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懂事的孩子只不過是帶上了面具,請善待他們

從小懂事的孩子,心靈深處都有那麼幾道疤痕。

父母眼中看到的那個懂事的孩子,只是戴上面具之後的樣子。

01.

《狗十三》:懂事的孩子只不過是帶上了面具,請善待他們

《狗十三》

前段時間熱映的電影《狗十三》刷爆了朋友圈。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青春期的花季少女李玩從一個“任性”的孩子,如何在父母以愛之名“為你好”的綁架下,成長為“乖巧懂事”的小大人的歷程。

電影中李玩生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再婚重組家庭,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孩子的成長曆程中父親的形象幾乎是缺失的。

這位不稱職的父親,不瞭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打著“為你好”的名義,強迫李玩報英語學習小組,放棄一直熱愛的物理。

在家中,李玩唯一的情感訴諸對象是一隻叫做“愛因斯坦”的狗,而“愛因斯坦”的意外走失使一直被壓抑的李玩突然爆發,陷入與全家人對立的狀態。

李玩瘋狂找“愛因斯坦”的行為被家人說成不懂事,過程中還和爺爺發生了肢體衝突,奶奶也險些走失,父親憤怒之下,暴打了李玩,事後卻只說了一句,“爸打你,是因為爸愛你,你長大之後就明白了”。

從此之後,李玩“懂事了”,她的英語可以考到全班第一,她可以和家人一起祝福弟弟生日快樂,她甚至可以在飯桌上笑著說聲謝謝然後吃一口狗肉。

可是,這種懂事格外讓人心疼!

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 ,只是很多大人忘了,這個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還有兩個詞叫做委屈和不快樂。

02.

《狗十三》:懂事的孩子只不過是帶上了面具,請善待他們

《奇葩大會》蔣方舟

青年作家蔣方舟,從小在父母“你真懂事”的誇讚聲中長大,然而,這一路走來,卻受到“討好型人格”的困惑,一直企圖迎合別人,期待獲得他人的認可,希望被人喜歡,漸漸地,她不敢也不會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

在《奇葩大會》節目中,蔣方舟曾誠懇地剖白自己:說自己從少年成名開始,有意無意的逢迎大人,甚至過分禮貌恭敬成了她28年來的唯一標籤。

直到有一天,朋友問了她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跟朋友產生過很真實的關係”,她突然發現自己不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不會表達真實情緒,而且在最親密的愛人面前,也是一味規避發生衝突,以免男友不開心。

“懂事”的孩子看似乖巧,讓爸媽省心,實則容易被教育成討好型人格。

“我都是為你好”、“等你以後就知道我的苦心”、“你要懂事點”類似的話像一個個沉重的枷鎖束縛了孩子的自由意志,弗洛姆曾這樣評價這類父母:“他們戴著以道德為名的面具,束縛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

在大多數家長眼中,聽爸媽話的孩子就是懂事的孩子,所謂的懂事,就是不吵不鬧,能適應他們喜歡的環境,最終成為他們期待的樣子。

終於孩子成熟了,不鬧了,懂事了,但最後也不會表達真實情緒了。

03.

《狗十三》:懂事的孩子只不過是帶上了面具,請善待他們

《狗十三》劇照

2016年的2月,在福建福州教育學院第二附中教師宿舍發生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一個叫謝天琴的女士被殺,而殺人犯是她的兒子——吳謝宇。

這件事發生後,所有人都驚呆了,吳謝宇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特別懂事的孩子,幾乎所有與吳謝宇打過交道的老師和同學都會在他身上貼上懂事的標籤。

吳謝宇初中老師曾回憶道,“每逢三八節、教師節謝宇都會發來祝福短信,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不然不會這麼惦記老師。”

可是,就是大家眼中的懂事孩子有計劃、有預謀地殺害了自己的母親。

一開始,所有人都不理解,但隨著案件的深入調查,大家才發現,懂事只是吳謝宇的偽裝罷了,他內心是分裂的,一方面他要做母親懂事的兒子,另一面他對母親有怨恨。

謝天琴對吳謝宇的教育極其嚴格,常常以自己的高標準要求孩子,對兒子有極強的控制慾,在大學期間,她幾乎每晚都與孩子通電話,每次電話都在20分鐘左右。

作為孩子的吳謝宇改變不了這種環境,只能帶上“懂事”的面具生活,但心中的憤怒、壞情緒一直在積壓,在一次母親打罵他之後,吳謝宇做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弒母”行為。

無獨有偶,這樣的事情還在持續不斷的發生——

2016年9月,26歲的留美中國學生龔宏偉,因不滿母親不讓他輟學,在美國公寓將母親龔柳雲殺害後。

2012年3月,南昌青年高某某將母親殺死,只因母親平時對他的工資管得太嚴;

2011年3月,上海留日學生汪佳晶,向母親索要生活費無果,在機場將母親捅傷後險些殺死……

其實,有很多像吳謝宇一樣的孩子,表面上聽話、懂事,但背地裡極度壓抑,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懂事是一種很深的絕望。”

當父母強行讓孩子聽話時,孩子為了迎合父母自然會變得懂事,殊不知,這正是孩子崩潰絕望走向極端的開始。

04.

《狗十三》:懂事的孩子只不過是帶上了面具,請善待他們

《狗十三》劇照

父母經常用“我是為你好”,各種強行壓迫孩子懂事,其實這樣是剝奪了孩子的快樂,封閉了孩子的表達,甚至有可能將孩子推向了憤怒的深淵。

你看到的那個不吵不鬧,妥協順從的孩子,永遠是一個帶著面具的孩子。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引導孩子成為不帶面具行事的人呢?

一是用心觀察孩子的興趣所在,給孩子營造一個能發揮特長的環境。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給他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孩子願意學習的前提是自己本來就喜歡。

父母怎麼知道孩子喜歡不喜歡,首先是要做一個優秀的觀察者。

隨時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隨時留心孩子的日常變化,只有這樣才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

在反覆確認孩子的興趣之後,幫住孩子在這方面建立自信,然後盡最大努力給到孩子所需要的各種資源。

以興趣始,對孩子來說是最大的快樂。

二是引導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布拉夫曼 在《看見孩子,看見自己》中說,“他們從未想過孩子會有能力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感受和“隱藏”的焦慮:他們覺得這真是一個新發現。從專家的角度來看,這種反應表明許多父母常常會通過言語去教導孩子,而很少會通過問問題去理解孩子對於某種具體情況的感受。”

孩子願意表達的前提是信任。

父母想要得到孩子的信任,首先是要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

當孩子願意跟你分享的時候,不指責、不評判才能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喜怒哀樂是孩子的正常情緒,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唯一能做的是共情,然後問問孩子的感受並積極回應。

三是為孩子做到示範和表率。

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說:不是穿了西服就變成紳士,不是生了孩子就會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學習,需要學會如何愛。學會愛是個很大的命題,需要慢慢去學,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不再打罵孩子,不做穿西裝的野人。

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對孩子喊,就難免以後孩子對你喊,暴力教育會積攢孩子的憤怒,打罵下的順從只會是一時。

正人先正己,遇見自己不如成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