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活動中心17653708


這個問題是所有家長的心聲,我做中小學課外輔導已經快10年了。

很多孩子並不是不喜歡學習,而是學習後沒有效果,所以對學習失去信心。

有些孩子因為不適應學校老師,所以在課堂上不好好聽課,出來輔導後,發現自己能學好,學習興趣特別足,再加上考試成績進步,學校老師再表揚下,那孩子可愛學習了。

我覺得,學習和其他興趣愛好一樣,剛開始孩子都是一樣對待,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出現跟不上的現象,每次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沒什麼學習興趣了。

所以,要轉變孩子的學習態度,首先要做的是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成就感,而這個成就感不是稍微努力下就可以取得的,需要家長耐心指導孩子。

畢竟孩子已經有了失敗的經歷,要重新點燃信心,需要時間和不斷的鼓勵,只要熬過開始的一小段,孩子適應後就進步很快了。

那時候,家長糾結的點就不再是怎樣被動轉為主動,而是怎樣讓孩子更突出,更冒尖了。


小習慣大夢想


我女兒下半年就讀六年級了,但在學習方面一直不是很自覺,作業完成的質量不是很高,數學題遇到難題,一般不願開動腦筋,隨便寫個答案就算了事。每天的家庭作業都需要提醒。

最近兩個月,我用了三招,孩子的主動學習習慣就慢慢養成了,和大家分享一下。


1,正面鼓勵孩子。經常和孩子一起細數她的優點,讓她知道,她原本很優秀,學習上面只要她再主動一點,成績肯定會有突破。並舉一些她認識的哥哥姐姐學習認真自覺,考上好學校的例子給她聽,並告訴她你只要和他們一樣自主學習,你也同樣優秀。每次女兒聽到這樣的話語,她的眼裡都回閃出那種期翼的光芒,馬上就會有所行動了!

2,制定詳細的計劃。每天放學回家寫作業之前,和孩子一起把今天要完成的任務列好計劃,完成一項,就打✅。打的✅越多,她的成就感越大。而且效率也有提高。這一點做好很重要,堅持三個星期左右,就可以形成習慣!

3,具體指導。例如,我女兒的邏輯思維不強,數學一旦遇到靈活一點的題目,她的腦袋瓜就不開竅了。最近,我每天都會檢查她的數學家庭作業,碰到這些比較靈活的題目,我就讓女兒摘抄下來,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把這些題目做一做,做熟練了,女兒在任何地方碰到這樣題型的題目,都能很快做出來了。

就這樣,兩個月左右,我女兒真的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她山之石


教育,一直是橫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花費的心血和金錢往往可以超出常人想象。而孩子若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受教育的路途上也會非常牴觸。

通常的學生,都有一種被家長和老師逼迫學習的感覺,彷彿自己就是一個伸長了脖子的鴨子,而家長老師的教育就好像填食器一般,源源不斷地從外界強加給自己。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被動學習。

其實想讓孩子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聽起來好似很困難的樣子,但是隻要用對了方法,掌握了孩子的心理活動,那麼事實上並沒有那麼難以改變。

“我得學習”到“我要學習”

學習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天性,孩子當然也不外如此。對於他們陌生的事物,往往都有很強的好奇心。而家長和老師要做的,就是利用這種好奇心,極大的調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過程中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久而久之,行為成了習慣,那麼這種主動學習的思想也就會牢牢紮根在孩子腦中。

那麼要如何調動起孩子的興趣呢?首先要注意觀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對於什麼知識感興趣,對於什麼樣的教學模式感興趣,從而抓住利用。其次就要增加知識的生動性,試問沒有人能抗拒自身的想法。當這件事情並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樣枯燥乏味,自然孩子也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我是學生”到“我是老師”

大家都清楚一個道理,對於一個比較陌生的地方,開車的司機往往要比坐車的乘客熟悉路線花費的時間短,這就是所謂的“開車記路坐車不記路”。這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當我們所處的位置不同自然對於自己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所以在教育中,把孩子的身份稍作轉化,讓他也當一回小老師,當他發現有些東西無法給別人講解清楚的時候,自然就會主動去思考,去挖掘知識的深層含義。


21教育網


想要改變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那得看你的孩子處於什麼學段,小學?初中還是高中?

對於小學生來說,由於孩子的年齡小,自制力,自我約束能力都很差,好動,思想很難長時間集中在某件事上。這時候的孩子需要的最主要的是家長和老師的管理,也就是我們教育上經常說的“七分靠管理,三分靠自覺。”

當然管理的階段就是被動學習的階段,這個階段很漫長,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改變的。那麼家長和老師如何管理低學段的孩子,使他們最終能成為我們所期望的愛讀書,愛學習,愛鑽研的好學生呢?

首先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裡的學習習慣不單單指孩子認真聽課以及按時完成作業,而是要更加細化地進行管理和指導,比如,書寫習慣的培養,讀書習慣的培養,對自己的物品整理習慣的培養,當然影響學習成績最重要的習慣:傾聽習慣和思考習慣的培養。這些習慣必須在孩子上小學階段培養起來,成為他以後成功的最基本素養。我是初中老師,我發現在初中學習優秀的孩子都具備上面提到的良好素養。

其次,要對孩子進行情感教育。無論是對我們的國家,還是多我們的家人,學校,老師同學,都要有愛心,懂感恩,會寬容。孩子只有內心充滿陽光充滿愛,才會把這份愛和對父母的恩情化作學習的內在動力。

我相信,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做好這幾方面的培養,那麼你一定會永遠一個積極向上主動學習的好孩子的。有道是:一年之計在於春,春是一切都起點。


QCYLYGDGW


人類天生是愛學習和愛探索的。而且也沒有人喜歡被逼著做事情,即使是對自己有益、有利的事情。所以逼孩子學習是反人性的。


主動學習一定是因為孩子有興趣,而興趣的培養以及技能的精進帶來的價值感能夠讓孩子們在學習上不斷的付出努力、克服挑戰。從腦科學來說,當大腦克服了一定的挑戰、獲得了一定的成就,會分泌多巴胺,人會產生多巴胺分泌後的愉悅快樂的感覺。


讓孩子主動學習就需要在孩子一開始剛接觸某項學習的時候,用他喜聞樂見的形式,比如,視覺學習型的孩子可以用圖片、動畫,聽覺學習型的孩子可以用音樂、詩歌等。逐漸在孩子學習這個某項的時候,創造不同的學習機會,提供不同的學習場景,讓孩子們不斷在學習上體會到成就感,並且用及時的肯定與鼓勵、獎勵,促進孩子們在學習上的興趣,讓多巴胺分泌形成快樂學習的循環,再養成一些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根據學習進度,提升學習的難度、讓孩子們在學習上有克服挑戰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慢慢的,就會讓孩子愛上學習。


這個過程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總結概括為:1、最佳接觸時機創造法 2、難度升級強化法 3、獎勵機制刺激法 4、快樂學習循環強化法。


不用企圖用強迫、刺激的手段去控制、強迫孩子愛學習,會適得其反。


五花馬積極心理


讓孩子把被動學習化為主動學習這是所有家長與老師最想做到的事。但是這不僅需要老師與家長的配合,更需要講究學習的策略。

首先幫助孩子瞭解學習的目的以及寫作業的目的是什麼。對於學習最主要的不是學習的成績能有多好而是學習的能力到底有多強。很多孩子一直無法在學習成績上取得成就感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會學習。相信在上學之後很多孩子最頭疼的就是作業寫不完。而曾經問到一個孩子為什麼寫作業時孩子的回答並不出乎意料,他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給老師交作業。其次才說道是為了鞏固學習內容。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學習的基礎寫作業的目的需要孩子明確。寫作業第一是為了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第二是為了檢測所學內容哪些已掌握。因此寫作業的方式方法還需要家長們的引導,孩子寫作業容易了自然而然就會有成就感。

其次,需要家長們把孩子的學習還給孩子,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了之後總是把學習的任務自作主張的全全安排好。這時孩子總會認為學習是在給父母們學,更甚之有的父母會把“給我好好學習”的話常掛在嘴邊。這都會給孩子帶來逆反的心理。因此把學習的主導權交還給孩子,以輔助孩子學習為中心。這樣不僅能幫助孩子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還能讓孩子有承擔有責任心。


宋少衛


因為自己的孩子也即將升入小學,我也很重視她的主動學習的培養。我結合所學的心理學專業理論和自身經驗來說一說我的理解。

主動學習對於孩子學習生涯乃至一生的發展都非常重要,從理論和經驗來看,父母從小正確的指導和有意的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更主動的學習。

主要從兩方面做:一是瞭解孩子所處的身心發展狀態和水平,訓練適合當下年齡的學習策略和學習習慣;二是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首先,主動學習意味著有意識的自主學習:

即知道學習意味著什麼,要學習什麼,以及他們是誰(一個怎樣的學習者)以及如何計劃、監控、修正和反思他們的學習和他人的學習,做好當下的學習並提高自己未來的學習。

這個“主動”建立在孩子已經具備一些能力之上,包括:已有的經驗或知識,具備基本的學習方法——如會複述、理解和加工、簡單概括和推理等;

“主動學習”還涉及到孩子“元認知”的問題:即孩子知道自己掌握了什麼知識、有關自己學習強弱的知識和對現有任務的要求;對學習的自我調整——計劃、監控並及時修正錯誤;以及反思自己表現的能力——這能幫助他們下一步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提高效率。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主動學習,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學好基礎知識,比如你連數數都數不清,數字都不理解,就無法進一步教給孩子加減法;所以有比較好的知識基礎是有利於孩子學習;

另外,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制定學習目標和計劃,每天應該細化落實的學習任務,當然怎樣的方式方法合適,得根據孩子特點而定,比如小一些的孩子可以通過遊戲競賽、制定有趣的表格計劃等方式。

二、關於學習動機。

“主動”意味著學習者能自發的持之以恆的努力。

支持這種努力背後需要有一種動機。

這一方面是孩子天然就有的對事物的好奇心和追求成就感和價值感(這已經被很多心理學研究證明);

另一方面是孩子對“自己”和“學習”的信念——如相信智力是可塑的,我可以通過不懈努力不斷的提高學習能力和成績;或者智力是固有的固定的。如果擁有前面這樣的信念,孩子傾向於不怕挫敗,並從挫敗中總結經驗,具有高堅持性;而擁有後面信念的孩子,他們的學習目標是“表現好”,更容易避免挑戰,害怕失敗。

因此,家長需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克服挑戰,引導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潛力做出更健康的預期。

雖然只有簡單幾點,但真正轉化為主動學習,需要父母和孩子付出持久的用心和精力。相信只要堅持這麼做,一定會有成效!


有料家庭教育


這是每個家長和老師的夢想!

我們都喜歡孩子們拼命學習!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

我們總是不由分說的希望:你可以學得不好,但你得讓我看到你主動,勤奮!

事實上,不得不說,在校老師非常難做到讓每個孩子都主動學習,因為有競爭機制的存在,也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

可能你會覺得,有一些班的同學,可都是主動學習的,那又是什麼原因呢?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這些學生,其實已經經過篩選了。

這個篩選,不一定是學校主動篩選,也可能是家長們自動完成了這個集合的過程。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做些什麼,讓自己的孩子不要學得那麼被動呢?

這裡,有幾點是家長可以做的,只要你能照著做,也是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1、制定規則:

一個有規則的家長,往往能夠帶出一個有規則的孩子,一定懂規則的孩子,才能真正的自由,也才能真正的迸發自己的學習潛力。

有很多家長,可能帶孩子時確實也用了很多的心思,但是焦點都在學習上,或者是作業,考試成績上。

我們最需要做的,其實是在生活上首先規範孩子的行為,讓孩子變得做事井井有條,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比如吃飯要準時,自己穿衣。看電視要能夠控制時間等等

2、孩子小的時候,最重要的 不是知識的多少,而是要培養孩子好學的精神。這種精神,需要我們不斷的卻培養,要呵護。

可事實上,大多數家長卻在這點上背道而馳了。我們把焦點放在成績上,不斷的跟孩子灌輸成績很重要,搞得孩子整天緊張兮兮。

這種教育方式,出來的孩子,要不就是心理極度脆弱,要不就是徹底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什麼都不願意幹,或者就是叛逆,不學。

3、把學習弄得有趣一些吧!

給家庭的學習打造出一個快樂的感覺吧。

家庭教育,不要變成一個學校教育的翻版,甚至還變本加厲了!

我們要跟孩子玩,不經意間用到學校學的知識。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學習方式,是孩子小時候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最後,等你的孩子通過學習找到了成就感,找到了樂趣,建立起足夠多的自信之後,才能在未來的學習中忍受挫折,才能真正的獨立學習,自主學習。

大多數人對於自主學習,有一個普遍的誤解,以為這是一種方法,其實:
自主學習是一種精神!
是一種獨立探索,自己反省、總結,形成自己獨特學習方式的一種能力!

對於一個在學習中,從來沒感受到我的價值,我的能力,我的自由,我的渴望的孩子,是不可能學會主動學習的!

覺得對您有啟發,別忘了給我點個贊喲!

我是翼翔老師!關注我,育兒路上,我們一起同行!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孩子能主動學習固然很好。但是,我想說,小孩子都是喜歡吃、玩兒,能主動學習的人我是沒見過。所有愛學習的孩子都是家長看著她學習長大的。慢慢到了高中時代,就有自覺學習的習慣了。就可以放手讓她自己學習了。有的到初中就可以了。我想說,這跟孩子的生理現象有關。小孩子的頭腦興奮抑制是不平衡的,興奮大於平抑制。孩子對於玩兒,吃興奮點高。而學習是一個很枯燥的事情,如加以引導,變為有意義的事情。孩子在嚴格要求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的。英國政府法律規定,孩子必須上學,一直到高中畢業。就是強迫學習到高3畢業。從小學到高中三年級畢業都是免費學習。家長不用交學費。在英國,如果不送孩子去上學,就是違法。必須上到高3畢業。所以說,孩子學習是帶有強致性的,不能放任自流。










YanYan184920861


“主動學習”這個問題提得質量很高,抓住了問題的根本。

我個人多年的調查、訪問和分析表明,學習好的孩子一般都有三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獨立性強;二是有學習的動力;三是能夠主動學習。

一、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孩子的獨立性主要是來自於父母,我們的父母主要的問題是管得太多,指導得太細,以為管得多,才是愛。其實管得多,有時候是妨礙了孩子的發展,本應該孩子自己做的事兒,孩子能做得事兒都代勞,“只要把學習搞上去,什麼都不用你管”,這是很多父母都有的想法,所以除了學習什麼都不讓孩子做,衣食住行,事無鉅細,全都替孩子安排了。學習上也是,給孩子安排補課,選擇名校,尋找名師,甚至是伸手幫助孩子解決學習的問題,孩子什麼都不用想了。孩子的主動權也沒有了,主動性當然就差。

主動在於有選擇權,他的選擇得不到尊重,他當然也就不選擇了,只有被動的聽從,包括學習也只聽父母的安排。

給孩子自由和選擇的權利,尊重孩子的選擇,那怕他選擇錯了。其實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都是在不斷的犯錯、選擇、解決、挑戰中形成的。父母都替他做了,他即使做得好了,那也不是他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努力得來的,他何來的自信,又如何能夠獨立?

二、學習的動力。

真正的動力往往來自於目標和需求。我小時候的目標就是走出那片大山,但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

幫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目標,他真正想要的目標,而不是我們父母想要的目標。

幫助孩子找到他的興趣點,這個興趣點可以不是課本上的,但也要滿足孩子的慾望和需要,幫助他從興趣點上有突破,形成他的信心和獨特優勢,並從中總結適合孩子學習的方法。

三、主動學習。

有了前兩個方面的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會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也會增強。

但父母還不能完全撒手不管,還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日常起居習慣、學習習慣、運動的習慣,還要幫助孩子學會時間管理,能夠掌控時間的人,才能真正掌控自己。能夠掌控自己,才有自己的世界。

這是一個系統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育是一個緩慢而優雅的過程,需要從小抓起,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用心地與孩子一起成長,共同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