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能让“云制造”来的更快一些吗?

​最近很多媒体已经在开始盘点疫情过后哪些行业会迎来爆发,讨论最多的无外乎是在线教育、在线诊疗、企业服务、生活服务之类,常言道凡大热必死,当所有人都盯着看的时候,还会有机会吗。不过肯定也有优秀的企业经过这场战“疫”之后脱颖而出。但是笔者更感兴趣的却是少有人在关注的“云制造”,是否能来的更快一些。

国家发改委2.5日消息,根据初步统计,截止2月3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口罩产量已经达到了1480.6万只,比前一日环比增长3.1%,产能利用率达到了67%,环比提高2个百分点。首先要肯定国家能在春节这个特殊时期迅速发动并组织企业恢复生产,一周之内将口罩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即便工厂已经抓紧生产,也无法跟上巨大的消耗量。目前全国大多数医院都出现了医疗物资告急,政府已经接管了社会上一切口罩资源,可还是供不应求啊。

“云制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什么是“云制造”?

“云制造”概念提出也有些年头了,他的官方解释是为降低制造资源的浪费,借用云计算的思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制造资源的高度共享。建立共享制造资源的公共服务平台,将巨大的社会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提供各种制造服务,实现制造资源与服务的开放协作、社会资源高度共享。企业用户无需再投入高昂的成本购买加工设备等资源,只需通过公共平台来购买租赁制造能力。在理想情况下,云制造将实现对产品开发、生产、销售、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资源的整合,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的制造服务模式。

感觉特别拗口是不是,我来把它翻译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话。过去,某一个制造企业如果要开发新产品,要从研发开始,寻找供应商,购买制造设备,铺设销售渠道,几乎每个环节都得事必躬亲,等万事俱备的时候,很可能商机早已转瞬即逝。而云制造模式,就是让企业不需要再去苦苦寻觅制造协作服务的提供方,只需要向云制造平台提出需求,由云平台去组织制造资源与制造能力来完成设计、加工、生产、协作等订单。想象一下如果政府就是这个企业,他通过云制造平台发布需求,不必担心产能,云制造平台迅速将订单自动分配和协调空余闲散设备资源,全国乃至全球各地许许多多的口罩生产企业开始汇聚起来,实现众包生产,可能不要一周,只需要2天,甚至1天,就能达到所需要的产能。当下老百姓一“罩”难求的局面,将会彻底解决。

要实现“云制造”最关键的两点,一个是网络协同,一个是数据智能。所有的生产设备要在线化,所有数据都要智能化,这两点同时也是实现智能商业的核心。任何一个制造企业未来可能都会是这个服务组合中的一部分。

制造不再会是一个独立企业,而是成为他人服务闭环里的一个承载者,或者建立一个自己的2C渠道。这中间,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大型的供应链公司,他们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成本跟效率。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个体大脑的进化程度十分有限,但社会协同能力却迅猛发展。所以,所谓的人类文明,最关键的并不是每一个个体,而是整个社会日益增强的协同能力,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优势。希望这次的疫情,能加快我国“云制造”的推进速度,让社会物资需求能够得到快速的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