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為何成了沖繩?本應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如何失去了他?


琉球,為何成了沖繩?本應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如何失去了他?

琉球王宮

很多人都知道,有個地方叫沖繩,

但,很多人不知道,以前他叫琉球。

很多人都知道,沖繩目前屬於日本管理,

但,很多人不知道,琉球曾是中國的藩屬國,本應屬於中國的領土。

很多人以為,去沖繩可以體驗到日本的文化,

但其實,中華文化才是琉球文化的根。

琉球與我中華源遠流長

琉球不是海上的一個單獨的島嶼,而是是由以目前的沖繩群島、宮古群島、八重山群島為中心,總共140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的群島。

從隋朝開始,古人就將臺灣島和琉球群島一起命名為“琉球”、“琉球”、“琉虯”等。在古人的觀念中,琉球群島和臺灣島都是屬於一系列的群島。

在琉球群島也曾不只有一個國家,在1187年,這裡曾建立“舜天王朝”,1314年又分為中山、山南和山北三國。

“朕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號曰大明,建元洪武。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蠻夷酋長稱臣入貢。惟爾琉球,在中國東南,遠據海外,未及報知。茲特遣使往諭,爾其知之。”

這是《殊域周咨錄》記載的一份詔書的內容。大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楊載攜帶著這封詔書出使琉球,從此乃成為正式名稱。

從洪武十六年起,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正式確定君臣關係。這種關係延續了整整五個世紀,而且從楊載出使琉球開始,琉球王國一直使用中國的年號,奉行中國正朔。

他是中華文化圈中最親密的一員


琉球,為何成了沖繩?本應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如何失去了他?

身著漢服的琉球人

琉球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而且深刻敬仰中華文化。

這首先體現在他們的語言文字上,琉球國官方文字為漢字。當時琉球群島的上層人士都用漢文記事書文,琉球王國的官方文書、外交條約、正史等,都是用漢文寫的。

而且由於明、清時代琉球國不斷向南京和北京的國子監、以及福州的琉球館派遣留學生學習中國的語言,因此琉球語受到了漢語閩語尤其是福州話的影響。

雖然琉球人也會與日本人做生意,但每逢中國冊封的使者到琉球,必禁用日本的假名、和歌、寬永通寶(日幣),改穿唐服。

就連它的國都首裡城的宮殿,都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向西方,充分表示其歸慕中國之意。

不僅在文化上向我中華靠攏,在對外上,琉球始終與我們中華站在一邊,琉球曾經還幫助明朝抗倭。

《明史》記載:“先是,倭寇自浙江敗還,抵琉球境。世子尚元遣兵邀擊,大殲之,獲中國被掠者六人,至是送還。”

國力漸衰,我們逐漸失去他

琉球,為何成了沖繩?本應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如何失去了他?

甲午中日戰爭

歷史總是向我們表明,在中華強大的時候,日本總是一副老實可靠的樣子,一旦中國國力衰弱,它侵略的本性就暴露無遺。

日本對琉球的侵佔是有計劃,有步驟的,他們對琉球的覬覦由來已久。

1609年,薩摩“以勁兵三千入其國,擄其王,遷其宗器,大掠而去”。——《明史》

當時琉球王侍從寫的《喜安日記》記載:“有如家家日記,代代文書,七珍萬寶,盡失無遺!”薩軍將琉球王尚寧等百餘人俘至鹿兒島,達三年五個月,逼迫尚寧王屈辱地承認向其“進貢”。同時還強行割佔琉球北部五島。

但即便如此,也尚未改變中琉關係。當時忍辱負重的尚寧王在國家殘破的情況下,依然不忘“遣使以聞”,通報中國防備日本侵略。

日本明治維新後,迅速走上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道路。原來薩摩對琉球的侵略掠奪,還只是日本西南某個島藩的強盜行為,現在,日本則要進行整個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擴張了。

1872年,日本宣佈琉球王國屬於日本的“內藩”,琉球群島是日本的領土,不承認中國自1372年起對琉球的宗主國地位,正式侵佔琉球。

這時,琉球王國向當時的清政府發出警告:

日人得寸得尺之計而琉球所不能不從者也!聞高麗以諮文達中國請示而行,而中國辭以不逞代謀,今日人竟有此舉,則琉球或請於中朝,亦將置之不願其無援可知矣,然而字小之道固不若是也,倘以交換日本之故而棄與國以媚之,雖中國政尚寬,大其無乃示人以無能乎?

雖中國政尚寬,大其無乃示人以無能乎?振聾發聵!

但清政府卻置若罔聞,見清政府毫無反應,日本逐漸變本加厲。

1873年,日本兵臨琉球,廢除國王,另立傀儡。

1875年,日本得寸進尺,日軍大舉開入琉球,強迫琉球國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貢。禁止琉球接受大清冊封,廢除中國年號,改為明治年號。

面對日本政府不斷施加政治、軍事壓力,進一步脅迫琉球斷絕與中國的宗屬關係,琉球王都在堅定的拒絕,堅持自己是中國的藩屬。

1879年,日本悍然宣佈“廢琉置縣”,即將琉球國改為沖繩縣。隨即大肆搶掠中琉往來的文書、文物和寶印,以及琉球國的政府檔案,企圖銷燬和隱匿歷史見證,尚泰王被迫流亡日本。

這時,琉球王國仍拼死反抗,發出血淚抗議,並曾秘密派官員赴天津面見李鴻章,請求中國“盡逐日兵出境”並歸順中國。當時,琉球“國陳情通事”林世功還在北京壯烈自殺,以死抗議日本侵略,以死請求中國出兵。

而當時的清政府除了口頭抗議外,並未派一兵一卒幫助自己最忠誠的藩屬國。其實,當時的日本雖然經歷了明治維新,但實力還是十分弱小,而清政府還剛剛成功收復了新疆,實力比當時的日本強很多。

或許是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清政府選擇了放棄,從這,也讓日本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清政府的軟弱。

僅僅十五年後,琉球國王的話得到了應驗,清政府放棄琉球的行為迎來了惡果。

1895年,日本發動了甲午戰爭,中國作為戰敗國賠款、割地,在琉球問題上更沒有了發言權,從此我國對琉球擁有領土的主權這一事實開始被人遺忘了。

錯失收復良機

琉球,為何成了沖繩?本應是中國的領土,我們如何失去了他?

開羅會議

雖然日本在事實上早已佔領琉球,但是中國政府和民間並未承認。而琉球國民也在積極策劃復國運動,

《七子之歌》:“我們是東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臺灣。”

1943年,中美英召開開羅會議。當時羅斯福總統提及琉球群島問題並數次詢問中國是否要收回該群島,蔣介石毫無底氣地答稱“很願意同美國共同佔領琉球,並根據一個國際組織的託管制度,與美國共同管理該地”。

《開羅宣言》中提到:“應當剝奪日本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來攫取和侵佔的太平洋一切島嶼,把日本從中國竊取的一切領土如滿洲、臺灣和澎湖列島歸還中國”。


《波茨坦公告》規定:“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

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然而國民黨卻提出中美共管,因為國民黨並未派兵,最終還是由美國來接管。

1948年“琉球人民代表”聯名向蔣介石送交請願書,呼籲政府收回琉球。但是最終也是無可奈何。

1951年對日和約大會在舊金山召開,和約規定美國正式開始對琉球群島的託管,“美國將有權對此等島嶼之領土及其居民,包括其領海,行使一切行政、立法、與司法

1953年,美國違背國際法,單方面將琉球群島交給日本管理,

1963年,美國總統肯尼迪又公開承認日本對琉球享有主權。

1970年,美國正式將琉球的主權移交給了日本。

從此,我們徹底失去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