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猛长期,母乳妈妈如何应对婴儿猛长期?

心理咨询师赵迪


婴幼儿猛长期,是指宝宝在某个特定时间内,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过程。在猛长期,有的宝宝经历时间长一些,有的宝宝经历短一些;有的宝宝长的非常快,24小时身高能增长1cm,体重也有明显增加。总之,每一个宝宝都要经历猛长期。这与孩子经历青春期发育有点类似,有快有慢,但前提是营养需求量明显增加。

猛长期出现的时间规律:

宝宝出生后3~4天,是排胎便,降体重的区间,体重降低一般不超过7%,到新生儿7~10天左右,就快速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接下来,就是第3周,第4周~第6周,第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然后是宝宝一岁前后,这都是婴幼儿猛长期。

基本上宝宝一岁之内,其生长发育都非常快。出生4~6个月,体重达到出生时体重的2倍;到宝宝1岁时,体重是出生体重的3倍,身高增长25厘米左右。


猛长期宝宝的一些特殊表现:

1,奶量大增,喝奶的次数翻倍:

猛涨期的宝宝奶量非常大,比如说平时喝100毫升,猛涨期可能要喝130~160毫升;平时一天喝8次奶,猛长期到了宝宝每天要喝16次奶才够。

2,脾气暴躁,无理取闹,生长发育痛:

猛涨期的宝宝身体快速发育,会导致宝宝肌肉和骨骼的发育疼痛。这种不适感,会影响宝宝的情绪,表现为:宝宝发脾气,含着奶头不放,扯奶头,大声哭闹不止等等。

3,睡眠质量倒退,白天不醒,晚上不睡:

猛长期的宝宝晚上非常难带,不好好睡觉,哭起来,也不好哄。放下就醒,抱着才睡,让人疲惫不堪!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养成孩子奶睡的习惯,到了白天就睡得很香,黑白颠倒。


如何应对猛长期宝宝呢?

1,母乳喂养的妈妈,不要轻易加奶粉。实际上只要宝宝不停地吃,母乳就会加大分泌量,不要怀疑自己母乳不够,而是猛长期宝宝本来就这样子。

2,尽量保持耐心吧,有时候忍不住想发火🔥,也得忍一忍。给宝宝多多安抚,宝宝长得快身体发育带来的不舒服,妈妈应该多理解。宝宝只要想吃,就给喂,不要怕麻烦。

3,经历猛涨期的宝宝,妈妈如果乳腺管通畅,此时就应该适当增加肉蛋奶的摄入量,另外还要多吃一些鱼肉,保证母乳当中含有足够的不饱和脂肪酸。

4,为了适应猛长期宝宝的睡眠习惯,宝宝什么时候睡,妈妈就跟她一起睡,家务活就少干点让粑粑来收拾。否则白天睡不好,晚上睡不好,身体就会被拖垮掉。

5,再次提醒一下:一定要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为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提供稳定性,能有效减少宝宝睡眠不踏实。


爸爸不讲理


我第一次知道“猛长期”,是在宝宝20天的时候。那天,宝宝总是哭,总是哭。吃完奶睡着了,半个小时就哭了,哭了还是要吃奶,而且把我的母乳都吃完了,还舍不得松嘴,最后吃着吃着就睡着了。又过半个小时又哭了,于是进入这样一个循环中。但是,半个小时的时间,我还来不及泌乳,宝宝就要吃,自然是吃不饱的。

我上网去查,按照宝宝的症状,都说没事。可我还是很担心,继续查,终于在一篇文章中见到了“猛长期”这个词。我才知道,小孩子在猛长期的饭量大增,是因为这个期间他生长地比较快,自然需要更多的能量。所以,如果发现孩子饭量突然大增,就是猛长期到了。妈妈也不要特意准备什么也不要太关注,只要管饱就行了。母乳妈妈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也多吃,多吃催乳的食品,保证宝宝有足够的母乳。多让宝宝吸允也能促进母乳。

往往猛长期过后,也就是发现宝宝饭量大增之后,一定会发现宝宝有明显的变化。比如长高了,变胖了,突然会某种技能了。好像突然之间长大了似的。

猛长期过后,宝宝的饭量就会恢复,不会总是吃那么多的。所以不要以为宝宝的饭量大了就总是给他吃那么多,这样的话会导致宝宝肥胖的。

我家宝宝2个多月的时候,我是眼看着他的脸从圆形变成了鸭蛋形,有从鸭蛋形变成了椭圆形,再从椭圆形变成了圆形。几乎一天一个样,真的是眼看着脑袋就越长越大了。

又比如,宝宝2岁的时候猛长期过后,发现他开始长牙了。发现他突然能从1数到10了。好像突然间就开窍了一样。这个“猛长期”还真的挺神奇的。


品智女人


什么是猛长期?

记得那会我在婆婆家坐月子,孩子的爸爸一周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说孩子变了,45天的时候,他惊讶的说孩子变了好多呀,那会孩子变得胖乎乎的。猛长期就是指宝宝生长很快的时候,大约是出院后刚回家的几天,7到10天,15到21天,28天到42天,以及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的时候。

在猛长期内宝宝有什么表现?

猛长期内宝宝比平时更烦躁。当妈妈喂奶喂得慢,就会很不耐烦,尤其奶水不多,无法满足他的需求时。同时宝宝摄入的奶量在猛长期也会突然增长,吃奶的次数也增加了。睡眠质量也变差了,变轻,容易醒。

父母应该怎么做?

针对猛长期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宝宝增加喂奶的次数和时间。这个阶段,不要管喂奶的时间,只要宝宝吃那就喂着,这样可以缓解宝宝烦躁的情绪。另外,宝妈也要给自己补充营养,以确保宝宝的需求。


子谦妈妈育儿经


宝宝在出生的第一年会经历多个猛长期,一般来说是出生后的几天、2周左右、4~6周、3~6个月,9个月中均有体现,但不是每个宝宝的猛长期都是一样,可能因为体质不同稍有差异。另外,猛长期一般持续2-3天,有时也会持续一周左右的时间。

有的妈妈反映说孩子原来都很乖,可是从有一天开始孩子变得白天睡觉安稳,傍晚一到5点以后就不停的吃奶,一直到晚上12点,吃一会睡了,一放摇篮就醒了,并且伴随着手舞足蹈,狂躁不安,哼即个不停,脸涨的通红,溢奶,屁多,屎多这种行为,就担心说会不会是孩子生病了。宝妈别担心,其实孩子正处在猛长期呢,在此期间,宝宝突然增加吃奶次数或者拉长吃奶时间很常见。此外,在猛长期的宝宝,很可能你一夜醒来会发现他的衣服都变短了好多。

如何对付婴儿的猛长期?

1、按需喂养。这个时候不要纠结喂养的奶量是多少、每次哺乳时间间隔有多久、哺乳要多长时间、哺乳的次数等。

2、安抚宝宝的情绪。在“猛长期”期间,有些宝宝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尤其是在进食和夜间睡眠的时候,会表现为非常烦躁,甚至哭闹不已。

此时,妈妈需要通过一些方法来平复宝宝的情绪,比如可以抱着宝宝轻拍并为他唱歌或者讲故事,让宝宝知道妈妈就在身边,没有离开,增加宝宝的安全感,也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和关注,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还可以在宝宝每天开始烦躁时段前一点出门去散个步,或者就在外面坐坐放松一下。


二宝妈咪的育儿时光


我是儿科医生鱼小南,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所谓猛长期,就是宝宝的身高途中快速生长的一段时期,快到几天没见,就“哇,宝宝又长大了一圈”。

1、 宝宝在第一年长个飞速,所以绝对部分宝宝的猛长期都在第一年里。

2、 猛长期会有好多个。

3、 每个宝宝猛长期的出现时间会有个体差异。

4、 宝宝的每个猛长期一般会持续几天到一周的时间,之后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吃饭和睡眠模式。

5、 一般1岁后宝宝就不太会有猛长期了。

妈妈如何应对:

1、 宝宝会不停地吃奶,母乳的妈妈还是要坚持按需喂养,但为了防止宝宝吃太多自己奶水跟不上,一定要饮食均衡合理,确保奶水充足。

2、 宝宝夜醒次数也会频繁,妈妈就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光要准备好奶水,还要安抚好宝宝的情绪。


今日头条年度优秀自媒体品牌、头条健康金处方作者,年度健康头条号。


儿科医生鱼小南


老人常会说一句话:宝宝神长三个月,说的就是宝宝的猛涨期,其实从医学角度来说宝宝的整个婴儿期都是猛涨期,从出生到1岁体重会增加到原来的2~3倍,身高会比刚出生时长15~

25CM.

但是在这整个阶段长得最快的一般来说要数1~3个月。

在婴儿的猛涨期宝宝喜欢哭闹,睡眠也会减少,这时候很多新手爸妈就会很担心,担心孩子会不会不舒服,或者是不是生病了。那么怎么来应对婴儿的猛涨期呢?

首先就喂养宝宝的方法,新手妈妈一定要多点耐心,因为这个时候宝宝会喜欢哭闹,特别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婴儿会吃几口奶再哭几声,或是用小嘴扯乳头,妈妈一定要有耐心,轻轻拍打后背安抚宝宝情绪,让宝宝安静下来,这样宝宝才能吃的时间长,吃的比较饱,顺其自然睡的也就比较安稳了。还有就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妈妈不一定非得规律几个小时喂一次,按需喂养就好,因为猛涨期的宝宝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来说要大一些,如果规律喂养宝宝饿了就会哭闹。

其次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首先要适量的增加营养,多食含高蛋白、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以保证宝宝猛涨期的营养需求。奶粉喂养的宝宝可以适当的增加毫升数。宝宝吃饱了自然哭闹就会减少,妈妈也不会太累!


叶若冰


孩子是零落凡间的天使,他给我们带来太多幸福和快乐。也许有了他们,我们的人生才会成长。孩子0-2岁时候,需要爸爸妈妈全身心照顾,因此,家庭,也是个团队。对于孩子出生前12个月,就是重中之重。

第1月

德国:宝宝喜欢握拳,如果触碰孩子的手掌心,孩子的手会握住。给孩子最早的支持,也是最早的信任感的培养。

韩国:宝宝睡觉,健康检查。

第2月

韩国:孩子会笑,有颜色的玩具与宝宝一起玩,加上有声音的小铃铛。还能根据昼夜调整自己的睡眠。

德国:孩子能俯卧,抬头

第3月

韩国:小朋友能扭脖子,抬头。翻身。新玩具的吸引。

德国:好奇的关注周围的环境。笑对妈妈和周围的人。

第4月

韩国:宝宝晚上熟睡,白天睡三次。

德国:能够灵活的活动自己的四肢,有目的的抓取物品,开始最童真的研究这些物品。

第5月

韩国:开始爬,注意挪开地板表面的尖锐物体。哺乳和离乳食物有时间表,那么应该按时喂奶。春暖花开或者夏天时候,可以多带孩子在户外散步。冬天注意冷风和恶劣天气,不要带孩子出门。

德国:四肢的灵活性进一步发展,有时候笑着做飞翔姿势。俯卧时候,能够主动抓物品,如果抓到,会非常自豪。

第6月

韩国:间隔4小时哺乳一次。上午和下午分别喂一次离乳食。宝宝前后的肌肉比较发达,爬行的活动期,多陪孩子一起爬行。

德国:锻炼腹部肌肉:用手去抓脚丫。甚至把脚丫塞进嘴里。

第7月

韩国:可以吃离乳食,开始尝食物的酸甜苦辣。进食完,要用麦茶漱口。

德国:最早的科学感受,能感受物体的重力。孩子喜欢扔物体,并探究其妙。

第8月

韩国:开始坐立,可以吃米饭,补充热量。熟练咀嚼。

德国:知道因果关系,能用绳子拉回来球,了解球和绳子的关系。

第9月

韩国:一日三餐。抓住妈妈的手,寻找温暖和支持,最早的启蒙。可以尝试独自吃饭。

德国:知道词语的意思,但是不能发音。有的宝宝会尝试发音。

第10月

韩国:开始站立,孩子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因为孩子可以自主活动了。注意家里的物品摆设,不要轻易能够掉落。

德国:抓住物体让自己起来。开始人生的独立行走。

第11月

韩国:抓住妈妈的手站立,孩子脱掉袜子,以免滑倒。

德国:运动能力发展较快。

第12月

韩国:孩子独自站立,用小推车诱导孩子自主行走。

德国:孩子会说话。

总结韩国和德国的育儿方法,德国的育儿方法更重孩子的独立性和能力的逻辑性。韩国的育儿方法更重视温暖,身体发育。


春蚕妈妈


宝宝的生长并不是一条直线,相反宝宝的生长曲线是弯曲的,有峰有谷,处在山峰的时间就是宝宝的猛涨期。猛涨期孩子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营养,猛涨期一般发生在宝宝一岁内。



猛涨期的表现

首先,猛涨期的宝宝奶量会突然增大,孩子会频繁的吃奶,很多妈妈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奶水突然变少,事实是宝宝饭量变大。

第二,很多宝宝到了猛涨期睡眠开始倒退,可能一晚上醒两次,到了猛涨期一晚上能醒五六次。严重的时候我女儿一晚上七八次,会让妈妈很疑惑,为什么突然间宝宝睡眠变差,毫无征兆。

第三,猛涨期的宝宝脾气会变得很差。猛涨期往往伴随着宝宝的坏脾气,很多宝宝会发脾气、哭闹、甚至吃奶的时候去咬乳头,让妈妈感觉特别焦虑和困惑。

第四点,猛涨期过去之后,宝宝的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所增加,或者宝宝的大动作会有飞跃的进展,比如宝宝突然会翻身了、会爬了等等!

猛涨期的时间

宝宝的猛涨期一般出现在刚出生的几天之后,出生半个月左右,三个月左右,六个月左右,以及九个月左右。宝宝的猛涨期往往伴随着宝宝大脑的的快速发育和大动作的进展。有时候猛涨期可能就两三天,也有可能会持续一周左右。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妈妈们要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做判断。



猛涨期的应对方法

满足宝宝猛涨期的需求,猛涨期宝宝会频繁吃奶,妈妈们不要担心乳汁不够,只要频繁的去喂养孩子,让宝宝去多吸乳汁,就可以了!

对于宝宝烦躁的哭闹,尽量的多去安抚宝宝,因为猛涨期只有短短的几天,妈妈要有耐心,也可以多让家里人来共同分担,尽量让自己心情平稳!


豌豆妈妈育儿


小婴儿在有一段时间,你会突然发现他吃奶变得越来越频繁,吃奶的时间间隔缩短,总是显得很饿,夜里醒来的次数也有所增加。可以考虑观察一下是不是进入婴儿的猛长期了。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有点烦躁,因为是母乳妈妈,所以这个阶段大人也比较辛苦。但是猛长期是促进宝宝发育的重要时期,渡过了这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体重会增长很多。

01 猛长期的孩子有什么表现

容易饥饿。孩子吃完奶后,宝妈会发现孩子迅速又饿了,一般间隔2小时就得喂,如果不给吃,孩子会哇哇大哭。如果是格外强壮的孩子,可能会更加频繁吃奶。

睡眠间隔缩短。因为饥饿,常常使得孩子睡眠时间减少,孩子一醒来就要吃奶。夜里也会更加频繁地醒来。

排便次数偶有增加。吃得多,自然排泄量也会增加,可能我们一般不会太注意小便的次数,但是孩子大便的次数也会偶有增加,我们就观察得到了。

心情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个阶段的孩子烦躁易怒,注意力不太集中。即便是宝妈给他奶吃的时候,他也会吸一会奶,含住乳头扭动身体,头会左右拱来拱去,稍有不顺就一场大哭。如果是3个月以上的孩子,注意力会更加分散,因为他们已经具有良好的视力和听力,吃奶时候还会被外来事物干扰。

02 猛长期何时出现

通常说法是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时候会出现猛长期,但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时间可能各有不同。猛长期大约持续两、三天,很少有超过一星期的。

03 如何进行应对

持续按需哺乳。既然是母乳妈妈,孩子只要想吃,就要一直喂他,有时候让宝妈们喂得都怀疑人生了。但是这个阶段,孩子会飞速发育,体重也会迅速增加,我们只能不停地提供他们成长所需的营养。而且孩子的反复吸吮,会刺激妈妈身体产出更多的奶,对未来的喂养也是有好处的,这时候可能会非常辛苦了,需要宝妈加油坚持。

不要太过着急。有些妈妈这个时候发现孩子不停吃奶,误以为孩子饭量涨上来了,自己的奶量却跟不上了,就急急忙忙添加奶粉。这样虽然当时让孩子吃饱了,但是会耽误宝妈的泌乳。而且有部分宝妈觉得自己奶量不够,心情烦闷,会更加影响以后的泌乳,所以请不要太过着急,这个阶段实际上几天就过去了。

04 猛长期阶段性结束后

我们会发现,孩子吃奶量会比头几天开始下降。而且睡眠时间会突然增加,请不要担心。原因很简单,前几天夜里反复醒来吃奶使得他们睡眠不足,这几天只是在补充睡眠外加长身体,孩子的体重也会跟着迅速增加,大人们也跟着调整恢复正常状态即可。

祝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奶爸和你聊育儿


一、什么是猛长期?

对很多宝宝来说,在0-1岁的阶段,可能会出现若干段特殊的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宝宝生长发育会有一次次小加速,体重、身高、头围的增长比平时要快.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猛长期。

猛长期一般持续2到3天,有时也会持续一周。

二、猛长期的表现

吃奶需求增加、睡眠倒退、情绪烦躁是这个时期的三大表现。

三、猛长期出现在什么时间?

猛长期多出现在宝宝7到10天,2到3个星期,4到6个星期,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前后。

每个宝宝的成长时间表都会有所不同,猛长期的表现也会因人而异。

四:妈妈如何应对猛长期呢?

1、按需哺乳。

妈妈淡定耐心地观察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回应孩子发出的哺乳信号。额外增加的哺乳次数可以帮助妈妈的身体迅速回应,并增加乳汁供应。

亲密的哺乳过程可以减少宝宝的压力和紧张。在妈妈怀里吃奶不仅满足了宝宝营养需求,更是给宝宝提供了最亲密无间的温暖、舒适、安全和爱。

2、保证睡眠

处于猛长期的宝宝相对于平时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所以一定要让宝宝多休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个时期不用担心白天睡太多,特意叫醒熟睡中的宝宝,最好让宝宝多睡些


3科学食补

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则可以多给宝宝准备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食物。

4,及时安抚

当宝宝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时,除及时回应哺乳需求以外,还可以尝试更多的安抚方法,比如

(1)飞机抱,让宝宝背部贴在大人胸前,大人的手臂从宝宝肩下方穿过,拖住宝宝腹部并握住孩子的臀部和大腿,这种抱姿对于肠胀气等造成的哭闹有神奇作用。


(2)肌肤接触,把宝宝放在大人的胸口上趴着玩或吃奶,尽量打开衣物肌肤接触,大人可以腾出双手来抚摸孩子头背部,亲密交流。

(3)把灯光调暗,用小毯子包起宝宝,或尝试用胸前背巾像袋鼠一样背着宝宝,有节奏的抱着宝宝轻轻摇摆跳舞,模拟子宫环境的安抚方式会让宝宝更容易安静下来

(4)轻声哼唱宝宝爱听的歌,或播放宝宝喜欢的白噪音,甚至带宝宝出门转转,开车带宝宝出行,这些都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安抚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