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仍在,戰“疫”未停,父母在家裡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胡先生曾經回憶道“我如有一點好脾氣,對待外人外物如果充滿一絲的和氣,可以說如果我身上有任何所謂好的脾性都跟我的母親脫離不了關係。”

胡適的母親非常照顧孩子的顏面,胡先生做錯事情的時候,他的母親都會在晚上關了房門之後,先告訴他錯在哪然後再痛揍一頓。期間不允許他哭出聲來,因為她懲罰孩子不是給別人聽的。

因為給自己孩子保留顏面,這也使得胡先生從小就保留一份不可踐踏的自尊。所以他一生的嚴於律己,十分珍惜自己的名聲。

更重要的是,胡適的母親是後母

疫情仍在,戰“疫”未停,父母在家裡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很多家庭悲劇已經警告我們,請注意保護孩子脆弱的“面子”

上網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已經暴露的差不多了,家長們終於能夠理解老師了,孩子把家裡弄得雞飛狗跳的比比皆是,父母們對孩子暴力打壓、諷刺挖苦的也不在少數,親子對峙、家庭戰爭每天都在上演,每當這個時候,父母總是抱怨,不過大家想過沒有,是不是你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

最近幾天有兩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都反映了家庭教育的悲劇!

  1. 2 月 24 日晚,四川眉山警方發佈通報稱,該區一 13 歲男孩將母親殺害於家中。經查,劉某某 ( 男,13 歲 ) 因家庭瑣事與母親卓某 ( 女,36 歲 ) 發生爭吵後將其殺害。
  2. 3月3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明珠花苑小區內,一名五年級學生,因為在上網課時玩手機不認真聽課,被父母批評教育時與父母發生爭執後跳樓輕生。

我們做教育的經常思考,把孩子養大成人,給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為什麼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和父母反目成仇,這也是我們忽略的問題,也許我們人為地“小事兒”,對孩子來說,是天大的傷害。

“面子”就是孩子的鎧甲,也是孩子的翅膀,更是孩子堅強的靈魂


疫情仍在,戰“疫”未停,父母在家裡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什麼樣的家庭願意傷害孩子的“面子”?

宋慶齡與孫中山,宋美齡與蔣介石,宋靄齡與孔祥熙。

從宋氏三姐妹的婚配當中我們能夠看出,他們的夫妻都是當時那個時代呼風喚雨的人物,這樣的人物能夠看得上宋氏三姐妹,說明這宋氏三姐妹也並非以當前之輩。

為何宋氏家族的孩子如此優秀?密碼就隱藏在在宋氏家族教育中,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給足孩子面子。

有一次,宋美齡閒得無聊,於是和姐姐們去田間偷瓜。

富家小姐們的手段自然是非常拙劣的,當他們大搖大擺的出現在瓜地裡,囂張的摘瓜的時候,正好被看過的老農抓個正著,好在這幾個千金小姐腳力不錯,跑得飛快,老農一時間也拿他們沒有辦法。

到了晚上,老農騰出時間,氣呼呼抱著被小姐妹“糟蹋”的瓜找到了他們的父親。

不等老農開口,父親便大概明白了老農的來意,趕緊把老農讓進屋子來,並主動教訓孩子:

“你說這些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我說讓他們去你那搬幾個瓜來,他們回來告訴我說瓜都不熟。這還得讓您親自送來。”

隨後宋美齡的父親拿出了比市場價多兩倍的錢付給了老農。

疫情仍在,戰“疫”未停,父母在家裡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這件事如果放在我們的家庭中,後果可能不堪想象,畢竟偷東西這件事情非同一般,而且作為一個女孩子跑到別人家地裡去糟蹋東西,這樣的名聲傳出去也不好聽,一定會招致父母的一頓毒打。

所以宋美齡的父親高明之處就在於,在人前他並沒有把孩子們的錯誤指出來,而是用更高級的方式,讓孩子們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保留了孩子的尊嚴和麵子,讓孩子們對於自己的人格和尊嚴更加的看重,再也不會做那些壞事。

宋氏家庭當然不是一般的家庭能夠比擬的,在我們現實生活當中,很多的普通家庭都會出現不照顧孩子面子和尊嚴的情況,尤其是父母文化程度比較低的這個家庭,往往處理問題比較直接,直接中摻雜著暴力。

這部分家長有一個特點,對於自己的管理孩子的方式和方法特別的自信,特別的執著於自己的方式,不願意接受正確的意見,不願意學習科學的方法,經常把自己在外部遭遇的困難,轉化為怒氣發洩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更有一些父母根本不給孩子任何爭辯的機會,對於孩子的所有的生活和學習的內容,完全是控制式的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將孩子培養成極度懦弱或者極度反叛的性格。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疫情仍在,戰“疫”未停,父母在家裡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才能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保留孩子的面子以下幾點需要廣大家長們注意:

1.家醜別外揚

其實孩子心裡都明白,父母的懲罰是因為自己犯了錯誤,而且孩子在犯了錯誤以後,自己的羞恥心也會啟動對自己的反思,他也知道自己犯了之後必須要受到懲罰,不過最讓孩子受不了的是一種情況:

當著別人的面無所顧忌的批評孩子,揭露孩子的缺點,打擊孩子的心靈。

我有一個學生,在我上網課時被我叫到連麥,回答問題吞吞吐吐,沒等我批評呢,父親上來就是一巴掌,然後粗言穢語噴吐而出,發洩之後,對我笑臉相迎,我私下和他溝通,說他不對,他不以為然,還認為是幫我解圍。殊不知當著全班孩子面被父親羞辱,孩子的心理會有多大傷害。我還要及時做孩子心理工作,簡直就是給我增加負擔。

懲罰孩子,一定是讓孩子和父母兩個人面對面,最好不要有第三者在場,而且懲罰之後父母不要嘮嘮叨叨的說個沒完,孩子不是動物,他知道反思的。

疫情仍在,戰“疫”未停,父母在家裡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2.先定規矩,不要臨時起意

對於孩子可能會犯的錯誤,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事先做一個預估,給孩子在家裡定好規矩,讓孩子有一個心理準備。

很多父母心血來潮,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總是來得特別突然,高興了就給孩子一個很大的獎勵,讓孩子高興的不得了。

生氣的時候對孩子無論是語言暴力還是肢體暴力,都給予很重的懲罰,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極不舒服。

這樣大喜大悲的過程對於孩子穩定的性格培養是不利的,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哪些錯誤是不能犯的,哪些錯誤犯了以後可能會受到一點懲罰,哪些錯誤犯了以後一定會受到重罰,穩定的懲罰制度也能夠讓孩子更好的遵守。

3.溫和民主,孩子幸福

在現代的家庭教育觀念當中,最主張的就是在家庭當中應該有一個溫和民主的氛圍,無論是孩子獲得了優秀的成績,還是孩子闖下了天大的簍子,我們一定要用溫和民主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

擺事實,講道理,定製度,講規矩,這些活動,孩子小的時候就帶著孩子一起做,在大人犯錯的時候,可以授權給孩子,甚至讓孩子去批評大人的錯誤,其實孩子在批評別人的時候,也在自己的意識中給這種行為畫了一個叉,在以後的人生當中自己可能也不會再犯了。

我們可以把一些家庭裡的重要事件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和商量,讓孩子充分的參與到家庭的決策當中來,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有利的,讓他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家庭的主人,只有他在心裡快速成長,才能夠在以後的生活當中少犯錯誤。


疫情仍在,戰“疫”未停,父母在家裡請給孩子留點“面子”


4.學習、學習、再學習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的家長不願意學習,不願意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不願意借鑑其他家長優秀的教育做法。

我們經常批評孩子懶惰,其實很多家長比孩子還要懶惰,只不過是因為他擁有家裡的生殺大權。

所以家長的懶惰就休息,孩子的懶惰就是懶惰

一個不懂得努力勤奮改變自己,追求上進的家長,是不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的。

最後一句

古人言:寧可身骨瘦,不叫麵皮羞

孩子的面子就是孩子的心,不要傷了孩子的心,一個被傷了心的孩子,可能會要這一生來彌補自己受過的創傷,也可能會因此犯下更多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