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上班,自己有收入,但又不放心老人带孩子,怎么办?

一位妈妈的提问:

您好!一直默默关注您,每次看着您的文字心里都无比愉快,您是那么有智慧和能量,透过您的微博我也经常自省。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反复纠结,我要不要继续全职妈妈。

目前有儿子四岁半,女儿三个月大,儿子一岁时辞职,儿子三岁上幼儿园后曾去工作半年,父母在帮忙家务,工作时间基本稳定,偶尔加班,但老公还是觉得我工作时间太长,照顾家里不够,后来就又辞职了。老公的收入基本够全家日常开销,但以后孩子如果上不到公立学校,要上私立幼儿园、私立小学就负担不了了。

我自己学历研究生,曾在大型外企工作,有小孩前都算是一个有事业心的女孩子。有小孩后,花了很多精力教养,全职得非常快乐。但现在有了妹妹后,心里老有一个声音,不能继续这样在家全职,要去工作。一方面因为换了房子,有房贷,经济上比之前有压力,也为孩子以后可能上私立准备钱,另一方面自己好像也不像带哥哥时那么静心,每天好多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现在经常会关注哪里有适合的工作机会。

再说说家里援助的问题,我父母是可以一直过来帮我带孩子的,但有两个问题,一是我妈妈身体不太好,也更喜欢老家,但只要我需要她也义不容辞,第二个问题是,我有个哥哥,情况非常糟糕。我认为这主要都是因为我妈妈对他不正确的教养造成的,妈妈性格十分要强,爱面子,敏感,又溺爱孩子,所以让她带孩子我不放心,这也是我之前全职的原因。妈妈也知道我对她的看法,所以我们关系也不是特别融洽。

现在我去工作,妹妹给父母带我肯定不放心,但心里又不想继续全职在家。老公的意见他都没关系,我不上班,他说经济问题他也能解决,就是稍微紧点,上班父母带孩子,他觉得也没问题,那么多小孩都是老人带,全看我自己决定。

纠结,等着你的回复……

想要上班,自己有收入,但又不放心老人带孩子,怎么办?

老师说:

我赞成你回归职场。

我从3个方面都赞成:

》1、远虑,可预见到的未来几年内,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确实需要一些投入。现在很多兴趣班,孩子真的都很有兴趣,并不是十年前兴趣班那么功利,确实能够起到帮助孩子深度推进兴趣的作用,而这些确实需要投入。所以你的复出是刚需。

》2、近忧,你已经全职了三年多,而且你是研究生学历,曾经有过很好的职场经验,虽然你也非常享受全职妈妈的日常,也能够在全职妈妈的“家庭岗位”上,很好的部署精力,但是毕竟社会在发展,学科在进化,职位在变迁,你还需要重新适应职场,重新社会化,否则错过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年龄,可能就只能找一份鸡肋工作,而不是成为一支劲旅了。

》3、一个经济自立的妈妈,心态会比较富足,也会非常自信,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妈妈偶像。虽然比较知足的活法是量入为出,但是两个孩子慢慢长大开销日增,只让爸爸承受经济压力的话,老实说家庭的经济支撑也很脆弱,应该有备份。如果你们家底丰厚,积蓄不错,另当别论,但是你在来信中,说了要“紧”点预算,那么实在是应该未雨绸缪。

我多年回答妈妈们的问题已经注意到,经济压力是一个母亲最难承受之重,就是由于这个“原生家庭问题”“夫妻纠纷问题”“婆媳关系问题”才一一浮出水面。归根结底是,无法自立的自己,在各种关系上都不能做到对等,而只好在内心深处推诿责任,保持受害者的精神面貌。

孟子说:“有恒产,有恒心”。真是这样,一个有富足收入的母亲,不管这个收入是来自自己的,还是老公的,只要有“恒”的感觉,恒,就是极其稳定,极其有把握,那么就会有“恒心”。恒心一般解释为持之以恒的毅力,其实还可以解释成“稳定的心”。

想要上班,自己有收入,但又不放心老人带孩子,怎么办?

》》那么,如果上班,你对女儿幼儿期的成长不放心,怎么办?

这是个管理学问题。随着家庭规模扩大,家庭任务加重,家庭运营就足以运用管理学了。在一家公司里面,如果要多一项业务,那么这家公司怎么办?就是给出预算,然后用这个预算,招募到合适的人力资源。然后定岗位责任制,定激励措施,定监督机制,定团队衔接方式。

你的家庭,也像一家公司,现在要多一项任务,你应该怎么办?在收入中做预算啊。有了预算,你就开动“人力资源总监”的能力,开始搜寻合适的育儿嫂。你的父母如果愿意帮助,可以考虑辅之以育儿嫂或小时工,这样父母的劳累会减少,能有休息时间。现在有很多渠道可以寻找到好的家庭帮手,有很多方案,可以辅助你恢复职业生涯,依然照顾好子女。

至于对你妈妈的意见,我想其实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想一下,妈妈帮助你带孩子,毕竟是辅助,你才是孩子的妈妈,你的业余时间依然会非常积极的影响孩子,而且,孩子很奇怪,即使被祖父母带,即使每天只看到妈妈几个小时,可是却更容易受妈妈影响,因为孩子们就像植物一样有向光性,身边的关系中越是年轻的,孩子越会愿意亲近学习,更何况你是妈妈。

不要担心你哥哥的教养教训,被你妈妈在你的子女上复制,不太可能,祖父母和父母能起到的作用完全不同,再说人都会从教训中学到教益,你妈妈即使好强嘴上不承认,心里也是明白的。你要是表现出对妈妈不服气,老是捅妈妈的教育“伤口”,她反而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你面前不会服软。实际上,你说只要你需要,她义不容辞也会帮你,这已经是用行动在表态,在用行动投票,支持你。

每一个孩子和祖父母生活的经历都非常宝贵,我也是。我8岁以前在姥爷家,经历了姥姥姥爷日渐衰迈的过程,我们经常互相扶助,使得我这一生,对于老人,总是怀有一种亲近、理解、慈悲之心。其实,孩子和祖父母能够培养感情,对于孩子很有益,对于你的未来也很有益。

怎么说呢,一个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老人的孩子,在自己父母年迈之后,不会有不理解,不会看不惯。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了衰老的不便,衰老的表现形式。

有很多人自幼是年轻的父母亲带大的,父母高龄了,行动不便,却完全不能共情,总觉得父母的精力是无限的,是可以依靠的。等到父母亲去世了,自己也渐渐老了,才明白自己当时完全不能理解父母,这种也是一种非常悲凉的错过啊。

想要上班,自己有收入,但又不放心老人带孩子,怎么办?

不要纠结,在自己身上搜刮能力,一切都可以尽在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