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当上国内TOP10高校副教授,厉害吗?

Ordinaryshare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您解答。

国内top10高校,无外乎清华、北大、浙大、复旦、上交、中科大、西交、南大、哈工大、人大等。这些高校的职称评审难度,肯定也是国内最高的。更重要的是,这些高校青年才俊辈出,而职称指标又有限,所以很多青年人才苦等多年也难获一个副教授职称。目前这些高校几乎都在实行常任轨制度,博士或博士后进校后只有3到5年的聘期,聘期内需要达到考核条件才能继续聘用,然后才能参加职称评审,除非是业绩非常突出,才会在第一个聘期内评上副教授。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30岁,也就是博士刚毕业一两年,就能评上副教授,这可以算是青年人才中的顶尖人才了,从水平看,评优青、青年长江指日可待。

不过,上面说的只是正常途径,还有一条路算的上“捷径”,这就是青年千人。青年千人入选者在一般985、211高校可直接聘正教授,享受很高的待遇,即便是聘期考核不是很好,教授职称也会保留。但在上面说的top10高校里,哈工大可能还会聘正教授,如考核不过会给个副教授,但不会走人,算是副教授保底。而在其他几所高校要么聘为特聘研究员,要么就是副教授,但首聘期如果考核不过,可能直接走人,如果首聘期能够通过,则仍有机会转为教授。应该说,青千这个群体,在30岁时(差不多就是刚够青年申报年限)获得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比例应该最高的。

不过,青年千人计划从2011开始有了第一批,几年来其门槛也在不断提高,比如像材料领域和生物领域,没有CNS(cell、nature、science)基本上就没有什么机会。而CNS在国内普通高校,差不多就是直接聘正教授了。因此,说是捷径,但也只是快一些,难度一点也没小。

总的来说,当前,能进top10高校任教或从事研究工作本身就已经很优秀了,如果能在30岁就确定为副教授,入编制,那更是其中翘楚。而青年千人,在青年人才职业轨迹中,是一个类似bug的存在,所以,建议有条件的青年人,都可以按照出国读博、做博后、申青千这样的轨迹来发展。


高校人才真经


这个厉不厉害嘛首先要看这种情况普不普遍。

三十岁国内top10副高,也就是说最晚也是三十岁入校三十岁评上了副高(部分院校会有教龄要求除外),既然是top10了,除了一些文科专业比如马克思,其他的理工科,医学等专业招收条件现在一般也是美国Phd归国,Phd一般五年,牛的人三年,也就是二十六七完成国内硕士或本科(本科可以直接申请国外Phd),这个年龄上基本符合咱们比较常见的学生的升学时间点。

其次,现在课改编制取消等政策后。不同院校评正高副高的政策弹性很大,比如武汉大学,校长更换政策改变之后,我见过一个理科专业的讲师,手里握着两篇top sci,十篇c刊,外加一本著作,虽然可能部分成功存在灌水现象,但是按照常理升副高没啥问题的。可是这个老师被卡了下来。原因有好多:第一,top10高校的老师基本上都是有项目的无论是自科社科,没有项目的老师很吃亏。第二,名校履历,最差最差也得是个访学。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尤其是Phd一般在读博的时候就已经有项目了,带着项目回国优势很大。第三,很多院校在评职称时考虑上课时间的标准不同,南京大学就出现没有项目论文不多但是教课多时间长的老师评上了正高(课改后新政策)。

所以,30岁评上top10的副高很优秀啦,优青杰青那就另说了。


丁海娃


30岁当上国内TOP10高校的副教授很不错了。


首先,现在能进入top10当老师就水平很不错,中国的top10,肯定是985高校中的中上水平,现在进这些学校,至少是名校博士。像清北,普通的名校博士还不好进,还要看论文的质量和数量,而且很多都是有海外留学背景。


按普通人的轨迹,6岁上学,22岁本科毕业,3年博士就是25岁,如果稍微拖一拖,5年博士,就是27岁,再加两年博士后,基本接近30岁了。一般学校聘用都是从讲师开始,有的学校还会对任讲师年限有要求,比如,一般博士要求任讲师2年以上。


现在高校不像20年前的高校,那时教授们年龄有个断层,因此只要足够优秀,很容易很年轻成为教授。当时我们一位老师就是清华当时最年轻的教授,28岁。现在不一样,高校里年轻教师非常多,而编制有限,有一阵,清华电机系压了很多位副教授,即便做出了很大成绩也评不上去,因为教授的编制已满。现在要30岁左右当教授,成就都是在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前几年著名的破格提教授的是中南大学的刘路,大三就证明了一个数学猜想,23岁,还是博士生时就当正教授。北大数学系许晨阳33岁当教授,他随后获了拉马努金奖,庞加莱讲席教授,这是世界级的科学家。

所以,如果能卡着时间在30岁当上副教授,可以说他之前的工作干得非常不错,非常拿得出手,已经超过同龄的青椒很多了。


另外,评教授、副教授其实也是某种政治,因为就是教授们坐一起投票,这位人缘至少不错,也有人罩着他。在学术界,圈子也非常重要,总体来说,30岁top10的副教授很厉害了,因为在高校,最苦逼的是青椒阶段,他这个阶段很短,来日大有可为。


五道口的颜学姐


这绝对是开挂了,TOP10高校副教授就已经足够厉害了,但难就难在才30岁。从时间上来推算,18岁高中毕业,22岁大学毕业,25岁研究生毕业,博士毕业刚好30岁。应聘到高校之后从讲师开始,5年之后开始评副教授,就年龄来说,正常情况无论怎么计算,30岁都达不到副教授的水平。因此一定是走的其他途径。

一.破格提拔

破格提拔是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2011年中南大学本科生刘路因破解了“西塔潘猜想”,中南大学校长亲自批示,同意其硕博连读,并将其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奖励100万元。甚至还召开了专门的新闻发布会,一时间记者蜂拥而至,进行各种专访采访,甚至影响到了其学习生活。中南大学此举虽然有炒作之嫌,但在当时确实起了轰动性的效果。


二.人才引进

另一种就是人才引进的方式,毕业于国外知名大学的博士,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会被国家以人才引进的方式邀请回国,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颜宁了。77年出生的颜宁,96年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2000年到2007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攻读博士,不到30岁就受聘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


还有比如电子科技大学的刘明侦,其本科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12年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15年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25岁的刘明珍被电子科技大学聘为教授,26岁的时候入选了“青年千人”计划。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30岁评上国内前十大学的副教授,那绝对是非常优秀的人才!


考研小秘书


抛开内容谈形式(不讨论软实力只讨论表面),肯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处于行业内上等水平,不过上面依然有更牛的,比如30岁正教授。另外,这个副教授有没有别的头衔?比如是否青千等,可能也是特聘教授或研究员,但职称依然是副教授,这样就比纯副教授牛。


民意导向


要我给你打666吗?


来人开喷


在国外硕博连读,没有延期,这人应该挺厉害的


滨斌宾


不厉害,我校教授很多都20岁!


喔只说实话


学术上厉害是一定的。但人无完人,比如,不一定会谈恋爱。如果在智商如此之高的情况下,情商也高,那前途无量啊。


工古江湖


30岁当上教授那就牛逼了,30岁top10副教授还是很优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