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的需求量会大幅下降吗?

阮小虎


石油需求量在短时间内出现下降受疫情影响较大,做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耗国的中国在短时间内需求增长缓慢,目前全球受疫情影响,非冠肺炎这个黑天鹅事件可能会对石油的供求关系产生较长时间影响。


惊涛拍岸64320861


可以肯定的说,在没有找到其它比石油更好的资源之前,石油的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大。

人们常说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若人体中血液不够,轻则致病,重则有生命危险。

让我们看看石油都有哪些用途。

1.燃油

这个应该没有悬念,而且消耗了大部分的石油。72%的石油用于制成各种燃油:汽车上的柴油、汽油,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

2.塑料

塑料是指以高分子量的合成树脂为主要组分,加入适当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阻燃剂、润滑剂、着色剂等,经加工成型的塑性(柔韧性)材料,或固化交联形成的刚性材料。

3.沥青

沥青也叫柏油,是石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也有天然形成的沥青。全球有铺装路面的公路总长为1700多万公里,可以想象消耗了多少沥青!

4.衣服

我们从衣服标签看到的涤纶、腈纶、锦纶等面料,都是由石油生产的合成纤维。纺织所使用的纤维中,化学纤维的比重接近3/4,天然纤维占比仅有1/4,而90%以上的化学纤维产品依赖于石油,所以想想看,你一生要“穿”掉多少石油?

5.合成橡胶

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耐高温、低温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鞋子、体育用具、轮胎、电线电缆等物品都能找到合成橡胶的身影,而石油就是制作合成橡胶的主要原料。

6.制药

制药确实与石油密不可分。先不说间接耗材,如包装使用的塑料,就连药品本身也依赖石油。例如苯,许多药都从苯衍生而来,而苯又是从石油里制取,现代医药的进步也和石化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另外假肢、人造器官以及医用X光片及其处理溶液等等也使用了石油制品。

7.清洁用品

如果没有了石油,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很脏。我们用的清洁用品很多都是石油制品,如洗涤剂、洗发水、沐浴乳、肥皂等等,里面都含有石油的衍生物。

8.食品

石油不仅用来制造化肥、杀虫剂等,很多食物的保鲜、染色、以及调味都有石油产品的参与,还有我们嚼的口香糖……如果算上食品生产间接消耗的石油,那么人一生要"吃"掉551千克石油。一瓶500毫升的纯净水,经过发现水源、开采、净化、装瓶、运输等环节,最后摆在你面前,一共需要消耗167毫升的石油。

9.润滑油(润滑脂)

润滑油、润滑脂广泛用于各种机器润滑,如果没有润滑,几乎所有的机械都不能正常运转。润滑油、润滑脂(黄油)里面的成分大部分是石油炼制的基础油,许多润滑油里面90%的成分是石油。生活中较常见的润滑油是汽车发动机用的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

10.化妆品

石油也是制作化妆品的原料,含量较高的可达80%!石油精炼或合成出来的油、石蜡、香精、染料等,都用来制作化妆品。

目前,石油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0%,在可预见的将来仍是主要的能源。近期在美国某报上有幅漫画,画了“9.11”3个竖立的大字,投射在地面上的阴影却形成了“oil(石油)”三个字母,生动地揭示了美国“反恐倒萨”是为石油而战。中东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的2/3,号称“世界油库”,谁能控制中东石油,谁就能支配世界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能源结构的改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而国内原油产量增长近期明显放慢,使得石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家计委统计表明,20世纪90年代石油消费年均增长5.77%,而石油供应年均增长只有1.67%。1993年我国已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石油净进口国,2000年共进口石油7000 万吨,2003年进口石油已超过8000万吨,成为美国、日本之后的第3大石油进口国。据统计,1995年国内所需石油的6.6%靠进口,2000年已升至25%,2005年这个比例提高到32.5%。

由此可见,石油的需求量只会随着经济发展而越来越大。





胖马


石油的需求量会大幅下降吗?我以为不会。

1、在军事上石油是无法替代的!飞机、坦克、机械化部队等等都离不开它!各个军事大国都会大量储备战备石油。

2、在民用方面就更多了:各种化工产品!人的衣、出行、生活用品等等!虽然现在有各种新能源产品、可石油还是在短时间内需求不会大幅下降的。

所以各个科技大国都在找石油的替代品!


烤全羊的老几


石油的需求量会大幅度下降。

与中国当前的经济状况相关联,可以看出肺炎疫情对整个经济的影响非常明显,各个方面的考虑、安排和计划可能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另外,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调整过去大量耗油耗能的产业。同时,整个能源结构也在进行转变,新能源、天然气的消费量和使用量与日俱增,这可能也会影响原油需求量的继续增长。再结合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形成了当前的状况。我想随着中国疫情的解除,中国经济在下半年可能会转入较好的状态,届时这种情况可能会出现一些改变。


舟云1


说句心里话,以前对关于石油方面的新闻挺关心与热衷于评论的,现在只能呵呵了。

因为他们从来不顾及老百姓的感受,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跟着涨,降得时候就弄个什么地板保护规则,网民与百姓的呼声在高,也无济于事,所以吗?时间长了,也就由愤愤不平而麻木了!


愤世中青年


不会,至少短期不会,也不看看石油巨头后面是谁?研究水能源,电池超长远距离续航的一定会被他们联合打压,这事已经发生了许多,一个科学家发明了水能源超级续航被消失了,新闻都搜不到了,这帮子人的能量超乎想象。但是历史的滚滚车轮是挡不住的,所以,新能源会取代石油,希望这一天快点到来!


小马哥行天下


对于石油人类需求的不仅仅是汽油,柴油燃料,随着新能源工业发展,人们试图找到能够代替石油的能源。其结果,也非常快和多,电能,氢,核能,太阳能,还有一些可再生能源。但是,我们依然离不开石油,最起码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想想我们衣服,日常的塑料制品,交通马路的沥青,轮胎等生活方方面面,都是来自石油产业的化工产品。因此石油需求量暂时不会大幅下降。


海水天涯


短期来看会,因为受疫情爆发的影响,全球经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会显著抑制原油需求;中期来看不会,待这一轮影响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一一化解,需求又将显著回升;长期来看会,5到10年之后,随着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环保的发展模式,以及清洁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原油将会逐渐降低在能源消耗中的比重。


只影灯


短期内疫情让整个世界的经济运转延迟,会有新一轮的下行周期,各类经济活动需求萎靡。各行各业都在减缩。对石油需求量肯定有影响!

但长期肯定不会,现在确实没有新的能源能代替石油。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需求量的国!看看身边需要能源的各行各业就知道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各种不可再生资源!爱护我们的环境!


一条有味道的鱼


个人感觉目前几十年石油需求量是不会大幅度下降的。只有增长的趋势。石油是工业国家的血液。特别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大国对石油的依赖更是大。按照我所了解的。9几年开始国家石油的需求量都是每年大幅度的在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