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80%的女性都會得痔瘡?

痔瘡如同感冒,無論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患上這種疾病。有相關數據顯示,女性痔瘡患者要遠遠多於男性,女性患痔瘡的幾率大約在 80%以上。

說到這,姐妹們肯定要說了,為啥我們這麼命苦,來大姨媽肚子疼的是我們,生孩子12級陣痛的是我們,連更容易長痔瘡的也是我們?

為什麼說80%的女性都會得痔瘡?

究其原因,這是由於女性盆腔生理解剖的特殊性造成的。因為女性生理的特殊性,肛門直腸部所承受的壓力較男性大,對肛門直腸的功能、局部血液循環均易產生不良影響,故痔瘡的發病率女性比男性高,特別是在妊娠和分娩的時期,這種情況更加嚴重。

經期

月經期往往因失血而致大便硬結,如廁久蹲會影響肛門的血液循環,使肛門負擔加重,常出現排便困難和間隔時間延長,每2-3天排便一次,使直腸及肛門充血、水腫,這樣不僅容易發生痔瘡,並且可使原有的痔病進一步加重。

妊娠期

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導致體內水、鈉瀦留,血管擴張。孕激素和鬆弛肽等激素作用使盆底與肛管支持組織鬆弛,加重肛墊下移。另一方面,妊娠期活動量小,胃腸蠕動慢,引起大便乾燥,排出困難增加腹壓,乾硬糞便易擦傷痔區粘膜引起出血。另外,妊娠期增大子宮壓迫,腹壓增大,盆底下降,神經牽拉導致括約肌功能異常,阻礙痔靜脈叢的迴流,肛墊血液動力調控障礙是導致痔瘡發生的重要因素。

產褥期

產褥期的發病機會也較高。產婦分娩後,由於腹腔空虛,便意感變得遲鈍,加上腹壁鬆弛,活動減少,排便無力,加重了排便困難,常常數日無排便的感覺。糞便在腸道中滯留的時間過長,水分被吸收,變得高度硬結,甚至硬如羊屎,如果用力排便,就會損傷肛門直腸,引起痔瘡。

更年期

婦女到了更年期,與肛門功能有關的組織,如括約肌、肛提肌、恥骨直腸肌等同樣變得無力,肛門功能下降。與此同時,婦女更年期往往出現內分泌與神經功能失調,使人煩躁,有排便意又覺得排不淨,頻繁去廁所,增加了肛門負擔,也是誘發肛門疾病的因素。

此外,職業女人從事久坐久站的工作,工作壓力大,精神常處於緊張狀態,心理焦慮增加,容易忽視便意,忍便不排,久而久之導致習慣便秘,成為誘導痔瘡發生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痔瘡在臨床上分三期,每一個階段的治療方法都有所不同。

為什麼說80%的女性都會得痔瘡?


1

第一期:無明顯自覺症狀,僅於排便時出現帶血、滴 血或噴血現象。肛門鏡檢查,在齒狀線上可見粘膜呈結節狀突起。處於這種時期的痔瘡是最容易治癒的,一般只需調整下飲食即可,稍微複雜的情況可用痔瘡膏,痔瘡栓治療。

為什麼說80%的女性都會得痔瘡?


2

第二期:排便使偶爾帶血、滴血或噴血,內痔脫出,便後可自行還納。這種情況一定要用藥治療,否則難以好轉。

為什麼說80%的女性都會得痔瘡?


3

第三期:大便時內痔脫出,或在勞累較甚、步行過久、咳嗽時脫出,內痔脫出後不能自行還納,要用手幫助縮回。嚴重事,表現為痔瘡嵌頓,甚至痔核破裂。處於此時期的痔瘡,大多需要手術治療。

此外,對於處於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來說,痔瘡治療又有所不同。這些時期的女性治療痔瘡的方式比較單一,只能保守治療,原則上是不能手術的。在用藥上,也要注意避免使用含有麝香和抗生素的藥物,而應該用孕婦專用的痔瘡藥物。哺乳期的媽媽若不是母乳餵養,則治療方式不受限制。

溫馨提醒:患上肛腸疾病是不可長時間的將該病拖延的,有的肛腸疾病長時間的不治療是會嚴重傷害患者身體健康的,長時間的不治療還容易誘發其他多種肛腸類疾病集於一身的情況出現,這將會嚴重的傷害患者身體健康和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因此,在生活中若是發現自己有患上某種肛腸類疾病的一些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到專業的肛腸專科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