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到多少会脑出血?

袋鼠健康体检科普


不得不说,脑溢血已经成为了社会中广泛发生的一种急性病症,它在医学上又被称为“出血性脑卒中”,这种疾病发病快、病情比较危险,更应该值得大家注意。

之前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当中显示,脑卒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甚至已经高出了欧美国家的4—5倍之多。

为何我们国家的脑出血发病率如此之高?

  • 与“人种”相关:

我们国家颅内病变血管的严重程度(发病率)要比西方人民更高;换而言之,我国人民是患脑出血的“高危体质”,这是第一则需要关注的因素。

很多脑出血的发生其实都是由于血压太高、动脉硬化等问题,这些基础问题最终导致头部脆弱的血管出现爆裂;特别是很多高血压患者根本不按照医嘱服药,所以就增加脑出血的患病几率。

如何预防脑出血(脑卒中)更靠谱?

  • 戒烟:

吸烟这件事百害而无一利,它是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吸烟本身会促进动脉瘤形成,还会加速动脉瘤的生长,甚至会诱发其破裂出血。戒烟有助于预防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越早戒烟越安全。

  • 戒酒:

酒精是世界公认的一类致癌物质,任何酒水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酒精物质,经常饮酒会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甚至会促使血管破裂。

因此,早戒酒早安全,喝得越多,风险越大。

  • 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终身服药: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一则危险因素,如果已经患上了高血压,必须要按时吃药,避免血压过高而诱发脑梗死。

  • 吃动平衡,预防肥胖:

毋庸置疑,肥胖也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腰围越粗,风险越大。合理控制健康体重,请您在生活中少食多餐、减少高能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运动量,每日要有适当的运动,促进能量代谢。饮食清淡,拒绝使用动物油脂和动物肥肉,减少食糖量,多素少荤。

  • 按时体检,关注身体状况:

科学预防脑出血,请您在生活中按时定期体检,关注血压等身体指标,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状态,避免疏忽大意,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脑出血,一种患病率极高且危害性严重的疾病,科学预防,正确资料;关注心脑血管健康,应该从小事做起。


王思露营养师


高血压患者经常会有疑惑的问题:某某血压都已经160、170了,也没吃药,头也不晕,这么多年了也没有脑出血啊!而那谁谁谁,吃药的,还进口的药,血压控制正常,反而出现脑出血了。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疑问,再回到这个问题上:血压高到多少会脑出血?想想看是不是已经有了答案,事实上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值说高血压高到多少会脑出血。这也是很多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依从性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吧,反正血压控制好了也可能会出现脑出血这些并发症,有的高血压的人都没吃药,还不是好好的。

这个错误的观念万万不可有。那高血压与脑出血到底有什么关系,让我细细道来:

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心脏就像是一个泵,心脏的收缩、舒张来推动血液在心血管闭环系统内持续运转,血液对血管内壁造成的压力而形成血压。人体的血压有昼夜节律的变化,随着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总的来说,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而高血压的形成,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多种后天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

总结一下高血压形成的危险因素:

  1.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其中一人有高血压的,子女患病率比正常高1.5倍,双方都有高血压的,患病率高2~3倍。

  2. 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患病率与钠平均摄入量呈正相关,而我国人群60%为盐敏感型,因此,钠盐过多的摄入很大程度上会致使血压升高。

  3. 肥胖:在Framingham研究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在超重的男性中增加了46%,在超重的女性中增加了75%。

  4. 精神、神经作用:从事经常处于应激状态、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工作、长期精神紧张、受噪音或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

  5. 其他因素:缺少运动、吸烟、饮酒过度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也易患本病。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如心脏、肾脏、大脑和动脉血管等器官的损害,出现心脏功能、肾脏功能下降甚至衰竭,脑卒中,加速大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相应并发症的进展。

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或仅仅在劳累、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时有血压升高,在休息或去除上述因素后,血压常可降至正常。随着病情进展,血压可趋向持续升高。

1.高血压一些常见的症状:头痛、头晕和头胀,头颈部紧缩感,乏力,心慌等。

2.如果出现高血压的急剧升高,可能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气喘、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

总结一下:高血压早期可以没有症状,有的人高血压很久了,甚至收缩压达到200mmHg,也可以没有不适的症状,因为他已经习惯、耐受了。因此,不能以有无症状来评判血压的高低。

高血压对脑部血管的影响:

高血压早期最重要的病理改变就是小动脉的痉挛,是全身性的,包括脑部血管。长期反复的痉挛刺激使血管的内膜出现玻璃样变性,血管的中层因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增厚,血管壁重构,出现管壁纤维化直至硬化、血管腔狭窄的一系列改变。脑血管结构相对较薄弱,发生硬化后更为脆弱,加之长期高血压时脑小动脉有微动脉瘤形成,容易在血管痉挛、血管腔压力波动时破裂出血。

总结:虽然脑出血(非外伤性)的原因中,高血压因素占50%。然而,高血压会不会发生脑出血取决于高血压持续了多久,血管损伤的有多严重。现有研究,可以明确的说,如果高血压不去控制,任其发展,再加之肥胖、吸烟、缺少运动或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高危险因素,那脑出血、脑梗死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会明显增高。


关注健康,关注香草小医生!感谢您的点赞与关注,欢迎交流学习!

香草小医生


一般血压达180/100mmHg以上是突破人体血压的红线,极易出现脑出血。正常成人的血压是120/80mmHg以下、90/60mmHg以上,超过140/90mmHg诊断高血压,预防脑出血最根本是需要控制血压,长期的血压波动较大,对血管的损害很大,血管的动脉硬化重,血压达180/100mmHg极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

高血压的人要当心:脑出血到来前,会有5大信号早点知道能救命

1、剧烈头痛

头痛,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常常会出现的症状。但是如果头痛一开始是断断续续的,接着就十分剧烈,同时伴随着头晕,感觉站不住的时候,就可能是脑出血惹的祸了

2、呕吐

相信很多人也知道,脑出血是一种很严重的情况,而因为呕吐中枢位于颅内,如果脑出血的话,颅内压升高,就会刺激到呕吐中枢,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的情况

3、言语不清

不少脑出血的患者在发病之前就出现言语不清的症状,例如和别人在交谈的时候,突然的说不清话,或者是发现自己的舌根发硬,嘴角不由自主的流口水等等情况,这都可能是脑出血要来的先兆,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4、肢体偏瘫

对于高血压的人群来说,控制好血压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血压过高的话,就容易出现脑出血的情况了。如果高血压的人群突然发现自己的一侧身体麻木、没有力气的话,也可能是脑出血要来的先兆,而在急性期的时候,患者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5、过度嗜睡

虽然说人都是需要睡觉的,但是如果过度嗜睡的话,也是不正常的表现。部分患者在出现脑出血之前,就可能会出现过度嗜睡的情况,即使睡了很久也仍然感觉自己很疲惫。也因为这一点,患者经常表现为昏昏沉沉,性格也变得比较沉默,表情比较淡漠。

高血压患者,日常应该做到4件事

第一件、补充水分

喝水,是保持血液正常流动的主要因素,常常主动饮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冲刷血管,避免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发生。平时多喝养心茶水,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喝水的时候可以搭配蒿坪毛尖来喝,可以很好的养护血管健康。

蒿坪毛尖经常年的高山光照、土壤富硒,茶叶里含硒成分为一般食物的三倍之多。补硒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这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均是较为有益的。

第二件、控制糖、盐的摄入

如果每天摄入过多的糖分或者脂肪,这些物质就会在人体内堆积,增加血液中的血脂,使血液更加粘稠,从而加速自己的血管发生堵塞,导致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食物中太多的盐分则会使血压升高,降低血管弹性,同样使得血液变得粘稠,加速血管堵塞的情况,最后导致大脑得不到滋养,发生脑梗。

过多的糖、盐摄入虽不是“直接凶手”,与其关系密切的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也逃不了干系。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就容易引发脑出血,有致死的风险。

第三件、控制情绪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普遍都很大,房子, 车子,票子使很多年轻人每天都处于紧张的状态,难以调节。但是研究发现,人如果长时间处在紧张、压抑或者疲劳的状态中,就有可能会引起血管痉挛的发生,阻碍了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最终诱发血栓。

并且生活中很多人脾气很急躁,遇到事情情绪不能控制就会造成血液的猛然升高,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生活尽量保持心情平和,不要喜大悲。

第四件、注意防寒保暖

气温的变化对于血压有非常的影响,尤其是血管不好或高血压的人,天气冷的时候血管会由于寒冷自动收缩,造成血管的血液阻力和高血压的发生,导致了心脏负担加重,就会发生脑溢血。


小医生大健康


血压高到多少会脑出血?这的确是一个好问题,因为很多罹患高血压的朋友都问过张大夫这个问题,可见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今天张大夫给大家说一说,希望能够帮到您。

首先,张大夫跟大家说,我不能确定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血压高到多少会出现脑出血。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给大家将两个我自己的病例,希望大家从中得到启示。

病例1:患者54岁中年女性,平时血压90/60mmHg,因为旅游劳累,旅途中血压飙升至140/90mmHg,患者头痛严重,当地医院未予降压治疗。3小时候出现喷射状呕吐,经过头颅CT正是发生了脑出血,紧急手术保住性命,但是留有严重后遗症。

病例2:患者56岁男性,平时血压150/100,口服降压药后可以达到130/85mmHg。因为工作压力大,情绪激动,导致血压飙升至220/110mmHg,仍然坚持工作一天。晚上经过急诊入院,给与静脉降压药紧急降压,同时后期经过调整,血压逐渐恢复正常。患者没有出现脑出血。

大家看,这两个患者,第二个病人比第一个病人血压是不是更高,可是为什么没有脑出血?而发生脑出血的是第一个血压偏低的患者?这就涉及到很多的问题。其实,脑出血的发生,必要因素里面,除了血压高以外,还要有一个病理基础。这种病理基础大部分人是动脉粥样硬化,有些人是先天畸形。只有全部因素都具备了,才会为脑出血创造发生的机会。

总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能说血压到了多少级就一定脑出血,但是要注意控制血压这是千真万确的。


张之瀛大夫


高血压高到多少会脑出血?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想知道,也有很多高血压患者咨询过我,今天吴医生就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吴医生遇到过很多高血压危像的患者,就诊的时候血压高达200多,除了有点头晕不适,甚至没有任何症状,经过处理之后血压平稳下降,最后也没出现脑出血。

吴医生也遇到过很多平时血压正常的患者,由于熬夜或者劳累等诱因导致血压出现波动,突然间就出现昏迷倒地,最后来医院就诊的时候发现是脑出血!

所以说,出现脑出血并没有明确数值的血压水平,血压水平确实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因素,血压水平越高脑出血的风险就越高,但是,血管因素也是决定脑出血的重要因素。血管条件好的病人,有时候血压高到200多也未必会出现脑出血,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血管硬化、血管瘤、血管畸形等),有时候血压稍微波动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脑出血!

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虽然说脑出血并没有明确数值的血压水平,但血压波动确实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而且长期血压控制不佳还会导致心、脑、肾等把器官的损害,控制血压平稳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

我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的全科医生,如果觉得有用,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随着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以及高血压的年轻化,在医院上班隔三差五的都会碰到“脑出血”的患者,我说血压高会有脑出血的风险我相信大家都认同,那血压具体高到多少才会脑出血呢?请带着问题继续往下看!

一、先来一个病例分享

  • 说起来这件事也过去好几个月了,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又回想了一遍,几个月前,我出诊120,有群众报警称有人晕倒了,急救车迅速驶向现场,位于城市的郊区,到达现场后,发现是一个中年女性四肢无力的瘫倒在地,全身出汗,嘴巴不断的吐出分泌物,意识模糊,无法对答,说来惭愧,我的第一反应她可能是“低血糖”(因为现场的牌友说打了一上午的麻将,各自都准备回家吃饭,患者站起来后突然就倒地了)。

  • 当时我认为如果是低血糖,只需迅速补糖即可恢复,便拿出两支高浓度葡萄糖用注射器喂入患者口中,岂知她是滴水不进,反而喷射性的呕吐,意识到病情比较严重,马上抬上救护车,血糖测出来正常范围,旁人也否认他有“糖尿病”,这边马上把心电监护接起来,那边做了一个初步的查体,发现病理征阳性,一侧的瞳孔缩小,血压测出来收缩压是210mmhg,舒张压多少忘了,这时氧饱和度维持不住,心率也增快,那边还在呕吐。
  • 这时我高度怀疑是“高血压脑出血”,眼看着生命体征不稳,让司机师傅加快速度,送至我院,后急诊行头颅CT检查提示是“桥脑出血”,后面收住院了,经过和同事打听,原来她已有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药时吃时不吃,血管条件也不好,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小结:血压具体高到多少会脑出血其实是没有具体的范围的,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像我们有些透析的老病人血压220/110mmhg的血压还是行走自如没有任何的头晕头痛,而且高血压患者是否会脑出血和血管条件、年龄、基础疾病、平时血压控制情况等等都有关系,所以不能用一个血压值来一概而论。

二、对高血压脑出血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①在世界范围内,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的20%,原发中脑出血发生率为每百万人10-20人,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50%,脑出血30天内的死亡率为32%-50%,在存活3个月的病人中,仅有28%-35%有独立生活能力,作为一个常见病,不论有无高血压,我觉得都应该了解了解。

②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在高血压特性因素的作用下出现破裂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高病死率等特点,严重的威胁高血压患者的生命安全,而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压力的增大,脑出血的发病率已明显增加。


③老年人原发性脑出血的原因多为高血压和脑淀粉样血管病;如果是半球深部的出血,原因多为高血压;如果是表浅部位的出血,多为脑淀粉样血管病;小于40岁以下人群原发性脑出血多为血管畸形(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AVM等)。

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深入分析

①高血压脑出血会发生在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外囊-壳核、内囊-球脑、桥脑中央、小脑。少数出血发生在皮层下白质,特别是额、颞、枕叶皮层下白质,大多数的出血患者数小时内血肿扩大,当增大的血肿因填塞作用对脑组织产生足够的压力时,出血停止。


②大多数高血压脑出血发生在动脉分叉处,该处血管中层和平滑肌层显著退变。典型出血由大的融合血块组成。凝血块周围的脑实质快速产生水肿,当出血量大时,血液会破入脑室和蛛网膜下腔。

③注意了,如果医生谈话时指着脑CT告诉你,你看这里,血已经破入脑室了,作为家属,就需要有心理准备了,这是一个预后不好的独立指征,预示着高死亡率和高失能率。

④高血压脑出血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如颈强直、抽搐、呕吐,舒张压高于110mmhg,其中,呕吐、头痛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特征,其实诊断起来也没那么繁琐,有高血压病史,并在此次发病前有血压增高的因素,加上头颅CT或血管造影提示的出血灶即可诊断,关于治疗,我这里不重点讲解,因为选择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等,均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视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四、怎样预防高血压脑出血

①正常情况下高血压都是在心内科就诊,所以高血压患者要定期进行随访,必要时评估各个靶器官情况,根据血压情况由心内科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种类或药物剂量等。

②这是一个慢性病,医生只是提供一个方案,在家中还是需要病人有良好的依从性,每天监测血压,按时按量服药,保持血压水平的稳定。

③低盐低脂饮食,保持情绪的乐观,大便通畅,适当运动,注意作息规律,戒烟酒,对于其它的高危因素进行积极的防治(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


五、大总结

再一次解答,高血压患者是否会脑出血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血压值,有的人可能很高,有的人可能仅仅是血压正常值的上限,所以对于高到多少不必纠结,值得重视的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应该学会怎么去预防脑出血,怎么去管理好血压才是正解。

作者寄语:每天都会抽出一点时间为大家进行健康科普,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如果有帮助,就帮我点个赞,谢谢大家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旭,耿翔.脑出血的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09,11(12):947-949.

2、王宝华,王永卿.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08,48(28):107-109.

3、李福花.高血压合并脑出血108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5):2287.

4、高利,姜树军.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1(8):977-978.


张垒医生


血压高到多少会脑出血?其实这没有一个定值,脑出血和水管爆裂很像。如果水管里的水压极速的上升则会使管子破裂;或者管子老旧,轻微的水压上升也会使管子破裂。所以并不是单方面的血压高值容易引起脑出血,而是血压的骤升才会使血管破裂出血。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容易脑出血呢?



因为长期患高血压的人,血管张力增加,血管内膜过度伸张,容易引起血管内膜损伤,变得不光滑,失去弹性,甚至在脑小动脉中形成微动脉瘤,这时如果血压突然上升,动脉壁不能耐受,就容易破裂出血。 另外,高血压弓|起的脑小动脉痉挛可能造成其远端脑组织缺氧、坏死,发生点状出血和脑水肿。这一过程若持久而严重,坏死、出血区融合扩大即成大片出血。 高血压病人未经治疗或时断时续地进行不规则的治疗都容易发生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部位的出血表现也不同



  1. 内囊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其最典型的表现为“三偏”,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具体的来说,偏瘫即出血病灶的对侧肢体发生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即出血病灶的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偏盲即出血病灶的对侧视野缺损。
  2. 脑叶出血表现为大脑各脑叶内的出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临床有不同的表现。一般除突然起病,头痛,昏迷外常有相应脑叶的症状。如额叶、颞叶出血常出现精神症状;额叶顶叶出血常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枕叶出血常出现偏:盲等症状。
  3. 桥脑出血常突然起病,头痛,呕吐,数分钟内进入昏迷状态。出血往往自一侧开始,很快影响到对侧,出现两侧面部及四肢瘫痪,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瞳孔,为其特征性症状。另外,桥脑出血常阻断丘脑下部对体温的正常调节而使体温上升,呈持续高热状态。双侧桥脑出血病情常极危重,由于脑干呼吸中枢的影响,常常早期出现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则,有些病人可很快死亡。但一侧桥脑小量出血,病情可能较轻,预后较好。
  4. 小脑出血大多数小脑出血发生在一侧小脑半球,可导致急性颅内压升高,脑干受压,甚至发生脑疝。凡高血压病人突然发生一侧后枕部剧痛,频繁呕吐,严重眩晕,瞳孔缩小,意识障碍逐步加重,无明显瘫痪者必须警惕小脑出血的可能。
  5. 脑室出血多数脑室出血是由于大脑基底节处出血后破入到侧脑室,以致血液充满整个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所造成的。原发性脑室出血少见。另外,小脑出血和桥脑出血也可破入到第|V脑室,这种情况极为严重。意识往往在起病后1-2小时内陷入深度昏迷,出现四肢抽搐发作或四肢瘫痪,如血压下降、体温升高则病势危重。

总结:有的人脑出血控制控制就好了,有的人病情特别重,出血的部位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相差就会很大。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先说答案:高血压确实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但并非有那么一个点,血压高到那个值,脑血管就被因为血压太高了而“爆血管”,从而导致脑出血的问题,之所以出现脑出血的问题,除了与高血压有关,还与脑动脉硬化等,相关诱因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想要控制好脑出血风险,还是要从多方面进行控制和预防。

通常我们健康的血管不管是脑动脉血管还是其他的血管,都是富有弹性,很结实的血管,如果单单靠血压升高,使健康富有弹性的血管破裂是不可能的,只有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导致动脉血管硬化的不良因素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再加上年龄,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导致脑动脉血管出现硬化,狭窄的问题,才会使得脑动脉血管破裂的几率大大增加,如果此时,再不好好好的控制血压,让血压飙升,脑出血的风险就会进一步加大。但我们无法说血压高到多少,就一定会脑出血,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没有数至少的对应关系,但通常说来,血压越高,脑出血的风险则越大,特别是一些重度高血压而没有得到控制的老年朋友,出现脑出血的几率要远远大于血压正常的情况。

其实,不管脑动脉硬化的程度如何,脑出血的风险有多大,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对于已经发现自身有血压偏高,甚至确诊为高血压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因为没感觉,还不严重就不去管它,高血压对于身体的影响是静默式的,但同时也是一直在发生的,渐进式的,一旦到了那个点,动脉硬化的比较严重,血压有突然飙升至很高的程度,出现脑出血再去控制,就太晚了。

高血压要早控制,早干预,如果严格生活调理仍然无法有效降低血压,就应该考虑选择降压药物来控制好血压水平,高血压应该控制到什么水平,脑出血风险才会减少呢?近些年来各个国家的指南都指出,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血压水平能够控制到130/80以下,能够更大程度的减少出血性脑卒中风险,因此,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应该尽量的把血压控制到这个水平,对于老年人,舒张压(低压)偏低的情况,对于收缩压的控制可以适当放宽至140,也是可以的。

但还是要强调的是,控制好血压,只是减少脑出血风险的一个方面,想要真正的减少脑出血风险,也要注意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的控制,同时从生活上做好调理和改善。控制好血糖血脂水平,把血脂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在2.1以下甚至1.8以下,控制好血糖水平,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到6.5%以下,这样的指标,对于减缓动脉血管硬化,减少出血性脑卒中风险,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生活上,除了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干预,结合自身情况,加强运动锻炼以外,特别要注意保持平和心态的重要性,很多时候,之所以出现脑出血问题,剧烈的情绪波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诱因之一,如果能够做到平和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暴怒,也不要过度让情绪剧烈波动,血压波动的几率就会减小,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几率也会大大减少。除此之外,对于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诱因导致出现脑出血风险,也应该多注意避免,老年朋友,特别是有晨峰高血压问题的老年人,在起床时也一定要注意,慢一些,再慢一些,不要起床过猛,这也是导致脑出血的一个重要诱因。

总而言之,想要避免脑出血,需要的关心的,不是血压高到多少才会脑出血,才需要进行控制,而是一旦出现高血压,就应该积极的进行干预和控制,同时不光要要控制好血压,对于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的一些相关慢病,以及一些不良生活因素影响,也要注意调理和戒除,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的保持心脑血管健康,远离脑出血。


李药师谈健康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据报道,脑出血病人中有长期高血压病史者占89%,且这些人的收缩压一般都在160~24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在90~160毫米汞柱之间。

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脑出血的发生率越高。 高血压患者全部都有动脉硬化的病理存在,如脑动脉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以及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这时,患者立即昏迷,倾跌于地。



因此,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对预防脑出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幸运的脑神经


血压高到多少会出现脑出血这句话问得不够严谨,因为人正常脑血管可以承受1500毫米汞柱的压力,如果只有高血压的话,脑出血将很难发生。

那么为什么现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比较频发?通过研究发现,80%以上的脑出血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共同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了血管脆性增加,更容易破裂出血。

动脉粥样硬化是如何形成的?
首先,当血管受到高血压的冲击、烟草中有害物质及胆固醇等刺激时,原本光滑的血管内皮出现破损。

然后,血管内皮破损后,血液中大量的脂肪便会趁机进入并沉积在破损处。


最后,大量吞噬细胞参与清除沉积的脂肪,发生炎性反应并形成大量的泡沫细胞,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泡沫细胞破裂死亡形成粥状物,取代血管正常的组织,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部位较为集中形成团块时,即称为斑块形成。


由于粥样斑块破坏了正常的血管壁,导致血管壁承受压力改变,被压迫的一边血管壁变薄,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同时,血管也可能因为拥堵而鼓起一个包,好像随时都会炸开一样,很有可能形成动脉瘤。

脑动脉粥样硬化及脑微动脉瘤的形成,正是高血压脑出血的两大病理基础,也就是定时炸弹。此时,一旦病人因一时激动或愤怒,使血压突然升高,脑血管或脑微动脉瘤就会破裂出血,就造成了脑出血。

所以,从上述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的重要原因,其中高血压既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也是引起脑出血的直接原因。因此,积极的防治高血压及高血压病,是预防脑出血的重要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