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時一般人的“盲區”,小心被套路

現在大多數人買車都是去4S店,首先聽銷售顧問的介紹,然後再進行試駕不同車型,最後選擇心怡的車。那麼在銷售顧問介紹的時候有哪些地方是你注意不到的呢?

1、配置盲區:你看到的不一定是都有的

一般人的用車需求都是大同小異的,滿足日常代步需求,駕駛舒適,節油,可能有父母,或者二胎的會需要更大空間。唯一不同的就是心理價位不一樣。銷售顧問一般在知道你的心裡價位後會介紹某款車型給你,為了更好吸引你的興趣,會介紹這款車的豐富配置,但是一般只有頂配車型才會有介紹的全部配置,比如自動泊車,自動巡航,電動座椅,座椅加熱,全液晶儀表,超大中控屏,電動車窗,全景天窗,智能語音控制,BOSE音響。這些配置聽著都很美好,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了,你需要知道哪些配置是標配,就是不同檔位的車型都有的配置,哪些是選配,就是要加錢才會有。比如ESP電子輔助駕駛就是很有必要的一種配置,但是有的車企為了控制成本就在低配車型上取消了該配置,這種情況就要好好選擇了,根據自己的心理價位好好選擇一款配置適合自己的車型。

買車時一般人的“盲區”,小心被套路


買車時一般人的“盲區”,小心被套路

2、品牌盲區:莫名相信合資品牌

如今很多人無論購買什麼檔位的車都喜歡選擇同等價位下合資品牌的車型。要是20萬以上豪華品牌還可以理解,畢竟豪華車型現在搭載的各種技術目前國內廠家還不成熟,但是20萬以下的車型,特別是15萬以下的車型,我們就不必妄自菲薄,覺得國產車低人一等。二十年前國內汽車沒有技術,合資品牌汽車質量更好,這沒有誰反對,但是中國汽車行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國家層面耗費了無數人力財力,不能說完全反超別人吧,但是可以說已經可以跟得上別人的腳步了,在低端車領域,發動機技術,變速箱技術,底盤技術我們都已經和別人平等了,或著說同等價位條件下是完全優於合資品牌的,5~10萬的家轎長安逸動,吉利帝豪,奇瑞艾瑞澤GX,榮威i5,比亞迪秦pro都是性價比非常高的車型。可是在低端車型裡桑塔納每月還有2萬銷量,從配置,動力,節油,售後質量問題來看,我們的車型都不弱(不同車型問題可以去中國汽車質量網搜尋,還是比較權威官方的),但是銷量還是幹不過人家,這就是品牌價值,大多數人更希望花一萬元去有一個大眾的標而不是有四個米其林輪胎,這就是進入了品牌盲區。

買車時一般人的“盲區”,小心被套路

3、動力盲區:只看到賬面數據

很多人去4A店買車問發動機動力怎麼樣,都會得到一組功率,扭矩的數據。誠然發動機功率高,扭矩大確實可以獲得更好的動力以及駕駛體驗,但是有一些方面忽視會對以後用車留下很多隱患。比如發動機是否為三缸發動機,很多消費者在買車時只注意到動力是多少,能不能滿足需要,但是忽略了對發動機缸數的確認,而且銷售顧問是不會主動告知你,讓你去選擇是否接受三缸發動機,更甚者在你對三缸發動機有顧慮時勸你忽視它的缺點,而且會拿出一組實驗數據說服你,比如這款發動機做過臺架實驗,十萬公里後燃燒效率僅損失0.5%。說實話三缸發動機在經過這麼久發展它的一些缺陷確實被處理的很好,不是很專業的人不易感受到,可是它的使用壽命確實要比四缸發動機少,這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是需要知曉並考慮的。而且目前寶馬已經著手取消寶馬1系搭載的三缸發動機,說明市場確實對三缸發動機的使用仍然存在顧慮。

買車時一般人的“盲區”,小心被套路

4、變速箱:只分自動和手動

變速箱作為汽車三大件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大多數人對於變速箱的關注度不夠,最淺薄的是把變速箱就分兩類,手動和自動。大多數人都喜歡選自動,對於自動變速箱實際上還需要了解更多才不會讓你買車後,又後悔不已。對於變速箱還應該瞭解是AT,CVT,DCT,還是AMT。對於DCT還應該區分是乾式雙離合還是溼式雙離合。AT是4AT還是6AT,CVT是液力變距器還是多片離合器。其實變速器還應該考慮其生產廠家是揚萬里的,邦奇的,愛信的,還是採埃孚的變速箱。這些討論起來就更加複雜了,更甚者還需要明確是第幾代變速器,以及與不同發動機的搭配效果,後面我會再根據不同車型細細討論這些因素的區別。總之,在購車前對於有意向的車型都需要與同檔車型去對比一下,這樣才會做出最優選擇。

買車時一般人的“盲區”,小心被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