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小麥是陝西省的主要糧食作物,目前陝西省小麥的種植面積約為107萬hm2,其中包括約47萬hm2的旱地小麥。在小麥種植過程中,旱地是制約小麥生產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對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如下: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1、地理環境特點

陝西省北部地區位於黃土高坡,南部屬於平原地區,境內氣候差異非常大,由南至北分別為溫帶、暖溫帶和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為576.9 mm,年平均氣溫為13℃,每年無霜期約為218 d,跨北溫帶和亞熱帶,屬於大陸季風性氣候。陝西省年降水量分佈情況為南多北少、春季少於秋季,且冬天降水量非常少,暴雨主要集中在7—8月。陝西省自然環境優越,肥沃的土地以及充足的陽光非常適合冬小麥種植。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2、小麥生長髮育特性

根據小麥對溫度和光照條件的不同要求,可以講將小麥分為3種,即冬小麥、半冬小麥和春小麥,根據陝西省地理環境來看,非常適合種植冬小麥。小麥生長週期包括出苗、分櫱以及越冬、返青、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和成熟等過程。小麥的根、莖、葉、櫱、穗和籽粒等器官在小麥生長髮育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相關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小麥生長髮育過程的不同特點來研究小麥栽培高產技術。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3、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3.1 精細整地,適時播種

要想實現小麥高產栽培,需要選擇良好肥沃的土地。在選擇高產小麥栽培土地時,要對土地指標進行嚴格把控,保證土地各種元素含量達標。在對土地進行深松改土時,一定要做到“深、細、平、足”,即對土壤進行一定程度的深松,深松程度越深,小麥產量越高。除此之外,還要將土地中的土塊敲碎,對沒有種植過農作物的閒置地,應在夏季讓其充分地接收雨水,並按照兩三年一次的頻率進行深松,深松時選擇雨水量大的年份。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3.2 合理施肥

小麥在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所需肥料種類和數量都存在差異,所以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小麥不同發育時期的特點針對性進行施肥。小麥所需肥料以氮、磷、鉀為主,對小麥進行合理施肥對土壤也有一定改善作用,因為肥料能夠促進土壤中微生物活動,大大提高土壤肥力,從而達到提高小麥產量的目的。

若對小麥使用農家肥,應保證其中含有磷肥和80%的氮肥,並以鉀肥為基礎肥料分2次對小麥進行施肥,然後再施加剩餘農家肥。冬小麥在越冬之前對氮肥需求量最多,其次就是對磷鉀肥有一定需求。所以,為了滿足小麥對肥料需求,在實際種植過程中可以將尿素或碳銨作為種肥。當冬小麥從越冬到返青期時,對氮肥需要量最多,並且對磷、鉀吸收量開始顯著增加。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3.3 對種子進行恰當處理

在小麥種子播種之前,需要對其進行拌種處理:第一,在進行拌種時,不同類型拌種劑所使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比如對於乳油型拌種劑來說,可以打開瓶蓋後直接進行拌種處理,而懸浮型種衣劑在進行使用前應先進行兌水處理,然後才可以進行拌種操作,兌水時一定要控制水量,保證攪拌均勻即可;第二,進行拌種處理的種子應放置陰涼處進行曬乾;第三,掌握好拌種時機,不宜過早,在播種前一天進行拌種處理即可;第四,在進行拌種處理過程中,一定要使用質量好的拌種機,這樣才能保證種子完整性。拌種處理後第二天,相關工作人員就可以到田間進行播種工作,在播種時,一定要注意播種數量和播種距離。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3.4 加強小麥苗期管理

小麥發芽後,要加強苗期管理,小麥苗期是指小麥出苗到拔節的過程。小麥在苗期所發生變化是長葉、分櫱以及髮根,這是提升小麥產量的重要時期,所以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對小麥苗期進行合理化管理,在保證小麥苗生長均勻的前提下,促進小麥苗茁壯成長,為小麥後期產量提高打下堅實基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對小麥苗進行檢查,保證其在種植範圍內有一個均勻種植密度。小麥在實際生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小麥種子不萌發情況,導致小麥發生缺苗現象,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相關工作人員應提前準備種子,待出苗後及時進行補苗工作,這也是提高小麥栽培產量的一個重要措施。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第二,在小麥苗期進行早期施肥,促根增櫱。一般小麥幼苗在3葉期種子胚乳中養分已被完全消耗,這個時期小麥轉變成自養營養方式;待小麥進入4葉期後,小麥次生根大量出現,幼苗已經開始出現分化,所以進行早期施肥工作能夠促進小麥苗茁壯生長,不斷促進幼穗分化,對小麥栽培增產有明顯促進作用。對小麥進行高產栽培時,還應根據小麥苗生長情況,進行追肥處理,這樣能使小麥種群結構更加合理,促進小麥製造和積累出更多有機物,為小麥苗後期壯穗打好基礎。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3.5 病蟲害防治

小麥在生長的每一個時期都會受到病蟲危害,最嚴重的病蟲危害主要發生在小麥生長後期,所以加強小麥病害預測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陝西省小麥病蟲害主要有赤黴病、白粉病、蚜蟲和紅蜘蛛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赤黴病,為了減少病蟲害對小麥產量的影響,相關工作人員應針不同病蟲害採取針對性措施,如針對赤黴病害,可以用36%粉得靈懸浮劑進行處理,或者使用銅大師粉劑兌水進行噴霧,這些方法都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近幾年陝西省小麥紋枯病也比較嚴重,針對這種病蟲害,可以噴灑10%蚜蝨淨可溼性粉劑20克或樂斯本進行防治。在進行治理過程中,一定要重視對灰飛蝨的防治,該種蟲害對小麥後期生長影響不大,工作人員往往容易忽略其存在,但是其對小麥產量會產生一定影響。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3.6 適時收穫

適時收穫是增加小麥產量的一個重要措施,工作人員可以待小麥籽粒成熟後再對其進行脫粒烘晾處理,但是一定要掌握好小麥收穫期,避免浪費,達到提高小麥產量的目標。

小麥成熟期包括乳熟期、蠟熟期和完熟期,小麥在進入乳熟期之後葉子慢慢由綠變黃,籽粒有乳汁狀內含物;在小麥進入乳熟末期時,小麥籽粒質量和鮮質量都處於最大值狀態,小麥果實顏色為淺黃色,此時籽粒含水量約為50%,莖稈含水量約為75%。小麥進入蠟熟期之後,籽粒內含變為鱗狀,小麥果實硬度也慢慢變大,葉片為黃色,籽粒為淺黃色,果實內沒有漿狀物質;中期時小麥莖稈變得非常有彈性,籽粒變為黃色,且逐漸變得飽滿,種子含水量慢慢減少;到達末期時,整株小麥完全變為黃色,小麥籽粒變得硬。進入完熟期後,小麥葉片變為橘黃色,籽粒更硬。

在小麥整個成熟期中,最適合進行收穫的時期就是蠟熟末期到完熟期,相關工作人員在合適時期進行收穫,能有效提高小麥產量。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4、小結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世界上對糧食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小麥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對其產量提升問題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強對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不斷提高小麥產量,解決糧食短缺問題。

小麥高產栽培技術,很多人不會管理,這3點做到位高產就不成問題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種植方式,如果對你有用的話,記得給筆者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