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如果给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军事实力排一个名次的话,明朝军队的战力绝对在前三甲之列。除了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等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几乎明朝历任皇帝在执政时期,都会发生大规模战事,而明朝的军工业为了应付这些战事,不断研发出新的武器,这也直接使得大明军事实力一直保持强大的战力。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将军铠

  • 明朝时期将官所穿铠甲,大多以铜铁为主,甲片的形状好似为“山”字纹,其制作精密,穿着轻便。而兵士大多身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位置,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脚上则是铁网靴。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绣春刀

  • 是明朝特务机关锦衣卫、御林军概念性质的佩刀。绣春刀外形综合了堪合时期日本输入中国的倭刀的特点,到中晚期更偏向于明代本土特殊定制的工部腰刀。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柳叶刀

  • 其刀的形状类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明军步兵大量装备此刀。温和的曲线沿着刀片,令柳叶刀减少了逆能力,同时增加柳叶刀的削力。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戚家刀

  • 洪武时期,日本刀开始通过朝贡和走私贸易等方式流入中国。其刀形狭长,具有弯弧,刀柄也较长,可双手握持。明嘉靖三十九年,戚继光编著出《辛酉刀法》。“戚家军”官兵按照该刀法,经过一番训练,在抗倭战争中大显身手。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蹬弩

  • 顾名思义就是用脚蹬发射的弩,起源于秦弩,属于大尺寸重型软弓。一般采用桑木、桦木、榆木。为北方戍边,长城守备使用,用于对付游牧骑射。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三眼铳

  • 一种短火器,使用铁或粗钢浇注而成。外形为三根竹节状单铳联装,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使用时点燃火绳,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鸟嘴铳

  • 嘉靖二十七年,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战斗中,俘获了一批鸟枪。明军在此基础上,加以研究改进,于明嘉靖三十七年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火绳枪一万支,称之为“鸟嘴铳”。《武备志》记载:“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成为当时战斗中的“利器”。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红夷大炮

  • 其原型是欧洲制造的舰用长炮,在引入大明后,就被仿制成功,其炮管长,管壁厚,口径大,准星准深入明朝武将的喜爱。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佛郎机炮

  • 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佛郎机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神火飞鸦

  • 可以说是早期的火箭炮。明代史书上记载“神火飞鸦”外型如乌鸦,.用细竹或芦苇编成,内部填充火药,鸦身两侧各装两支“起火”,“起火”的药筒底部和鸦身内的火药用药线相连。作战时,用“起火”的推力将飞鸦射至100丈开外,飞鸦落地时内部装的火药被点燃爆炸。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万人敌

  • 万人敌可以算是早期的烧夷弹,是一种守城用的大型爆炸燃烧式武器,重约80斤,发明于明朝末期。当敌人攻城时,点燃引信,抛到城下,火焰会四面喷射,并不断旋转,烧灼敌军。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火龙出水

  • 是我国古代水陆两用的火箭,与飞空砂筒一样是一种火箭,也是二级火箭的始祖。发明于明朝中期。《武备志》记载:“用茅竹五尺,去节,并用铁刀刮薄。前后各装上一个木制的龙头、龙尾。龙头的口部向上,龙腹内装神机火箭数枝,把火箭的药线总连在一起,由龙头下部一个孔中引出。又在龙身下而前后各倾斜装着两个大火箭筒,把它们的药线也总连在一起,更把龙腹内装神机火匍的总药线连在前边两个火箭简的底部,“水战’可离水三四尺燃火,即飞水面二三里去远,如火龙出于江面。筒药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


《大明风华》中明军的战力到底有多强大,看看这些装备就知道了


  • 欢迎关注:超级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