,那本來就不是有文憑就一定能做的出來的,你也就放寬心吧。並且個人不提倡在孩子學習差的時候,到處報輔導班,他是因為學校的內容消化不了,才顯得消瘦,你亂給他加營養,跟下毒沒什麼區別,還是看看症因,在哪對症下藥的好。

那說了這麼多也不是叫大家就不管自己孩子。孩子的經歷少,在小時候很容易養成一些習慣也很容易學壞,畢竟現在初中小學不讀書、天天搞事的小孩真的蠻多的。我覺得家長要做的是讓孩子明白好壞,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原則,讓他懂得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是他在為自己努力。這些東西的重要性,比你逼著孩子學這學那,報這個班,報那個班強多了。小樹剛種下去,你首先要保證根的安全,至於之後他想怎麼發展,他有什麼感興趣的行業,那就讓他自己選吧。現在我上了大學,大學也還算不錯。所以經常有人問我媽怎麼教我的,其實她也沒教過我,只是每天十點就讓我睡覺了。大概就是無為而治了,其實也算見過不少人,我覺得只要心地是良善的,就算可能學習成績不是那麼優秀,我一樣看好他能有一份光明的前程。但是思想出了問題,就不是幾張證書,幾個優異的成績單能解決的了。


引力左右


我就是農民工家庭,通過我個人的經歷來回答。

第一從小對孩子的教育不能不重視,因為我小時候還是現在農村都是對孩子很小的時候教育不夠重視,總覺得孩子長大一點就好了。導致還沒從小沒有打好基礎。

第二父母不能夠很好的陪伴在孩子身邊,導致很多孩子失去父母這一塊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為農村父母基礎常年在外打工。孩子失去的不止是教育還有父母的愛。

第三父母一定要重視自己的知識程度。這樣才能更好的輔導孩子。

第四農村父母跟老師沒有做好溝通。總覺得孩子教給學校就可以了,沒有注重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第五農村本身教學質量就差,如果條件好的話可以安排孩子去好點的學校就讀。



堯舜看世界


我爸媽就是農民工,在我要上學的時候,有的學校因為我們是外地來的,不收,我爸媽就跑去教育廳找那裡說得上話的人跟學校溝通,最終那間學校決定讓我們考試,如果達到標準了就讓我上學。之後對我都是採用放養式。他們不會過問我的學習,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做壞事。我覺得生在農民家,本來就應該要更加的懂事,以前的情況,我們家只能解決溫飽問題,卻還要為了孩子的學習到處跑,稍微懂事一些的孩子都會努力學習不會辜負父母的用心。


菠蘿吹雪421


我一直從事山村孩子的教育。從教已有14年,目睹親歷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中的點點滴滴。

留守老人對留守兒童只是停留在孩子的溫飽層面,根本沒有重視孩子的心裡發展教育。

孩子的習慣養成與自我約束能力靠的是教師的點滴修改,家庭學習能力處於空白階段。


娛樂竄天炮


我沒結婚生孩子之前 我覺得學校教育很重要 等我有了自己孩子後 接觸的孩子就多了 我發現真正拉開距離不是學校教育 也不是金錢(當然錢很重要)而是好的父母!與其擔心給不了孩子更好,就把自己變好!自己好,孩子就好!


張熊果兒


現在,80-90後父母對育兒要求和生活質量都有很高的要求,中國50%的家庭存在隔代教養的問題。

一、隔代教養的優勢與劣勢

優勢:

1.爺爺奶奶時間更充裕,照顧孩子更耐心細緻。

2.老人有一定的養育經驗。

3.老人有豐富的閱歷和人生感悟。

4.減輕父母的負擔,同時給老人帶來歸屬感、價值感,減少孤獨感。

劣勢:

1.老人容易溺愛孩子,有些教育觀念陳舊。

2.父母與老人的教育觀念會有衝突,產生隔閡。

3.影響兒童的個性發展。

二、隔代教養可能遇到的問題

1. 孩子動作遲緩: 老人身體不好,造成兒童運動量不足。

2. 孩子自理能力低下: 老人對孩子的事情包辦現象很嚴重。

3. 孩子盲目自信: 老人習慣誇孩子,只是通過誇獎獲得的自信,不是通過生活體驗獲得的自信。

4. 孩子膽小、脆弱: 老人對孩子的需求過度滿足、照顧上也面面俱到,讓孩子沒有抗挫折力,。

5.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 運動影響腦力發展,孩子需要多嘗試多練習。

6. 孩子跟父母的感情產生隔閡。

三、如何解決隔代教養中的問題

1. 與老人分工合作: 父母多負責運動方面,鍛鍊孩子腦力。

2. 觀念統一: 父母與老人共同學習育兒的理念,多跟老人溝通一些錯誤方法的危害。

3. 分清“愛”與“溺愛”: 提高孩子自理能力,多教導孩子方法而不是包辦,分步驟教導孩子,可採用“最後一步法”讓孩子獲得成功感,有耐心,建立自信,教導孩子學會分享。

4. 學習“高質量的陪伴”: 父母和老人要共同學習。

有時間的家長儘量多花時間陪伴孩童,正確的輔導才能讓孩子避免一些彎路,跟孩子們一起快樂的成長!



三農創業者丶養殖大戶


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大批農民工紛紛進城務工,有條件的可以隨父母移居到當地民辦學校就讀,各種原因條件不允許的孩子就在老家的學校上學了,他們不僅是缺少父母的陪伴與關愛,更多的是跟著爺爺奶奶還要做一些農活兒與一些家務,可想而知他們的學習生活是什麼樣了。有的監護人對孩子們的學習督促不夠或者方法不當,還會讓孩子產生厭學,甚至有棄學現象。

而跟著父母一起的孩子也會因為父母平時上班時間長而無法完成對孩子的監督管教,很多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好,當然也有天生聰明的人成績一直很好的。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是社會進步的前提,需要社會各界更多的關注和照顧。先說一下跟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家長賺錢固然重要,但是也應主動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多關注他們的興趣,滿足他們的需求以及幫助他們解決困惑,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素質的培養,培養孩子科學的生活習慣、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對於留守的孩子通過監護人加強監管教育指導,學校應該在學習和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懷和呵護,隨時與家長保持聯繫溝通,政府部門也應該強制實行一些政策制度,如禁止未成年人到網吧或遊戲廳等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地方,此外儘可能的為當地的農民工提供一些工作崗位,儘量減少因為父母進城務工而導致對孩子的長遠影響。





都市隱士JR


我個人用最簡單的語言描述一下。對於農民工家庭子女教育這一塊。要是比起城市裡的孩子確實有好多地方是相對不優越。為什麼這樣說:第一是大多農村子女多半留在農村上學。可想而知農村的教學資量和城市的是有區別的。還有一點,農民工子女更缺少父母陪伴,還有一小部分隨父母來到城市讀書。據我所知外地學生來本地讀還要交借讀費。準備好多資料,比如說,暫住證。戶口本,社保等等等一大堆證明才能借讀。大難了。農民工子女想要有優越的讀書條件。父母要路多少路,求多少人。我提起子女上學問題,頭都大了。想給孩子最好的教學資量。想給孩子優越的學習環境。一道道牆堵在那裡,有些城市的學校大門就沒有給外地的孩子敞開大門。不說了都是眼淚,所以本人的孩子現在老家縣城許家印支助的家印高中讀高一,全年級11個班級。我孩子前8名。我比較欣慰。提起孩子上學問題我就想多說幾句。當處我兒子在鄭州上小學的時候。我跑了多少路。求了多少人。多拿了多少錢。最後還要回老家讀。我兒子相當爭氣。我欠缺對孩子的陪伴。慚愧。不說了。這就是本人的關點。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