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黑絲襪,紅色高跟鞋,右腿彎曲,呈倒V字形,紅色高跟鞋便成了扳機,左腿前伸,構成槍管,這由兩條性感的大腿構成的槍身與黑色的槍座組成了一把手槍的造型。這是電影《一步之遙》的海報設計。

姜文把電影《一步之遙》的背景放在了民國時期的上海,故事脫胎於當年轟動一時的閻瑞生案。舒淇扮演“花國總統”完顏英,其原型是名妓王蓮英,1917年花國選舉的第四名——“花國總理”。

娛樂方式,其實就是社會生活變化的一面鏡子。接下來就從“花國總理”說起,聊聊民國時期的特殊娛樂方式——舞女。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01.花國總理:王蓮英

其實古代也有類似的選秀,前幾名的頭銜還跟當時的科舉考試名次一樣叫狀元、榜眼、探花等等。但是進入民國之後,時代變了就有了“總統”、“總理”的稱謂。花國大選也就是依葫蘆畫瓢,將前幾名改成“花國大總統”、“花國副總統”、“總理”、“總長”、“次長”,而王蓮英就是這一屆的“花國總理”。

根據《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一書中的記載,說王蓮英1916年到上海從師學戲,居福祥裡為書寓。什麼是書寓,書寓就是解放前對風塵女子的一種雅稱。1916年王蓮英到上海,第二年就獲得了“花國總理”,王蓮英果然不簡單。

王蓮英本名許蓮英,蘇州人。生父許阿貴是當地出了名的賭鬼,還沾染了吸鴉片的毛病導致家中貧困,後來他將女兒賣到了上海的一家妓院,換取吸鴉片的錢,而報案人王氏就是王蓮英的養母。王蓮英的養父母整天好吃懶做,就指望王蓮英掙錢給他們抽大煙,不是親生的他們就不心疼。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按照王蓮英好友題紅館的說法,王蓮英走到這一步完全是養母所逼的,並非自願。當時有個姓楊的男人在機關裡做辦事員,他跟王蓮英情投意合,當時是想結婚的,可是王蓮英的爹媽死活不同意,還把王蓮英關在屋子裡,還揚言道,如果這個姓楊的再出現,他就要了他的命。誰知道這個姓楊的也是個軟蛋跑到美國去讀書了。

不久之後王蓮英最終接受了養父母的安排,步入風月場所,或許是因為打擊太大,此時的王蓮英性情大變,本來不愛打扮,不愛錢的她變得貪財了,愛打扮了,尤其是愛把所有珠寶首飾都戴在身上。在參加花國大選時,王蓮英一身男裝,淺灰袍褲,金色馬甲,款款上臺,唱了一曲《逍遙經》,現場所有男人的心都被融化了。最終王蓮英以一萬八千票的票數奪得第一屆“新世界群芳選舉”的第四名,被封為“花國總理”。

不過可惜的是,王蓮英在1920年6月15日,被謀財害命的閻瑞生殺害。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02.獨步滬上的百樂門舞廳

交際舞是由西方民間舞蹈發展而來的公共娛樂形式,自上海開埠以後,隨同歐美僑民傳入。但由於這種娛樂方式最初只是作為來華歐美人士的自我娛樂活動,華人極少參與。跳舞真正成為風靡上海的娛樂形式是在20世紀20年代。到了30年代,民族資本大舉進軍過去外國資本相對集中的影院和舞廳等行業。

在這樣的背景下,商人顧聯承看準了在公共租界西區這一地段開設舞廳有利可圖,於是在1932年斥資白銀70萬兩,買下了靜安寺有軌電車總站附近的這塊土地,開始營造高級舞廳——百樂門舞廳。

百樂門的主體建築共三層,第二層和第三層為舞廳。二樓舞池頗為寬闊,計有五百多平方米,號稱千人舞池。舞池中央用汽車鋼板整體支撐,當眾人共舞之時,這種“彈簧地板”合著音樂的節奏,會出現傾斜和震顫,產生明顯的波動感,可使舞步更為輕靈。百樂門是全上海獨家裝有“彈簧地板”的專業舞廳,其強大的號召力與此不無關係。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舞池周圍以十釐米厚的磨砂玻璃鋪成,下裝彩色燈泡,晶瑩奪目。大舞池旁邊有中池、小池、習舞池,中池、小池一般提供包場,習舞池配有專職教練員,免費教舞。三樓有回馬廊,還有著名的金光小舞池。當時有人形容道:“上也舞廳,下也舞廳。彈簧地板效飛騰,玻璃地板鑲倩影。何幸!何幸!春宵一刻千金重。”

有了舞場,以伴舞為職業的“貨腰女郎”(舞女的謔稱)自然應運而生,起先舞女多為外國妹,如西人創辦的新華舞場,舞女均為西歐、白俄佳麗,日本人在虹橋開設的舞場,舞女均為東洋嬌娃。後來,舞廳多了,規矩隨之改變,中洋並取,水陸雜陳,各喜各好,應有盡有。

以百樂門為代表的舞廳,風靡十里洋場,而且花樣百出。比如說舞女選花,選美。選花國總統,副總統,總理。1918年,第二屆上海花國總統叫徐娣,巧的是當選民國政府大總統的,叫徐世昌。都姓徐,都喊做徐大總統,一個是國家元首,一個是花國舞女,笑煞中外。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03.從破產到火爆的百樂門

1933年12月14日下午,在萬眾矚目下,百樂門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當時,上海最有名的報紙《申報》可謂極盡讚美之詞:

“玻璃燈塔,光明十里。花崗岩面,莊嚴富麗。大理石階,名貴珍異。鋼筋欄杆,靈巧新奇。玻璃地板,神眩目迷。彈簧地板,靈活適意。”

無論是建築外觀,還是室內設計,百樂門硬件的確夠硬,堪稱引領舞廳時尚潮流。然而,繁榮背後隱藏著慘不忍睹的連續虧損。僅僅半年以後,百樂門就宣佈破產。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百樂門倒閉4個月後,國都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接盤。新老闆做的第一件事,是砍掉旅館部,單純經營舞廳。第二件事,是重新給百樂門定位,不再走高冷路線,轉而擁抱普通大眾。所謂高端和普通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是客人自帶女伴,後者則是舞廳提供舞女。開幕當天,30位妖豔、嫵媚的舞女同時亮相,瞬間引爆全場。

百樂門何以從破產到火爆呢?

問題在於之前百樂門的定位是高大上,走高端路線,面向貴族階層,所以極盡奢華之能事。可惜,那個年代的上海,能夠到百樂門進行消費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結果必然是負債累累,關門大吉。

大眾化和世俗化路線不僅讓百樂門起死回生,而且躋身五大超一流舞廳(仙樂、麗都、大都會、維也納)之列,穩居王者地位。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04.是是非非的民國舞女

對民國舞女的評價,歷來褒貶不一。作為舞廳業發展的核心成員,她們的形象往往是模糊的,充滿了歧義。在她們身上,自主與墮落、積極與頹廢、抗爭與慾望、時尚與庸常等諸多因素複合雜糅。

舞女的來源有四:一是茶樓酒家的女招待跳槽;二是妓女轉行;三是情場或影壇的失意者來此尋求刺激;四是貧苦人家的女孩子為生計所迫而出賣腰肢。她們的年齡通常在十六歲至二十五歲之間,實實在在吃青春飯。

當年,上海只有幾家大飯店附設的舞廳沒有伴舞女郎,其他舞廳少則有三四十名,多則有近百名。除大牌紅舞女外,普通舞女不拿固定薪水,全賴舞票收入。舞票須與舞場老闆拆賬,紅舞女可得七八成,一般舞女僅得四五成。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一位半紅半紫的舞女月收入高達一百八十元左右,而一位產業工人的月收入僅有十元上下,可見其進項不菲。不過,話說回來,做舞女也耗費本錢,她們的衣裙、鞋襪、首飾、化妝品和黃包車費是一筆相當不菲的開銷,再加上舞女的家庭負擔不輕,從表面看去,她們風風光光,暗地裡卻也得過緊日子,比如說,她們在舞場裡抽的是白錫包的三炮臺,回到家裡則抽老刀牌;舞場裡吃的是三明治火腿,回到家裡則用油條、泡飯勉強對付。

對於一般舞女而言,究其內心,還是充滿了矛盾和無奈的,當時有許多類似《舞女自述》的文章見諸各報刊,其中一篇這樣寫道:“在這麼多的舞女之中,各人有各人的地位,各人有各人的家庭環境,……但是其中有一點是可以相信的得過,若不是為了家貧,誰願意以一個清白的少女之身,去供人摟抱呢?”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從身份定位來看,舞女和妓女是有明顯區別的,無論是從事的行業性質、人格的獨立程度、職業行為的透明度,還是經濟收入的合法化以及人身自由等方面,兩者都存在很大的差別。而把高級舞女說成是中國傳統歌妓的替代品也有牽強附會之嫌。

從舞女在近代歷史進程中所體現的自主意識和抗爭精神來看,這裡既有“五四”以來女性解放潮流、職業婦女的價值取向、現代公民意識等諸多因素在她們身上的滋生、匯聚與碰撞,同時也反映出現代婦女解放之路的艱鉅和複雜。

一步之遙:花國總統完顏英,一步踏錯終身錯,誰叫我是一個舞女

05.結語

五四運動以後特別是進入二三十年代,在沿海地區開始出現的職業婦女群體。但面對現實時,卻又發現一般職業女性的就業門檻高而且微薄收入。而舞女職業的收入則豐裕得多,不僅可以使自己過上優裕的生活,還可以補貼家用。一些脫穎而出的當紅舞女甚至成為人們眼中的明星人物,如百樂門舞廳的陳曼麗、大滬舞廳的梁賽珍等等。

隨著社會時局的動盪、舞廳商業競爭加劇、舞女收入的波動等諸多現實因素,也的確出現了某些舞女與舞客的一些變相的肉體交易,原本出於獨立自主目的而選擇的職業,在利益與尊嚴、慾望與愛情的天平上出現了嚴重的失衡。對此,不由引發起經濟權利的獲得與女性解放的必然性關係的深層次思考。娛樂,不單純是娛樂,它是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