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目前开设的所有课程(科目)中,教育最失败的是哪一科?

醉心创作


在中小学目前开设的所有课程(科目),驾驭最失败的我认为是英语和体育。

英语作为必考三大主科,自设立以来在家长、老师的心目中举足轻重,因此许多学生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它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

原来英语课三年级才开设,但目前部分地区一年级便开设了英语课。本来对于刚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拼音都已经是个相当大的难题,这倒好,还来个差不多但是读音不一样的英语音标,学生被切底弄乱。

到了初中 、高中英语还是作为主科,所以还是得学,因为还得应付考试。但到了大学,我们会发现英语学与不学已经没有关系了,因为跟我们的专业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最后工作了,发现英语其实都没用得上,久而久之,所学的英语便全部交还给老师了。

第二失败的课就是体育课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现在的体育课形同虚设,就拿我们学校的体育课来说,体育老师经常得出去学习、培训之类的,有时体育课又被其他主科老师占用,一个学期下来,体育课上了不到五次,而标准的是每周四次。

其实英语课的开设在中小学阶段真的没有必要,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最博大精深的汉字,单单学习汉字终其一生都学习不完,而且现在随着国家的影响力不断地发展,去到外国根本不用担心交流的问题,因为一大堆人会说汉语。加上中小学生毕竟精力有限,学习汉字已经足以,完全不必要再花精力去学习英语。


幻谐


我觉得是英语。

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说吧。

初一开始学英语,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到了中考时背了一堆单词,应付中考没问题。三年学英语也仅仅停留在应付考试。

高中三年,由于老师管理松,自己放松。没兴趣学,英语课都是看小说什么的。英语除了背几个单词,什么都没学到。高考时,我基本是用初中的水平参加的。只考了80多分,最后进了一个师范类的二本。

大一上英语课犹如梦游,基本是60分万岁。大二时,第一次英语等级考试过了四级,此后再也不碰英语课。去英语角也是找漂亮女生聊天,要了QQ号就线下聊了。从来没想过提高口语水平,因为我也不泡外国妞,没有语言障碍。

毕业了,当了语文老师就彻底与英语绝缘了。

说来可笑,学了10年英语,英语现在对我来说真的基本无用武之地了。

所以说,英语是最失败的学科。



陈呵呵语文


我觉得是英语!

我们国家估计是世界上最重视外语--英语的国家了!

重视到什么地步?我们来看看:

孩子从小就得学习外语--英语!

将英语编入课程,而且还是核心课程、必修课程!

学生的每一次升级,都与英语紧密相关!

英语的分值居然与母语持平!

中高考失去英语便失去了升学的机会!

到了大学还要与学位证书捆绑在一起!达不到要求,不给学位证书!

哪怕工作了,也都摆脱不了英语的阴影!评职称要英语!继续进修要英语!

英语的江湖地位与风头简直盖过了母语--汉语!

无论哪里,英语简直是阴魂不散!

可是,英语的作用真的那么大吗?我们有必要学习吗?

认为有必要学习的无非两点:

英语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语言

学习英语是建设祖国的需要

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可以说学习英语与80%的人,没有实在意义!

我们学的基本都是毛皮英语,根本就没有用,根本就谈不上建设祖国派大用场!

英语让年纪尚小的孩子无所适从!

英语消耗了孩子大量的精力,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英语将很多优秀的孩子挡在高中、大学的门外!

英语扼杀不知多少人才!

最可气的是,学习了十几年的英语,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任何作用!留下的唯一记忆,估计就是给新东方送去的大把大把的银子!

好在我们现在已经意识这一点,有将英语改为选修的意向了!我们也开始重视母语教育了!恢复传统文化的荣光指日可待!


姑苏讲堂


英语其实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的,如果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就真有点揠苗助长的嫌疑了。幼儿园之前的教育,最好就是中国的古诗词,小孩那时多半是会说,不一定会写,上小学以后就学汉语拼音,到了三年级再学英语,这样循序渐进的比较合适。拿我自己做例子,我从小母语就是粤语,我三岁就开始背诵诗词,小学一年级学汉语拼音,三年级才学26个英文字母,开始学英语。

其实,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一种,学习也是没坏的,只要不是太深奥,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一些简单的单词,短语、句式和语法。不存在失败与否的说法,一切的学科都是为了应试教育。如果一定要说失败就是数学,当然小学的数学就离不开最基本的四种运算方式:加减乘除,最多也只是学会圆周率、面积、体积和周长,根本就不会方程式、乘方、开方,平方根、几何、代数、函数和微积分,甚至拓扑。这些高等数学在日后日常生活中,应用真的很少。提到中国语文的话,确实是博大精深,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作为中华民族就一定要精通自己国家的语言(仅仅是通用的普通话,不包括地区特色的各种方言和俚语),所以在外国,就不要比人家是否那么重视和强制执行学习汉语的了,这跟国家国情有关。一般外国人学习汉语,都是留学生,或者是需要汉语交流的工作,有的是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才去学的。


Shindou小也


要问目前中小学所有开设课程中教育最失败的是哪一科?这一票我会毫不犹豫地投给英语。

因为我学了十几年英语,在英语成绩还不错的情况下,大学毕业后竟然没法跟老外顺利交流,我想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吧,学的都是中式哑巴英语,一切只不过为了考试。从小学到大学、到考研、到考博……英语独领“风骚”,力压群科,成了唯一一门哪个阶段都必考的高分科目,什么语文、数学、政史地、物化生、音体美……统统都得给它让道。它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只不过是用来考试,徒给学生们增加极大的学业负担。我很纳闷:学英语难道主要不是用来交流的吗?这么时髦、有用、有趣的国际化课程——英语,为何变成了最压迫学生们的一门课?然而这错并不在英语这门学科本身上,而是我们的英语教材设计、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科定位等都有极大的问题!


首先、英语教材设计无趣陈旧。翻看这些年的英语教材,从设计风格到内容没有太大变化,插图丑,排版乱,第一课永远是“Good morning!”或“Hello”,我觉得远不及欧美的英语课本和一些英语绘本有趣。下图是几种英语主流教材的截图,大家可以看看风格,尤其是沪教版的英语书真是一言难尽。


其次、深受灌输式教育和考试制度的影响,现在英语教学方式普遍落后、陈腐、无趣。语言主要是用来交流使用的,然而我们中国的英语教学完全把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由实用型课程转变成了研究型课程,老师一天到晚逼学生记单词,啃语法,背课文,还有做各种类型的题目,却忽略了“听”和“说的”的实际训练和运用,导致了厌学和哑巴英语的泛滥。中国学生的英语基础甚至比英语系国家的人还好,然而满腹英语知识有何用?一听一说全露馅,以至于我一度怀疑“我们的汉语真的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吗?难道不是英语最难学吗?”如果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只是会做题的学生,那么这种教学方式毫无疑问是失败的。


再者、英语考核方式不合理。现在的英语在大考中基本就听力和笔试两种题型,极少数地区有口试(比如上海高考有),笔试中对基础知识考核比重太大,这也是导致我们平常英语教学中偏重基础知识的原因。我觉得正式英语考试设计应该分听(力)、说(口语表达)、读(阅读理解)、写(作)四部分即可,分值均等,其他题型一律取消,这样也能从根本上促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方式做出改变,从应试型转向实用型教学。


最后、英语学科定位和分值设定不科学不合理。1、英语地位太高,考试分值偏重。我觉得有必要把英语从语数英三大主科的神坛上拉下来了,至少它在小升初和中高考中的分值不应有语数那么高,如果占语数分值的60%感觉更合理,大家觉得呢?2、对于90%多的人来说,学英语能做到基本的听说读写就够了,学英语不是研究英语,没必要在从小学到大学到硕博各个学段、各个专业里都设为主科,与其把英语捧的这么高,还不如把文学或历史设为各专业必修课呢!因为文史才是我们文化的根本,能提高我们的修养、见识和民族认同感。所以我觉得英语学到高中毕业后就可以结束了,英语学科研究交给大学英语专业的人去做就可以了。3、太过重视英语科目,不仅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习负担,而且给在校大学生的造成了巨大学习障碍。很多大学生因为怕四级过不了,拿不到学位证书,所以把相当多的时间都耗在英语上了,根本没多少时间学习本专业知识,搞得大学里全民学英语,完全本末倒置了。如果四级没有通过,就会影响毕业和将来就业,完全就是给大学生增加无谓的负担。


综上所述:我觉得英语教学之路一直都走偏了,英语学科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课程失败之最,英语改革真的迫在眉睫!


小清新的学习日记


中小学我们花了12年的时间,当我们离开考试之后,会有一段时间非常不适应,我发现之前所学的内容该怎么用的上呢?

我觉得最让我用不上的是英文,同时花费时间最多的也是在学英语,学到最后才明白,还是不会开口说英语,但是我们却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经历。

所以,我觉得英文是我学得最失败的一科。

我觉得应该最重要的还是启蒙的老师,我记得,我初中开始学英语,我们的英语老师,每次拿着一个录音机就到教室上课,然后放两遍英语听力,我们跟着读两遍,然后就开始抄笔记,现在想想都有点后怕,那笔记是放完听力之后,一直抄到下课,一黑板又换一黑板,结果慢慢地,我的英语不会读,当学一门语言自己不会读,不能交流时,就会成为一种结果,放弃不学。

所以,我的英语一直不好,但是,考试却马马虎虎能过去,为什么呢?因为就是语法和单词为主,然后离开考试之后,要我来一句问路的英语,我估计都有点困难。

这是第一科,我觉得失败的科目。

第二科失败的科目就是历史,我觉得历史太有趣了,因为都是故事,而且都非常精彩,但是,我们初中的历史老师讲法,10分钟讲完一堂历史课,就是把历史的重要时间点板书一下,我们记录一下就没有了,从来不进行扩展,因此,整个历史学下来,也是很痛苦。

最后,其他科目,我都觉得可以,数学学精了,可以培养一种逻辑思维,对工作思考问题非常有帮助,语文学好了,可以写得一手好文章,对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是我的观点,您同意吗?欢迎留言评论,同时关注小谢语文。


小谢大语文


自我感觉还是英语吧。

我当时学习英语的时候是从初中开始的,那是对英语真的是一窍不通,有的时候为了记住这个单词或者是句子怎么念,用拼音的方法在旁边备注。现在想想真的很可笑。

当时为了学习好英语,给家里要了钱买了随身听和磁带,听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还是跟不上。初中英语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能背的可以说几乎全让我们背了,课文、短语、单词还有句子。为了背这些东西早上背晚上背中午写,一天的时间英语可以说占了近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

别的国家的语言为什么我们要当做重点的科目来学习呢?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些新闻,有的网友认为应该把英语作为选修来学习。让我们认识和学习一下最近本的一些东西,如果真的有对英语比较感兴趣的完全可以到高中或者是大学的时候专门学习这个专业。

因为学习英语花掉了多少学生的时间。

大家有什么建议呢?欢迎评论留言


小小的玥


要我说呀,最失败的应该是体育课。我们周边的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大部分都是其他老师兼职。至于上课嘛,就算你不懂,那课都会上!走几圈、跑几圈,做两遍广播体操完事,自由活动,该干嘛干嘛呗!听了之后,是不是很无语?可这恰恰就是悟姐看到的现状呐!


因为平时应付差事,没有对学生严格训练,所以当县上突击检查时,那是要多狼狈有多狼狈!晚上作业也不布置了,强行安排家长集中训练。你能有啥辙?掐着表、数着数,咬牙切齿地逼孩子朝着既定目标努力。要不然,第二天微信群里一公布拖后腿名单,那你跟孩子可就吃不了兜着走喽!

其实我也曾经看过孩子的体育课本,里面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形式新颖灵活,如果代课老师用心钻研的话,充分调动孩子对体育的喜爱,那也是分分钟的事!可是人家就是放羊式教学,要么白送给语、数、英老师,狠抓教学成绩,你又奈他若何?只可惜孩子们白白瞎了锻炼身体的好机会喽!

身体是一切的本钱。没有健康的体魄,什么都是空谈。所以悟姐真心希望我们在职的体育老师,能凭职业素养和个人良心,给孩子们一节像模像样的体育课。这点要求并不过分吧!期许它早日实现哟!


悟姐有话


说实话,英语在学校不应成为主要学科,一是没有语言环境,难以达到效果,二是将来大部分人不能从事与之相应岗位或工作,三是国家投入太大,得不偿失。那么为什么还把它列入主要学科哪?原因有三,首先,改革开放初期确实需要大量懂外语人才。一刀切学校开设外语课。当然也有从外国回来的所谓代表西方的学者,专家为其发声与鼓吹分不开。再有就是沾点洋气时髦,学校跟风。最后就是高考指挥棒作用。不学怎能上大学。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很难,现在削减了,那些外语教员怎么安排,那些机构怎么办?还涉及就业率问题。

所以还得从根上入手,从高考指挥棒入手。外语下降比重。增加语文比重,尤其是普通话。另一方面,把对外语有兴趣励志未来与之工作相关的学生,由社会外语培训机构负责学习。

总之,到了该重视这个问题了。


18858200036


我认为中小学校现在开设的学习科目中,最失败的应该是英语。

记得我们上初中时,初一才开设英语课,那时第一节听英语老师上课,别提有多新鲜了,感觉那时英语也没那么难,每次都可以考90来分(满分100分),现在的孩子在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我是班主任,我发现当前好多学生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英语学习上,因为中高考英语分占的比重很大,中考英语120分,高考150分,可以这么说,有的学生中高考失败,很多考生都是栽在了英语成绩上,特别是农村学生。

英语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有人做了个统计,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真正能用到英语的不到20%,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首席谈判专家曾做了一份高考英语试卷,结果勉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中国学生花了70%的精力学英语却利用率不高。同时我们的母语也被淡化。这不能说不是英语的失败。不过我可没有说英语不重要的意思。

国家现在也认识到这些,新高考实行后,将提高语文的分值,降低数学难度,减少英语分值,以后将是得语文者得高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